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啊。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随意的浪费时光,等到年轻时候的黑发变成年老时候的花白头发,才白白的,悲哀伤怀呀。这句话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大英雄岳飞说的,不过说到珍惜时光这件事情,我猜你呀还没有什么感受,毕竟咱们还年纪小嘛,未来可期,时光很长诶,有了。要不然我给你讲一个神童的故事吧。话说在宋朝的时候啊,有一个聪明的小朋友,名字叫做方仲永,他究竟有多聪明呢?当时啊,方仲永家里世世代代都是靠种田生活的啊,他也没有上过什么幼儿园,也没读过书,更不可能接受什么文化教育,一直到他五岁的时候,诶,有这么一天,他忽然开始又哭又闹,诶,他想干什么呢?咱们一般人到了五岁的时候啊,肯定吵着要玩儿玩具,对吧?他不一样,他就说了,爸爸,爸爸快给我一支毛笔,我想要毛笔,他爸爸觉得,哎呀,太奇怪了呀,但是一时又买不到毛笔,只好管邻居家借了一管毛笔来,这一借,不得了啊。方仲永拿起笔来,竟然写了四句诗,还数上了自己的名字,哎呀,一个五岁没读过书的孩子。怎么能写出诗来呢?没想到他这诗里写的呀,竟然是怎么赡养父母,怎么团结族人怎么样,完全不像是一个孩子写出来的吧?听到了这个消息,全乡的秀才们争相传阅他的诗,读完之后啊,每一个人都忍不住边鼓掌边赞叹,厉害厉害,真是太精彩了,此乃神童啊,还真有人啊,就偏不信五岁就能作诗,于是他们专门给方仲永留命题作文,指定一些事物让他写,没想到他还是唰的一下就写出来了,而且那诗写的不仅文采飞扬,而且还很有道理。渐渐的大家都对方仲永啊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而且对他父亲还特别的尊重,甚至还有人呢,专门花钱来求仲永的诗,哎呀,您儿子可太厉害了,哎,您儿子的诗多少钱一篇呀?可以卖给我吗?这。类的赞扬和祈求听多了,仲勇爸爸就心想,诶,有名又有钱,受人尊敬,还有人请吃饭啊,那还种什么地呀?就这样,方仲永的爸爸也不让方仲永读书啊,就每天带着他四处拜访同县的邻居,天天吃吃喝喝,酒足饭饱,赚的是盆满钵满。而方仲永呢,他没时间读书学习,就跟着他爸爸四处应酬赶场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白白的浪费了时光。十二三年过去了,关心仲永的人发现呀,他这个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这会儿就劝他爸爸,呃,你还是让他多读点书吧,不是有那么句话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可是仲永爸爸不以为然,说,我儿子多聪明啊,又过了七年。又有人问起方中勇那个神童,他现在怎么样了?大家都摇头说道,哎呀,他呀,早就和普通人一样平庸啦。你瞧,这就是神童方仲永虚度光阴的故事。我猜啊,如果长大以后的方仲永有一台时光机,他一定想回到童年,再重来一遍,好好读书,以他的天赋,再加上勤学努力,一定会成长为一名有抱负有本事的人。只可惜啊,没有时光能够倒回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闲就是随随便便的意思,头啊,指的是头发,悲切就是悲哀伤痛的意思,连起来的意思呢,就是说不要随便的浪费时光,等到年轻时候的黑头发变成年老时候的花白头发,才白白的悲哀伤怀呀。好了,你还听过什么讲珍惜时间的句子呢?在留言区里分享一下吧。
016损有余补不足
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啊,这个损不是他们吃的笋哈,而是减损啊,损兵折将,那个损。整句话的意思是减损有余的来补充欠缺的,这是天理啊,是不是有点劫富济贫的意思呢?其实啊,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是西晋的时候一位很有才华的大臣裴凯说的。那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咱们还是来看一看他的故事。话说这个裴凯呀,在年少的时候就很有名气了,他虽然自己出身世家啊,条件很不错,但是非常同情贫苦的老百姓,他看到在当时啊,有两位和皇帝非常亲近的王爷啊,一个是梁王,一个是赵王,都过着非常奢靡富贵的生活啊,心里就想了,哎呀,这可不行啊,得损有余补不足。于是裴凯就分别敲开了两家王府的大门,拜见王爷啊,干什么呢?