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是何雨柱自己的房子,他们俩要是不回四合院,那院子里的人肯定都会知道,到时候,难免的会有一些幺蛾子。
毕竟,柱子在外面有自己的房子,以及在上清华大学这件事,可都是瞒着院子里的呢。
虽然何大清和陈娟并没有何雨柱这穿越而来的先见之明,不过两人脑子清醒,天天在四合院里住,自然是明白那些邻居是个什么货色,这种事儿,能不让他们知道,自然是最好的。
在院子收拾一会儿后,何大清便是和陈娟回四合院了。
何雨柱则是让雨水在屋子里锁好门,骑自行车带谢颖琪回去。
夜间冷风吹拂,车座后面的谢颖琪不由得也是缩了缩身子,往何雨柱腰间靠去。
感受到腰间的柔软,何雨柱心中微动,想起晚上师傅以及何大清和自己说过的,于是轻声道:“颖琪,等我毕业了,咱们就结婚吧。”他之前是观念没转变过来,如今有师傅和何大清提醒,何雨柱也意识到,这个年代,没有一直谈对象的概念,如果一直这样谈着不结婚,说不定女方心里还会觉得是你没看上人家,所以,何雨柱也是干脆的给出一个保障。
听到这话,谢颖琪心中升起一抹异样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形容,但仿佛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一样。
她轻声哼了哼:“嗯,柱子,你也不用压力太大,学校那边好好学就行了,咱们结婚的话,我们家什么都不要的,到时候爷爷他还会给我们准备好嫁妆。”
谢颖琪也怕结婚的事会影响到柱子在清华大学的学习,而且,关于结婚的事,她已经是站在自己和柱子两人的立场去考虑了,完全是把自己当成小家庭的一员了。
听到这话,何雨柱也是不由咂舌。
多好的姑娘啊,长相性格没得挑,这种放在他穿越的那个年代,完全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女人。
毕竟,那是一个彩礼漫天要价,房子不加名没有安全感,离婚就能对半爆金币的魔幻时期,那时候的人哪能想象到,父辈这个年代,结婚就是如此朴实无华的事。
两人甚至可以什么都没有就结成家庭,然后共同奋斗。所以说,父母那一辈才会对年轻一辈不结婚的行为感到不解,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时代变化,现代的女孩心思可不是结婚踏实和你过日子的。
何雨柱甩了甩头,没再想这些有的没的。
夜深了,两人在自行车上的身影也是不断被拉长。
……
转眼间,时间来到1954年12月份。
清晨的气温渐凉,何雨柱听到院外送报的敲门声,过来开门,收下今天的日报。这也是何雨柱每天早上必做的事情。
读书看报,对何雨柱来说意义重大。
毕竟,他是穿越而来,但却不能保证所有事都能事无巨细的记住,通过看报,何雨柱也是能了解很多重要事情。
回屋之后,何雨柱摊开报纸,先是扫了一眼,目光却是很快被今天的头版所吸引。
“新币兑换,第二套货币开始发布了?”
在瞧见这则新闻后,何雨柱眼神也是微微一闪。
算算时间,倒也是差不多了。
因为第一套人民币涉及到金圆券之类的东西,再加上刚刚建国,一些局势还不稳定,所以国家才是采用了这种大面额数值的票子。
而真正使用起来,大面额的票子既不方便,又不好用。如今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改造,国内已经全面进入了公私合营,又有着票证辅助,所以也是有条件开展货币改制了。
第二套人民币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布的。
如今十二月份,组织上只是放下了这个风声,具体大规模的兑换行动是要从1955年开始的。
到时候,过去大约一万块的面额可以换一块钱的新币。
而所谓的万元户,也是在第二套人民币面额之下的一万块。
何雨柱瞧了一眼自己空间,这些日子,在清华大学那边上学,学校给的一些补贴,再加上自己偶尔做实验、机械图纸之类的,何雨柱目前共计有八百多万的票子。
这些钱肯定都是要去兑换新币的,否则只会变成废纸一堆。
按照比例兑换的,他的这些钱大概能换八百多块钱。
对比之前何雨柱在鸿宾楼上班时候的工资,这肯定是不够看的。不过这也要考虑一下时代背景。
毕竟,时代变了,公私合营之下,国家全面接收了店铺,商家,就算是何雨柱现在还在鸿宾楼当厨子,也绝对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工资。
当然,何雨柱如今在清华大学上学,还考取了工程师的证书,以后前途选择,可不仅仅是一个厨子,这也是为什么当初何雨柱会选择从鸿宾楼离开上大学的缘故。
这个年代,光有钱没用,而普通人想要在这种年代安然度过,理工科的加成绝对是最有效的方法。
何雨柱想着,收起报纸,先是做了早饭,带着雨水吃过之后,便是先把雨水送去学校。
接着,他骑着自行车,去南锣巷四合院告知了一下何大清和陈娟,让他们把家里的钱都准备好,到时候去兑换新币。
当然,师傅李保国以及杨佩元那边,何雨柱也跑了一趟。
最后,自然是未来的“老丈人”谢学丰那边,个个都是通知到位。
这种事可不是何雨柱多此一举,事实上,这个年代还真有人错过了兑换新币的,一些人是懒得换,另外一些人是根本就没当回事,可随着大面积的换币铺开之后,这些人的结果,也是相当凄惨的。
……
……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