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 第471章 论首富如何不吸引仇恨(万字大章)

第471章 论首富如何不吸引仇恨(万字大章)

《纽约时报》是华纳集团旗下的报纸。

以林源现在和华纳集团的盟友关系,新闻报道中必然是不乏溢美之词。

林源知道,从昨天的股市收盘后,他冲上世界首富的位置,各大媒体一定是会疯狂的跟进报道这件事。

因为这个话题关注度必然很高,大众天生的就对首富这种话题感兴趣,如果这个首富还是他们所熟知,并喜爱的。

那么这个话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将会翻好几倍。

今天,世界各地的媒体,必然是以铺天盖地的姿态,在宣传他这个新首富的诞生。

但林源并不打算看这些新闻报道,在这种“人生巅峰”的时刻,更需要冷静。

他知道前世某些人,就是冲到了首富的位置后,开始认不清自己,说话也飘了起来。

什么“小目标”,“福报”,“顶级名校不如胆子大”之类的言论,都敢在公众面前大放厥词。

拥有财富,特别是拥有海量的财富,天然是受到大众的嫉妒的。

拥有海量财富的人,在大众的眼中代表的形象是拥有强权的强者。

而民众天生不喜欢强者。

因此,越是富豪,越要时刻警醒自己:我现在坐在火山口上,一举一动都可能引来大众挑剔的眼光。

学习过新闻传播学的人都知道一个铁律:在舆论领域,有时候事实真相并不重要,越是强者越不被信任。

当强者和弱者发生冲突时,事实真相不重要。

大众本能的第一时间,就会站在弱者一边。

比如说豪车和普通车撞了,谁违反交通规则不重要,大众一定是无脑站队普通车主,声讨豪华车主的。

甚至会喊出:“抛开谁违反交通这件事不谈,你开这么贵的车,随时会让人赔的倾家荡产,难道不知道自己不该上路吗?”

比如企业和员工发生裁员纠纷,员工是不是有不称职的行为不重要,大众一般会无脑站队员工,把企业先打成无良企业。

作为强者,在公共舆论领域,天生就处在不利地位,更别说有些强者自我膨胀后,主动做出给对手递把柄的事情,那不是找死吗?

因此林源很清楚,这时候的自己,需要的不是看这些让他自我膨胀的吹捧之词。

相反,如果能看看一些中立理性的批评他的文章,会有更好的效果。

“我现在已经这么风光了,还看这种新闻报道,你不怕我太过于自我膨胀吗?”林源笑着问道。

艾森先生摇摇头:“凡事都有两面性,我记得这是你们中国人推崇的价值观吧?”

“是,辩证观。”

“那就看看这篇《纽约时报》的新闻稿吧,别的我不太推荐,这篇你应该看看。”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嗯,通过这篇文章,你可以管中窥豹的了解一下,现在美国大众对你的主流看法。他们是怎么看待你这样的新晋首富的。”

林源点点头,表示艾森先生说的对。

虽然要保持谦逊,不骄不躁。

但是不代表夸奖他的新闻报道,就完全不能看了。

于是林源打开这篇新闻报道:《华裔新全球首富,是这个时代的幸运!》。

刚要看,艾森先生阻止了他:“我糊涂了,都什么时代了,还看纸质报纸?看电子版的吧。这样你才能看到读者的互动评论。”

一台黑色的IBM笔记本电脑被推到林源面前,已经打开了这篇新闻报道的电子版网页。

阅读人次已经超越了1000万人次,回复评论数也超过了8万条,可见这个新闻的热度有多高。

这也让林源好奇起来,《纽约时报》到底是怎么写的?

读者们又是怎么看的?

他熟练的操纵着IBM笔记本,键盘中间的那个“小红豆”,开始阅读起来:

“林源,从小父母双亡,跟着父亲生前的好朋友范.迪塞尔一起长大。”

“他成长于纽约普鲁克林的贫民区,直到中学时,经济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他,才来到了皇后区的MS67就读。”

新闻报道的开篇,先是用回顾的写法,总结了林源的人生起点。

在这种新闻报道中,每一行文字都不是随便写的,而是有深刻的目的。

林源自然能看出,《纽约时报》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先向观众强调并植入一个观点:

林源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他是从纽约贫民区中挣扎爬出来的底层出身。

这样的文字放在最开篇,可以建立读者对林源的身份认同。

要是一上来就吹嘘林源多么有钱,几年大赚多少,这种写法的媒体多半是心怀恶意,在借机煽动民众对林源的嫉妒。

虽然林源没有看福克斯新闻的报道,但他可以猜出一定是这么干的。

果然,大量的读者留下了评论:

“好励志啊!林源竟然是孤儿,小时候一定吃了不少苦吧?想过去都替他心疼,好想抱抱他。”

“我很熟悉布鲁克林的贫民区,因为我也是在那儿长大的,我想说在那种地方长大,你很容易变成一个小偷,骗子,甚至是瘾君子,林源生长在那儿,还能获得如此成就,真是太不容易了!”