见到王爷以后,他鞠了个躬,开门见山就说,王爷呀,您可太富有了,皇帝分给您这么多的土地啊,别的不说,仅仅是您每年收取的地租就完全数不过来呀。王爷听了以后,倒退了一步,疑惑的看着裴凯说,啊,你小子什么意思呀?难不成你是来找我借钱的?裴凯笑了笑说,王爷,您别担心啊,我不找您借钱,但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啊,虽然您的生活非常的富裕,但是您还有许许多多的亲戚还很穷呢,他们的生活过得非常的困难,我想请您呢,每年拿出个几百万税钱啊,去帮帮那些贫苦的亲戚,您看行不行啊?听到这儿,王爷脸上的笑容一下就没了啊,他瞥了一眼裴凯说。我凭什么拿自己的钱给他们呢啊?你有什么理由能说服我呀?只见裴凯微微一笑,回答道,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减损有余的,补充给欠缺的,这是天理啊。王爷,您瞧,水流啊,它总是从水位高的地方流到水位低的地方,山上的石头总是从高高的山峰上咕噜咕噜咕噜咕噜滚到低处的山谷里,诶。您拿出多余的钱财帮助那些吃不上饭穿不暖衣服的穷亲戚,这也是一样的道理啊,都是在遵循自然规律吗?没看明白了吧?这裴凯是在劝王爷做慈善事业呢。最终,这两位王爷还真都听了他的劝,决定每年拿出自己的地租来帮助那些穷苦的亲戚。后来这事儿啊,就传开了,有很多人都赞扬裴凯,但是也有不少人呢,在私底下议论纷纷,他们嘲笑裴凯说,嗨,你想要做善事帮助穷人,那你自己掏钱呢啊?现在你像乞讨一样去求富人,让富人们拿出钱来帮助穷人,这又是为什么呢?裴凯丝毫不在意别人的质疑,只是坚定地说,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我只是顺应天道,这有什么不对呢?嗯,好了,这就是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背后的小故事了。在这句话里啊,损是减损的意思,有余表示有剩余,补呢就是补充的意思,不足表示有欠缺,天之道就是上天的道理。这句话连起来的意思呀,就是减少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这正是天道的表现呐。
017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意思是指着一头鹿,把它认作是马。这句话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这部大书啊,特别的厉害,他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上古传说时代一直到汉武帝的时期啊,大概3000多年的历史,专门写皇帝的呀,就叫本纪。指鹿为马就出自秦始皇本纪,那那个时候到底谁这么蠢呢?会指着鹿说他是马呢?话说这事儿发生的时候啊,秦始皇已经驾崩了啊,就是去世了,他有一个儿子叫胡亥,继承了他的王位。胡亥这个人呐,可不是什么好人,在他还没有当上皇帝那会儿,他就和一个叫赵高的宦官,也就是咱们今天说的太监相互勾结。本来呢,秦始皇更偏爱他的大儿子扶苏,决定让扶苏继承皇位,但是这个小儿子胡亥可不干了,等他老爹秦始皇一去世的时候,就跟这个宦官赵高一起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还在遗书里面编了很多责骂扶苏的话,最后啊,硬生生的把扶苏给逼死了,就这样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天天是纵欲享乐呀,你瞧这个胡亥是不是够坏的呀?诶,不过胡亥没有想到的是,帮他一起干坏事儿的赵高那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呢,他帮助胡亥当上了皇帝以后,诶,自己的地位啊,也比以前更显赫了,但是他呢,一点儿也不满足,开始琢磨一个更大的阴谋啊,也许我赵高能够取代胡亥自己当皇帝呢?一个宦官啊,太监竟然想当皇帝,这天下人还不笑话吗?大臣们能同意吗?啊,这个赵高也非常担心,大家要是不同意他当皇帝,那他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就白忙活了吗?赵高就想啊想啊,诶,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测一测那些大臣究竟是更听自己的话,还是更听胡亥的话呢?注意了啊,史记原文是这么写的。