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当,过誉了。”
蒋博还比较沉稳。
其实他心里有数,《驴得水》拍起来真没什么太大的难度,主要靠剧本取胜。
但是落在演员出身的桂伦镁耳朵里,就不是那么个意思了。
还以为蒋博是在谦虚。
“确实拍的好,我在弯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过那么优秀的电影了。”
桂伦镁赶忙补充道。
“弯弯电影……”
蒋博只说了半句,就住嘴了。
“怎么了?”
桂伦镁追问。
“不说也罢。”
蒋博确实不想谈,市场小,还走上了歪路,确实没什么好谈的。
桂伦镁反而急了。
故乡和母校一样,都是只能自己批评,别人一点坏话都说不得。
“您就说说呗,导演,我洗耳恭听。”
言语间,桂伦镁已经摆出了一副要辩论的架势。
“你可以想想,为什么要签在安乐,为什么要北上拍张导的新片?”
蒋博并没有讲大道理,只是轻轻的会心一击。
电影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只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才能吃上时代的红利。
弯弯和港岛电影大发展的时期,恰好是赶上了经济起飞的时期,大致时间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到九十年代。
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利用本地廉价而良好的劳动力优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而迅速发展。
至于为什么到九十年代末,原因也很简单,大陆这边改开了。
价格和成本优势更明显,大量的外资输入,就是在那个时期。
历史总是相似的。
国内的人口红利见底,低端产业又开始向东南亚一些国家转移。
比如越南,比如印度。
还是说回电影。
即便经济发展很迅速,但受制于整体规模不够大,很容易就到了天花板。
都市和乡村的二元对立,造就了弯弯的“新电影”时代。
两大旗手,就是侯孝闲和杨得昌,一个拍乡土和记忆,一个拍都市文明。
应该说,这两个人就是弯弯电影最后的辉煌。
桂伦镁被蒋博一句话怼死了。
签港岛的安乐影片,以及拍老谋子的戏,原因很简单,岛内已经没机会了,只能走出来发展。
偏偏正是这个原因,让她没办法还嘴,只能心中暗自生气,气蒋博一点都不怜香惜玉,一点面子都不给留。
江至强跟老谋子聊天也没忘了关注这边。
在他的心里,老谋子固然重要,但蒋博这个后起之秀,无疑价值更高,更值得关注。
本来介绍桂伦镁过来,就存了使美人计的心思。
谁让安乐影片旗下就俩艺人。
“蒋导对市场也有研究?”
见气氛不对,江至强插言道。
“略有关注,略有关注,咱们做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还是要多留意下市场变化。”
蒋博还是很谦虚。
“不知道蒋导对港岛的电影怎么看?”
江至强追问道。
怎么看?坐着看呗,有些片子,躺在被窝里偷偷看也行……
蒋博无力吐槽。
吃个饭而已,搞得还跟上课一样。
在他的印象里,这种商务饭局,不就应该是边吃边玩吗?
以前不说达官贵人了,就算是普通的富商,在家请客吃饭的时候,都得专门搞个文艺表演,唱个堂会,跳个舞之类的。
怎么到了这儿,就变成学术研讨会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