“其实贫民区也并不是不会出有成就的人,不少的黑人体育明星,不都是从贫民区中拼杀出来的吗?只是成长于贫民区的人,哪怕是长大后取得了成功,也难免会表现出很多暴发户特质,比如说疯狂的炫富,报复性物质消费什么的。

但你在林源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些陋习。他真的是完美到令人赞叹。”

“我是黑人,以前我和林源是同一个学校的同学。他不富裕,但是对我们黑人兄弟们很大方,总是慷慨的分享他并不多的零食给我们。”

“分享?不是我想的那种被动‘分享’吧?”

“说什么呢!你看林源像是胆小怕事的人吗?我想说的是,林源从小就是一个慷慨大度,乐于分享的人。”

看到读者们几乎清一色的对自己的理解,林源点点头,继续往下看。

紧接着,《纽约时报》继续写道:

“2000年,林源迎来了他人生中的转机。”

“在《速度与激情》剧组中跑龙套的他,大胆的向科恩导演,提出了一个拍摄计划。”

“这个拍摄计划,只有短短不到1分钟的剧情,但林源却需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完成。”

“这是林源第一次在电影中,不顾自己的安危,完成了极为惊险精彩的镜头。”

看到这里,林源只能说,《纽约时报》真是太懂得铺垫了。

文章一开篇,先是铺垫了他的底层出身。

紧接着,又铺垫了他事业的低起点。

写他在《速度与激情》剧组中,跑龙套。

这么写读者立刻就会感到同情,因为有很强的代入感,每个人都会觉得没有背景的自己,如果走上林源的道路,也必然同样是跑龙套出身。

然后笔锋一转,写跑龙套的林源,是怎么的充满勇气,为自己赢得命运的转机。

这么写,读者的感受肯定是超级励志,对林源的观感会变得更好。

果然,针对这段文字,读者们纷纷留下了自己的感言:

“林源真是太不容易了。据我所知,这个龙套的机会,都还是范.迪塞尔帮他争取来的。”

“《速度与激情》那一段跳车戏,我印象很深刻。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林源的电影,当时我的感受就是,这个人不要命了吗?好莱坞是不是又要出一个辰龙了?”

“是啊,那时我印象也很深刻,我很担心这么帅气的一个演员,就因为拼命博眼球而在某一天丢了自己的性命。”

“结果到了后来我才发现,我们这是在担心什么啊?那可是源神!比起他后来那些惊险了一万倍的演出,这场跳车戏简直是太小儿科了。”

“不过林源真的是很有进取心,他牢牢的抓住了自己的每一个机会。没有《速度与激情》,就没有他的今天。”

其实很多读者并不是在《速度与激情》刚上映时,就看过这部电影,并记住林源的。

毕竟《速度与激情》也不算什么特别成功的电影,林源在那部电影中,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角色。

大多数的观众,还是在林源成名后,以“考古”的方式,重新看《速度与激情》的。

因此,《纽约时报》提起这部在《速度与激情》,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有多成功,对林源的事业有多重要。

而是因为这部电影中,林源的起点足够低,能够挑起观众的认同感。

实际上,林源的首部电影,并不是《速度与激情》,而是《卧虎藏龙》。

在《卧虎藏龙》中,林源的角色是戏份并不轻的男二号,罗小虎。

林源最初的贵人,其实是李安导演。

李安导演一直喜欢调教并使用新人……长得好看的新人。

汤唯,赵文瑄,林源……都是李安导演发掘出来的新人。

但《纽约时报》很聪明了避过了这一点不谈,用春秋笔法挑选出最有利于林源的点,来展开描写。

这就是新闻学的魅力,不用说假话,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很多时候真相是不存在的。