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宴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啊,这里面的为乱呢,就是说犯上作乱,恐呢,就是害怕,设宴就是安排检验。赵高啊,想犯上作乱,但是呢,又怕大臣们不听他的,就先做了一个检验。他呀,牵着一头鹿献给皇帝。胡亥对他说,啊,这是马,那你猜怎么着?胡亥一听啊,顿时哈哈大笑,说,哎呀,我的赵高啊,你这么聪明,怎么会说出这么离谱的话呢?你明明牵的是一头鹿啊,怎么会觉得这是一匹马呢?胡亥越想越觉得好笑,就扭头啊跟自己身边的侍从大臣们说,你们看一看,这赵高是不是糊涂啊?啊,连鹿和马都分不清,竟然指鹿为马啊,太好笑了,你们说,这怎么会是马呢?这明明是鹿啊,胡亥说完。朝堂之上突然安静了下来,竟然没有人敢接话了。胡亥觉得很奇怪呀,他看看身边的侍从,又看了看大臣们脸上的笑容,啊,也渐渐消失了。他就瞪着这群大臣们,想让他们说句话。可是有的人哼哼了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只是低着头默默地看着地板,还有的人支支吾吾的说,呃,启启启,启禀陛下,呃,赵高说的好像是对的,我也觉得这是一匹马荒唐,这明明就是一头鹿,赵高说的不对,他这就是指鹿为马呀,终于有几个大臣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了。这个时候,只见赵高眯着眼,冷冷地巡视着啊,他观察着大臣们的反应。他恶狠狠的盯着那些说出这是路的大臣们,心里盘算着,哼,这群不识相啊,不顺着我的意思说,以后一定会成为反对我的人的。没过几天,心狠手辣的赵高就真的动手了,他火速给一些说真话的人强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把他们赶出了朝廷。还有的人呢,更惨,赵高竟然派出刺客把他们残忍的暗杀了。从此之后,在这个朝堂之上,大家哪怕心中再不满,也很少有人敢违背他的意思了。你是不是想问,那最后呢?啊,最后的结局啊,还是不错的,阴险的赵高没有能够当上皇帝,他呀,被人给刺杀了。好吧,指鹿为马的故事就是这么来的。纸啊。
017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啊,这可不是顺口溜啊,这句话出自论语,哎,是我们的老朋友、大教育家孔子说的。意思是啊,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他的人不如喜爱他的人。这句话的后半句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喜爱他的人呢,又不如以他为乐的人。诶,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听一听北宋的大政治家、大文学家欧阳修读书的故事就明白了。他读书的地方呀,还带着味儿呢。话说有一天呀,欧阳修神色匆匆直奔厕所,胳膊下面还夹着一本书。他的朋友啊,正好看到了这一幕啊,朋友的心里就直犯嘀咕,诶,老熊去厕所还带着本书,这是要干什么呀?哎呀,坏了,难不成是上厕所没带纸,准备拿书当手纸啊?哎呀呀呀呀,真是有辱斯文呐,这可不行,我得赶紧给他送纸去。还没等把纸送进去,这位朋友啊,就听见厕所里面传来了欧阳修读书的声音啊,他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要用这个时间读书啊,老兄,读书还真是不挑地方啊,过了一会儿,欧阳修面带轻松走了出来,又遇上了这位朋友,这位朋友就跟他笑着说,哎呀,您可真是吓了我一跳啊,我还以为您带着书进茅厕是准备拿来当卫生纸呢。欧阳修摆摆手说,哎,这你就误会我了,我的事情。啊,太多了,又要处理国家大事,又要培养学生弟子,可是呢,我又舍不得把学问给放下,总得挤点时间来读读书啊。朋友就说了,啊,这么忙啊,您的时间都是怎么挤出来的呢?欧阳修哈哈一笑,说,我挤时间呀,有个诀窍叫三上。朋友一听,纳闷了,啊,三上什么意思啊?难道是上班、上课、上学?欧阳修摇了摇头,嗯,不是不是这三上啊,是马上、枕上、侧上。我出门办事可以一边骑马一边想问题,我睡觉之前呢,可以躺在床上找一找灵感,上厕所的时候还能趁机读读书,构思一下要写的文章。朋友听了以后一脸惊讶,啊,这也行啊,那可不,我写过的不少文章可都是在马背上、床铺上和上厕所的时候想出来的。听了欧阳修的话,朋友忍不住赞叹说,哎哟,大家都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能在三上的时候读书写文章,不是由衷的热爱,一般人可真是做不到啊,怪不得您能成为天下人都称赞的大文学家呢。