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复辟的闹剧结束了,段祺瑞回到京城之后,又以“再造共和”为资本,重新掌握了北洋政府的权利。段祺瑞在梁启超以及其背后的宪法研究会的支持下,对外宣称,此次“共和”系推翻伪朝,共和之体制不变,但现有之《临时约法》和国会已经不适用于新“共和”国,对于段祺瑞的这个观点冯国璋也是同意的。
《临时约法》和以国民党籍议员占多数的国会,一直是北洋政府的心病,这是当初孙逸仙用来遏制袁世凯的手段。这么多年来,无论是袁世凯,还是段祺瑞,都对这个国会深恶痛绝。
段祺瑞执政之时不得不采用贿赂、胁迫等手段才能推行其政策,而冯国璋也不想处处都受到这個不受自己控制的国会的摆布。
北面的复辟闹剧结束的太快了,可是这就让有的人就尴尬了。
以两广巡阅使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军阀在得知孙中山发出讨伐复辟的檄文之后,为借助护法声浪,确保两广地盘,反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并向湖南扩张势力,表示欢迎孙中山来粤护法。
孙逸仙7月6号带着国民党要员乘反对复辟的军舰南下,可是还没等他们到达广州,张勋的“辫子军”就在北洋强大的兵力之下挂五色旗投降了。
当孙逸仙7月17日到达虎门了解了最近的情况之后,在19日到达广州之后,就直接把矛头对准了段祺瑞。
孙逸仙之所以有底气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其在上沪期间已经秘密得到了一笔资金。而这笔资金则是由德国提供的。
因为孙逸仙一直以来就坚决反对中华民国加入协约国,甚至致电英国首相明确拒绝过。德国驻华公使辛慈在经过考虑之后,在离任回国途经上沪时,他指示德国驻上沪总领事克里平与孙逸仙进行联络。
在张勋复辟之时,孙逸仙就与德国使馆译员雪麦在上沪进行了一场会谈。最终德国提供150万马克,相当于200万银元。有了这笔钱,孙逸仙才能带着人南下;才能号召国会议员们南下另组国会;才能煽动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加入护法运动,支付舰队开拔的费用。而操作这一切的,就是白景武,实际经手人是重新回到中华国民党的蒋志清。
蒋志清虽然是同盟会早起成员,但是其一直对陈其美唯命是从。而陈其美被刺身亡之后,蒋志清失去了靠山,一时不得重用这才混迹上沪青帮。
在拜访过白景杉之后,又得到了1000大洋的银票,蒋志清又把重心重新放在了中华国民党这边。而孙逸仙在知道蒋志清受到了白景杉的资助之后,也十分意外,这才让蒋志清跟着白景武处理这笔款项。蒋志清的表现很亮眼,这让孙逸仙重新认识了一遍。
当然对于这笔款项的处理,辛慈的第一人选并不是孙逸仙,而是京城的白景杉。其在5月的时候就和白景杉谈过,想请白景杉出面斡旋,阻止民国加入协约国,但是被白景杉以改变不了段祺瑞的决定为理由给拒绝了。
在白景杉看来,德国战败的结果已经是注定的事情,加入协约国阵营起码可以收回同盟国在华租借,免去支付同盟国剩余“庚款”、延缓支付协约国“庚款”。段祺瑞从三月份和德国“断交”之时,就和协约国各方谈好了条件。不过因为后来和黎元洪的争执而没有正式对的宣战。
段祺瑞被冯国璋劝回来之后,把参战也只是派劳工去欧洲的意图告知督军团后,各省督军考虑到自身利益不会受到损失的情况下,也都支持段祺瑞加入协约国,白景杉自然不会在这件事上和段祺瑞唱反调。
200万银元对于个人来说是很多,但是如果国家能收回租借,减少“庚款”的数量和对国家经济的负担,那么这个钱又很少。
国内唯一还在反对加入协约国的,就剩下以孙逸仙为首的中华国民党了。孙逸仙也成为了德国驻华公使辛慈唯一的选择。
而原本只是看中孙逸仙声望的陆荣廷、唐继饶等人,在见到了支持孙逸仙的第一舰队南下之后,不得不在暗中重新考量与孙逸仙的关系。
而在京城的段祺瑞采纳梁启超建议,准备另行召集“临时参议院”,重新制定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选举新国会,以达到他取消国民党议员占优势的旧国会和废除临时约法的目的,从而引起旧国会议员的不满,他们响应孙中山择地另开国会的号召,纷纷南下赴粤。至8月中旬,到达广州的国会议员已达150余人。
……
在对外问题上,无论是代总统冯国璋,还是代国务总理段祺瑞以及除西南地区几省以外的其他各地督军都达成了一致。
代理大总统冯国璋在8月14日发布《大总统布告》,声明自当日上午10时起,对德国、奥匈帝国宣战,“所有以前我国与德、奥两国订立之条约及其他国际条款、国际协议属于中德、中奥关系者,悉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
中华民国收回秦皇岛、塘沽等地的德国兵营,海军部派人到上沪,监督解除了德国商船的无线电设施,并拆卸了主要的航行工具。在华德国驻军都被民国军队缴械,分别予以集中看管。经过与德国和协约国商议,之后会由德国客轮统一把这些德国驻军送回德国。
而身在南方的孙逸仙、陆荣廷、唐继饶等人,则再次组建了新的中华民国军政府,由于到南方的原国会议员不足法定人数,故称为“非常国会”。
虽然“非常国会”选举孙逸仙为海陆军大元帅,陆荣廷和唐继饶为元帅,提出戡定叛乱、恢复《临时约法》的主张。但是在组织形式上,并没有得到陆荣廷和唐继饶等人的认同。
军政府的制度,实际上还是民国元年孙逸仙等人最开始搞的那套总统负责制。
‘你孙逸仙掌权就是总统负责制,不掌权就是内阁负责制。这个内阁要办什么事还需要经过国会的同意,而国会议员中国民党籍又占大多数。合着怎么都得是你孙逸仙说了算呗?’
本身军政府的出现就是孙逸仙这一派与西南实力派以及国民党内稳健派合作组成的。但是陆荣廷与唐继尧等追求的是建立护国运动时期军务院那样的合议制政府,按各方实力排定座次,实现他们称霸西南的野心。
而军政府却采取了元首制,树立了孙逸仙在护法政权中的领导地位,他们反而成了配角。所以陆荣廷与唐继尧对军政府的组织原则及选举结果都非常不满,均不肯就元帅职。
伍廷芳、唐绍仪、程璧光、李烈钧等国民党稳健派人士为求得与西南实力派的合作,也赞成合议制,故这四人也不肯就职。
于是孙逸仙任命了一批自己的亲信骨干和原中国同盟会或中国国民党的激进分子代理各项工作。这样,军政府实际上成为孙逸仙力图领导护法运动的资产阶级政府,从而决定了它必遭西南军阀的反对而难以长期存在下去。
南方在玩政治游戏,北方同样在玩政治博弈。
段祺瑞和冯国璋在对外上面达成了一致,但是对内又产生了对立。段祺瑞一直致力于武力统一全国,其军事战略有两个重点:一是对湖南用兵以制两广,一是对四川用兵以制滇、黔,而打头阵的都是冯国璋的直系部属。
冯国璋如何不明白这是段祺瑞在利用与西南各军交战的机会,削弱自己直系的实力。对此冯国璋表面听从段祺瑞,可是一面暗中联络西南各方,彼此打配合仗,而另一面就是冯国璋也意识到自身实力的不足,加紧扩充军力。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