每一件事都有很多面,针对性的展示哪一面给大众,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论。

难怪新闻行业,被称为无冕之王。

任何一个国家,新闻这种口舌领域,都是权力最至关重要的一环。

甚至发动一场政变,往往第一目标是武库,第二目标就是机场和新闻电视台。

因此,哪怕发展到了今天,林源也完全没有想要进军传媒领域的想法,他作为一名华裔,碰这个领域过于敏感了。

让他想起后来某个叫TikTok的公司,在北美遭遇到的那堆糟心事。

有华纳集团作为盟友,还有贝蒂的亚当斯家族在传媒领域的影响力,对于目前的林源来说,也许进攻能力不足,但防守却是绰绰有余,这样就够了。

《纽约时报》这篇报道,就相当的出众,林源已经开始理解,为什么艾森先生坚持让自己看看这篇新闻了。

确实令他感到相当满意,引导舆论的水平,可谓是登峰造极。

他继续往下看:

“林源在《速度与激情》中的搏命出演,征服了科恩导演。”

“他相信,林源必然会成为一名传奇。”

“出于爱才之心,他想要帮助林源获得更大的舞台,让更多的人看到他。科恩导演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林源谋取更多的演出机会。”

“但林源的命运,就因此改变了吗?”

“林源的第一次毛遂自荐,就受到了羞辱!”

“原本他想要争取《木乃伊归来》的出演机会,为了争取这个机会,他花费了100多个小时,精心准备了一整套动作设计方案,还拍摄成了视频,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但是索莫斯导演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那个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以林源是黄皮肤的亚裔为理由,拒绝了他。”

美国没有为逝者讳的习俗,不像东方文化那样,一个人死了尽量就不说他坏话了,而是死了不更好拉出来当靶子吗?

不会反抗的靶子,简直不要太好用。

《纽约时报》把这段林源被拒绝的往事,又翻了出来。

林源的被打压,还是因为种族歧视被打压,在美国这是决不能触碰的政治正确高压区,立刻就会受到大众最广泛的支持。

果然,评论区清一色的表示愤慨:

“没想到林源这样的天才,在崛起的时候,也要受到歧视?真是太令人气愤了,那个什么索莫斯导演,简直不得好死!”

“他确实不得好死了……想要整林源失败后破产,还欠了一大笔债,最后不得不从凯莱德酒店一跃而下。”

“真是太解气了,现在想来,幸好林源没有出演那部《木乃伊归来》,那种烂片根本就配不上他。”

“可要是林源出演了《木乃伊归来》,说不定那部电影就不再是烂片了呢?”

“林源真是太争气了,越是打压他,就越要证明自己!”

“林源不仅代表了出身贫民区的底层大众,也不仅代表了黄皮肤的亚裔,我觉得他代表了所有在美国生活的少数族裔,他是美国梦的真实表现。”

看到这些评论,林源真是感慨,《纽约时报》真是太会带节奏了。

有些富豪发家以后,觉得自己发迹前的那些屈辱太过于丢脸,喜欢粉饰自己的过去。

但聪明的富豪,反而喜欢凸显自己受过的苦,那些伤痕不仅不丢脸,还是拉近和大众距离,降低大众仇恨度的有利手段。

林源这段受到索莫斯导演打压的往事,以前是从未在大众面前说过的,因此读者们基本是不知道的。

今天突然展示在读者面前,立刻就会引起他们的愤怒。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读者们是后来者视角,他们已经知道了今天的林源有多成功,再回看过去索莫斯导演拒绝林源的行为,就会更加愤怒。

要是索莫斯导演也有后知者视角,别说拒绝林源了,他主动凑上来抱紧林源的大腿都来不及。

但《纽约时报》才不会挑破这一点,而且不进步挑破,还会更进一步的煽风点火,让读者的情绪更上一层楼:

那就是引爆种族歧视这颗大雷。

林源这样的天才被拒绝就已经让读者很气愤了,被拒绝的理由还是因为种族歧视。

这必然会让读者们更加的感到愤怒,也因此会更加同情和支持林源。

在铺垫了那么多以后,读者们开始接受一个观点:

林源代表了出生贫民窟的底层民众,林源不仅代表了黄皮肤的亚裔,更代表了所有受过歧视的少数族裔。

一下子就把大众,拉到了和林源同一战壕之中,我们都是一家人!

这就是所谓的桶蘸,别以为欧美人就不懂这一套。

只是很多时候,即使想怎么做,也找不到情感纽带。

但这一招,放在林源身上,就格外的好使。

因为他确实就是一个出身底层,家境贫寒,受歧视的少数族裔,在北美的生态中,这也算是一种BUFF叠满。

《纽约时报》自然要想尽办法,打好这张牌。

至此为止,这篇新闻报道一直在做一件事:

那就是不停的示弱,不停的让林源看上去很可怜很不容易,增加大众对他的认同感。

这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增强目前已经是他的支持者,削弱潜在敌视者的手段。

紧接着,新闻报道继续写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