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后,个人家盖房子前面院子给的长度就是十米,再想有这么长的院子就别指望了。
“那你们就背靠背以中间这堵墙为中心,哎呀不行!这还不能背靠背,这样颠倒不开,流水也麻烦,还是分开吧,不过你们这墙壁要加厚呀,否则即不挡风也不结实,里面打立桩承重,两头垒个侧墙就行了。”
经过一番设计,肖玉刚和侯殿国家的大棚就开始进入备料和建设阶段。
先是加厚墙壁,自己做水泥立柱,或者是有合适的木头立柱也可以。
再就是买塑料进行粘连。
白家大队最后确定搞大棚种植技术的户数是二十一户,分散在各个小队,平均一个小队两户多一点。
白峰有点后悔当初答应曹贺明给村民们讲课,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这一开头就停不下来了。
不是这个村的人来请教他怎么建大棚,就是那个村的人来请教他怎么建大棚。
干脆,白峰把这些确定要玩大棚的人召集到一起,给他们详细地讲解了大棚的建设方法。
这个过程又用去了半天的时间。
白河山的瓦匠班就接到了很多盖大棚的活儿。
这是他们瓦匠班以前从来没干过的活儿。
白峰给大棚户科普玩,回头还得给老子的瓦匠班科普。
不过他们对这个倒是理解的非常快,白峰一说他们就明白了。
随后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各个村子都有大棚诞生。
不过这些大棚基本都是庭院类大棚,都是建在自己家院子里,或者离自己家很近的地方。
面积不大,因此建设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到十月二十号,这些大棚的的主体建筑基本都建设完了,下一步就是买塑料粘结然后上棚了。
好不容易清闲了几天的某人又忙活开了。
大棚塑料的长度是很长的,一大捆大棚塑料有上百米,但是宽度就只有一点五米。
这个宽度要盖到大棚上自然是要进行粘连的,否则不够宽。
八四年要招到合格的可以粘连大棚薄膜的胶水,无疑于痴人说梦,也没有什么热熔枪进新热熔粘连,能使用的办法就是热粘连。
接地气的说法就是用电熨斗加热,把两块要粘连的薄膜边缘进行一定的重叠,然后用电熨斗从上面熨汤,把两块塑料粘在一起。
这个活儿比较不好干。
主要是电熨斗的温度不好控制,温度过低会导致薄膜不牢固粘附,出现裂缝;温度过高则会使薄膜熔化,接头处出现孔洞或薄膜变薄。
这个活儿白峰也没干过,他只能提出方法,具体的实施过程就要大棚主自己试验了。
大棚薄膜粘连成片后,就要覆盖到大棚上。
大棚上棚也不太好干,塑料的分量可是不轻的,通常要十几个人前后忙活一个多小时才能把大棚薄膜上去。
还得是无风天。
大棚膜上到大棚架上后,后墙和边墙置放薄膜的地方要压土,把薄膜压在墙壁上,然后再压沙袋子。
大棚膜的中间区域要用铁丝进行固定,通常一米多远的距离就得放一道铁丝,免得大棚鼓荡起来。
这些工作做完,大棚后坡就得上草帘子。
这些草帘子冬天起保暖作用,起风天还可以放下来起压舱石的作用压制大棚。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