你看,欧阳修能成为大文学家,和他喜欢读书是有很大关系的,骑在马上,躺在枕头上,上厕所啊,不论什么时候在哪儿都不影响他学习,要不是真心喜爱,怎么能这么全身心的投入呢?所以说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在这句话里,知之者啊,第一个知意思是知道了解,第二个知呢啊,这是个代词,就是可以代表很多不同东西的词,可以把它翻译成他啊宝高尔头,那个他在这里呢,代表的就是学问或者事业。那个者字呢,啊,意思就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好之者的好啊,这可不是好坏的好的意思,而是喜爱的意思。这句话连起来啊,就是知道他的人不如喜欢他的人,而下一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乐呢,是以什么什么为乐的意思啊,就是说喜爱他的人呢,又不如以他为乐的人。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喜欢一件事的时候,当然就会全身心的投入,一点也不觉得累了。诶,我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要在学校学习,你要不要试试看,想办法让自己爱上读书,爱上解数学题,爱上学英语,那我猜要是你做到了的话,一定会成为这方面的小能手的,毕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嘛。好了,我问问你啊,你喜欢做什么事儿呢?喜欢到在三上,那也就是枕上、侧上,车上都要做的程度呢。留言告诉我吧,豆豆掉马桶里了,怎么这么久还不出来,我都快呀,嘿嘿,老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学欧阳修读书的你过。
018博学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啊,哎,虽然有点长啊,但是这句话可是成为超级学霸的秘密武器。这句话的意思啊,是说要更广博的学习,详细的求教,谨慎的思考,明白的辨别,切实的执行。相传呢,这句话是大思想家孟子呃的老师啊,子思说的,那这个子思又是谁呢?诶,他的爷爷叫孔子,是咱们的老朋友了啊,这回连起来了吧,这句话呀,用来形容孔子,那实在是太贴切了。话说孔子年轻的时候啊,懂得很多事情,特别是和礼节有关的,那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以啊,国君就请孔子到太庙工作,和其他的官员一起准备祭祀仪式。注意了啊,太庙可不是和尚念经的那个庙,在古代它是供奉祖先的地方,国家有很多仪式啊,都要在太庙举行,重要的物品也保存在这里,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大礼堂啊,再加上博物馆,所以对待这份工作,孔子特别小心,遇到事情总是要向别人请教,比如说吧,孔子看到架子上盖着不少东西,就赶忙问边上的官员,啊,呃,打扰您了,请问这里放的都是什么东西啊?官员回答说,哦,哎,这是给祖先准备的祭品。孔子点点头啊,又望向远处问道,呃,那再请问您一下,前面的桌子又是干什么的呢?官员又解释说,啊,那是供桌啊,要不然这些祭品往哪儿放呢?孔子紧接着又问,那到时候是谁把这些祭品端上去呢?端的时候应该怎么端呢?哦,还有还有,呃,那个那个孔子的问题啊,一个接着一个,把人家官员都给弄烦了。官员气呼呼的说,哎呀,你怎么这么多问题啊?仪式开始了以后,你一看不就知道了?人们都说你懂礼仪,我怎么觉得你啥都不懂啊?没想到孔子恭恭敬敬的说,哈,我正是懂礼仪才不断的向您请教啊,仪式的过程我是知道的,可祭祀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一定得小心,保证万无一失,万一做错了,那可就麻烦了呀。听到这儿,官员露出了佩服的神色,嗯,大家都说你学问大,看来是一点儿都不假呀。你虽然年轻,可却能够做到详细的求教,谨慎的思考。是,我应该向你学习呀,你瞧,这就叫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那孔子又是怎么做到明辨之、笃行之的呢?话说有一次啊,孔子看到一个大臣让64个演员给他跳舞,孔子立马反对起来,说,嗯,有问题,这不符合礼仪呀。诶,不就是跳个舞吗?为什么要反对呢?这是因为啊,春秋时代,礼仪是有标准的,只有天子才可以看64个人的舞蹈,这个大臣竟敢看64个人跳舞,那这是不讲礼仪的啊,公然闯红灯,当然是要反对了,这就叫明辨之。