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有一天,在京城》之后,“北电青年电影小组”三个都有点茫然,大家像受了打击,活动中断了好长时间。
转眼到了1994年年底,1995年是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贾璋柯为了这个纪念日,决定再拍一部片子吧,不是纪录片,这次是有剧情的。
其实,说什么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那都是官话,贾璋柯想拍片,是因为他又弄到了钱,有钱就可以开工了。
贾璋柯这次的剧本【小山回家】把一个河南民工作为主角,主角是王红伟来扮演,还用大量的非职业演员。
大家本来是想要拍摄一个长片的,但是由于钱的问题,完成剧本定的90分钟长度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被迫放弃,【小山回家】成为一个近60分钟的短片。
1994年12月30日,在北.京邮电大学“正式”开机。
事情总是不可能很完美,因为摄影机是从《光明日报》借来的,最后一天出了一些意外,必须把机器提前半天还回去,但是工作计划已是不可能再改变的了,最终剩下两场戏没有拍。
因为有几场戏没有拍,所以不得不修改原来的剪辑方案,许多场景都被代以黑画面加字幕的方式加以解释说明,有点像默片。有一场小山去找大学生的戏没有拍摄,可是在叙事结构上来说实在无法删去,贾璋柯就把两个演员的台词在现实环境中录下来,配上黑画面,就像广播剧样。
影片实拍在1995年1 月3 日结束,片子全部剪辑完成已经是1995年5 月份。
终于,在1995年5 月,在电影学院首映,那天来的人很多。片子放完以后,大家又都陷入沉默,可能实在没有什么参照系来评价它,它和以前见过的好的不好的学生作业都太不一样了。
同学们不能接受这么粗糙的影像,他们认为完美的电影一定要好看,画面一定要精致,像明信片一样,声音一定要经过多少遍的处理。总之,一定要在你的作品中看出你懂电影的行规,这样大家才认为你会拍电影。可是这些【小山回家】中都没有。
【小山回家】在学校中的反应依然还是这样的冷漠。
当时正值3 、4 月份,正是电影学院进行专业考试的时候,于是“北电青年电影小组”决定再制作一部关于考生考学的纪录片,小组几乎每个人都曾经经过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
“北电青年电影小组”选择了已经不年轻了的程.青松,他来自于四|川小城,考察他面对决定自己一生的考试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题材。因为他就借住在顾挣和王红伟的宿舍,他们每天早上由他起床开始拍摄,到他去参加专业考试,看榜,还好他很幸运,一直到最后的三试。
可是由于没法找到一条剪辑的主线,而且“北电青年电影小组”拍摄的素材也太少了,所以这个未完成的纪录片只留下一百五十多分钟的素材。
因为这个纪录片,程清松和“北电青年电影小组”的人都很熟了,再加上大家成了校友,而且还都是文学专业的,程清松也就经常去“北电青年电影小组”。
苏浩觉得在“北电青年电影小组”能学到东西,也能近距离的接触剧本、表演、导演,而且还有贾璋柯这个第六代导演的中坚力量,所以也经常和程清松去,一来二去代价也就熟了。
下午,上完一节导演课,“老四,回宿舍吗?”程饵收拾好课本站起身。
“不回去,你把我的书拿回去,我去“青年电影小组”看看。”苏浩收拾好东西说道。把东西递给程饵,苏浩来到“青年电影小组”。
现在的“青年实验电影小组”不再是刚成立时的三个人,成员包括:93级摄影系同学:胡|欣、陈|越强;91级录音系同学:林|小凌;93级录音系同学:韦|晔,美术系同学:王|文和王|怀宇;90级摄影系:朱|炯;进修摄影的梁|萌;学编剧的周|小敏和朱|丽琴。
苏浩到了,看大家在讨论事情,就在角落坐下,听大家谈论。听了一会儿,苏浩听明白了,大家在谈论“香|港独立短片比赛”,想带【小山回家】去参加比赛。
影片【小山回家】实际完成是1995年5 月份,到现在已经有一年时间,虽然在这期间大家又拍了一部《嘟|嘟》,但大家对【小山回家】没有得到认可,还是耿耿于怀,尤其是贾璋柯。
其实当初【小山回家】在电影学院受到的冷落,没有让“北电青年电影小组”迷茫。
贾璋柯开始反省电影学院的环境,他想到外面的学校放一放。他说再难看的片子也应该放给别人看,他想看个究竟。小组其它的人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也不甘心。
于是“北电青年电影小组”放映第一站就选择了京城大学。在京城大学电教中心,“北电青年电影小组”开始首次校外放映。
放映完毕后,大学生反应颇为强烈,双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学生们最爱提的问题是,为什么把一个民工(在大都市普遍存在但又很少有传媒真正关心的人)作为一部影片的主角?还有就是影片中包含着的大量社会流行文化信息也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小山回家】在外校不像电影学院反应那样平淡了,有人非常喜欢,有人非常不喜欢。
这部电影有了反应。
这样的交流和争论很有意思,它使人们可以看清拍【小山回家】的意义。普通人也应该是被关注的焦点,哪怕他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而且电影更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它可以纪录他们生活的原生态,以谋求他们的发言权。
很快有纸媒《今日|先锋》来约稿,贾璋柯写了《我的|焦点》一文,在他这篇拍摄完成后才写的导演阐述中他反复强调了电影的责任与态度问题。
影片多少引起了一些关注,正好有一位高年级同学阮.慧勤毕业后分配到了《戏|剧电影报》,一些关于小组的消息开始见诸报端。一切好像好了起来。
今年4月份,北师大组织的第二届大学生电影节将要开幕。
组委会看到了《戏剧|电影报》对实验电影小组的报导,邀请【小山回家】参展放映以及举行一个交流会。
可是好事多磨,过了几天事情就有了变化,学校的领导觉得【小山回家】有反社会倾向,建议不要举行这个活动。【小山回家】错失了一次大舞台放映机会,大家对此都感到很遗憾。
然而没过几天一件事情给实验电影小组带来了转机。港城《电影|双周刊》的记者陈.加琪看到了《戏|剧电影报》的报导,她采访了“青年电影小组”,并透露说,【小山回家】可以试试参加港城独立短片比赛。
正是这个消息,引发大家的激烈讨论,讨论如何参加港城独立短片比赛,最后有人说摄影系的同学赵.泽标是港城人,可以请他帮助办理手续,就把【小山回家】送到了港城。
讨论到这,贾璋柯仨人和摄影系的同学就停止了讨论,起身准备去摄影系,苏浩与他们打过招呼,并没和他们一起去,而是和剩下的同学讨论剧本创作、导演拍摄。
苏浩看着贾璋柯他们走远,从卍给的苏浩有关娱乐圈记忆来看,苏浩知道赵.泽标帮助办理手续,就把【小山回家】送到了港城。赵.泽标后来成了老贾电影《小武》的副摄影,还陆续参加独立电影的拍摄。
今年12月【小山回家】会奇迹般在港城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上获得剧情组大奖。
贾璋柯的电影之路即将开启。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