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张专辑里面全都是好歌,那就会造成相互影响,也许这首歌还没蹿红,就被另一首歌的热度给盖过去了。
这是一种自我损耗,聪明的音乐人,不会去做这么傻的事。
另外就是好歌通常十分难得,必须要做到利益最大化,才能符合音乐人和他们背后的音乐公司的利益。
什么是利益最大化呢?
就是用三、四首好歌,去带七、把首质量一般的歌,这样既不会耽误专辑的销量,又能够做到长久不断地贡献出精品歌曲。
如果一次性把所有的好歌都放在同一张专辑里,那就会大大提高观众的期待值,进而会给下一张专辑带来巨大的压力。
试想一下,如果你这张专辑全都是类似于《女人花》一样的精品,那么下一张专辑里面要是没有了这种水准的新歌,观众们会怎么评价你?
这个案例,可以在阿杜和飞儿乐团身上看到答案。
当初阿杜和飞儿乐团出道的时候,都是一下子就震惊了整个歌坛,他们的前两、三张专辑,每首歌都是精品,每一首歌都特别受到市场的青睐。
结果就导致市场对他们的期待越来越高,对他们后续专辑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可惜的是,他们在后面几张专辑中,就已经很难再找到当初的那种灵感了。
或许可以说他们后来的专辑保持住了自己的水准,但是市场对他们的要求已经不同了,所以他们的新专辑,就给人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
于是他们当初有多火,后来就有多令人失望,他们的热度只持续了几年时间,然后就慢慢成了流星。
反过来,一些水准其实并不怎么高的歌手,但他们坚持每年都会出一两张专辑,而每张专辑里面,也许就那么一两首歌还能勉强入耳。
但是他们保持了长期的热度,而且观众对他们的期待一如既往——反正有那么一两首歌能听就行了,他们的水平,大家都是清楚的!
结果就是这样的歌手,反而变成了歌坛的“常青树”,他们能够红个十几二十年,还依旧活跃在观众的视线中。
但是你冷静下来仔细一盘算,就会发现,他们唱过的知名歌曲,可能和阿杜或是飞儿乐团差不多,能红的也就那么十几二十首,但是阿杜和飞儿变成了流星,他们却成了恒星。
这也算是一种在娱乐圈混生活的智慧吧。
所以郑东翰等人断定,梅雁芳的这张新专辑,真正高质量的歌曲,可能也就这么三、四首,顶了天不过四、五首。
因此他们还是有机会的!
机会在哪里呢?
他们可以输一两次,这无关大局,只要他们最终能够在数量上压倒梅雁芳,那么他们终究是最后的大赢家!
他们才不相信,梅雁芳的新专辑里面,每一首歌都是《女人花》这样的水准呢!
后面还有九首歌,他们有的是时间扳回局面!
“不过,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我们准备的歌曲,可能不如这首‘女人花……’”
一个有些忐忑的声音在办公室里面响起。
郑东翰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正是BMG(贝塔斯曼)的总经理John。
这是个德国人,被BMG总公司派驻到香港办事处来主持大局,但是因为BMG的亚洲区总部并不在香港,而是在新加坡,所以他的地位很有限。
这次四大音乐公司联合起来狙击华星,他也只是在新加坡总部的授意下参与进来,他并没有什么实权。
但是BMG这次派出来的歌手却不简单,一个是在影坛已经红透了半边天的刘得华,一个则是刚刚出头的新星林奕莲。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