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三个老贼又跑大街上去了,美其名曰看看城市的夜景,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过这回还多了一个小贼。
白峰对于城市的夜景没太大的兴趣,见惯了灯红酒绿,现在看八十年代初期的城市,委实提不起兴趣。
他之所以出来,是一个人在招待所的房间里待着没劲儿。
四个人在荡城的大街上逛到了晚上八点来钟才回招待所睡觉。
六号早晨,张红岩七点多钟来的,在招待所门口和白峰四人汇合。
接下来,他们中间倒了两次公交车,才来到荡城东北角,一个感觉十分偏僻的地方。
这里地方虽然偏僻,但是企业还不少,大烟窗都有十好几根,正在往天空喷着浓烟。
张红岩明显对这里也不是很熟悉,带着他们转了半个小时,才算来到荡城渔具厂。
其实人家不叫渔具厂,是荡城渔业设备制造厂。
传达室的老大爷闻听他们是来买织网机的,在检查了他们的介绍信之后,倒是很痛快地放行了。
“这里我也不熟,我上次只是来打听过一次,我进去也帮不了你们什么忙,我就不进去回去上班了,过完年我请假的次数有点多,厂子有意见。”
“那张哥你回去吧,我们自己进去买。”
四人进厂后,按照传达室老师傅的指引来到了销售科。
采购织网机的过程没有什么可描述的,无非是询问具体的价钱,性能,以及运输和安装。
运输和安装调式都是企业负责,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他们最终选择了小型设备一套,这台小型设备说是机器转动一次可以结三百六十个网扣,一个机器顶一百个手工人力。
不过有些事情到现在才算弄明白。
织网机这东西并不能一下子就织出一张完整的渔网,它只能生产网片,像渔网上其它的部件,比如浮球,铅坠,拉索和缠绳等是需要人工后期加工上去的。
也就是说织网机织出的渔网只是个半成品,还需要人工来进行后期的加工。
还有织网机有些扣的渔网还织不了,比如升扣的渔网它就无能为力。
但即便如此,大队也还是买了一台织网机。
接着就是开票交款。
虽然是小型织网机,但体积也不少,一台卡车肯定是拉不走。
渔具厂调来了两台卡车,就开始装车启运,其中一辆还带了拖车。
走到这一步,白峰就认为自己已经没什么用了,该去忙活自己的事情了。
他就和曹贺明告别,再次来到了棉纺厂。
张红岩作为销售科长,这回可以光明正大地带白峰在棉纺厂里看他们生产的乔其纱了。
乔其纱作为一个新兴的服装材料,棉纺厂的生产量并不算打,只有一个班次在生产。
不过就算一个班次生产,白峰也买不完,他才能买多少?
张红岩借给他一万块钱,加上自己身上带的钱,才买了五十匹布回来,还要掏运费用棉纺厂的车往回拉。
不巧的是棉纺厂上午没有车,要到下午才能腾出车给白峰送货。
因此,中午的时候,张红岩就把白峰带到了他家。
张红岩家在一条偏街住,大门口就是这条偏街的大街。
他家有一个大概也就十几平的小院子,此时张红岩媳妇管秀娟正在院子里和两个女人谈生意。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