而且在生活里,孔子可不是那种光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的两面派,他特别守礼,席子不摆正,不合礼节,孔子就不坐。坐车的时候,孔子从来不东张西望,大声说话,指指点点,生怕打扰到别人,这就叫笃行之。总之,孔子就是因为做到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才会被很多人看作学霸中的学霸,老师中的老师。博呢,就是多广的意思,审是详细的意思。慎和小心的意思差不多,明就是明白,辨就是辨别,笃啊,是真诚切实的意思。这句话连起来就是要广博的学习,详细的求教,谨慎的思考,明白的辨别,切实的例行。谁要是真能做到这些,那一定特别厉害,称得上是超级学霸。不过要真想做到,还没那么容易。所以孔子的孙子子思又说了人一能之几百之,人十能知几千之。意思是别人一次就能做到的,我反复100次,别人十次就能做到的,我反复1000次。在生活里啊,那些最厉害的人常常不是什么天才,而是那些一次又一次不断努力,不断付出突破自己的人。你是这样的人吗?留言里告诉我吧。
019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嗨,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话呀,出自论语,字面意思是说话已经说出口了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以追上。实际上是想告诉我们,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已经答应过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说到做到。为了对孩子说到做到,韩非子里面记载了一个超牛的爸爸,他把一只小猪,呃,哈哈,先卖个关子,听完故事你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啊,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曾子家。有一天呢,曾子的老婆要出门买菜,可孩子呢,正玩得高兴,想要妈妈多陪自己一会儿,孩子就晃着妈妈的胳膊说,嗯,妈妈,先别走嘛,再陪我玩一会儿嘛,哎呀,不行不行,我得赶紧出门了,不然就没菜做饭了,您就再陪我一会儿就一会儿,好不好?眼看着午饭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曾子的老婆也是着急啊,只好安慰儿子说,哎呀,妈妈马上就回来啊,你先在家乖乖待着,等我回来,我们就炖肉吃好不好?有肉吃啊?听到这句话,孩子的眼睛一亮,总算是松手了,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嗯,那好吧,妈妈,你要说话,算数哦,妈妈赶紧点头,哎,算数,算数,呃,当然算数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吗?不一会儿,妈妈就买菜回来了,隔着墙就听到噌噌的声音从院子里面传来,他赶紧走了两步。一进门。看到曾子啊,正在那磨刀呢,他感觉有点奇怪啊,就问,诶,你这是在干什么呀?曾子一看老婆回来了,就拿着刀啊往猪圈走去,哎呀,你回来了,这不是说等你回来以后给咱们儿子炖肉吃吗?我磨磨刀,杀头猪。曾子的老婆这才想起来,赶忙摆手让曾子停下,哎,慢着慢着,我那不是哄儿子吗?小孩子他什么都不懂,才拿这当真呢,你是老大一个人了,你,你怎么也跟着当真了呢?曾子的老婆为什么不让曾子杀猪呢?要知道在2000多年前,可不像我们现在啊,那个时候的平民老百姓是不可能天天吃肉的,如果想拜孔子当老师,得拿出十条腊肉,你猜一条多长啊?也就比你吃饭的筷子长一点。哎,古代的肉是很珍贵的,所以曾子的老婆呀,紧张得很啊,这又不是逢年过节或者办大事儿,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杀一头猪呢。可是曾子。不这么想。他认真的说,哎,老婆不能跟小孩子开玩笑啊,小孩子是什么都不懂,可正是不懂才会跟咱们大人学呀。咱俩要是说话不算数,欺骗儿子,这不就是在教儿子骗人吗?这样一来,儿子就再也不会信任我们了,这不是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答应了儿子的事情就得实现。最后啊,这炖肉还是出现在了饭桌上。曾子的儿子看看爸爸,又看看碗里的肉,哎呀,吃得可开心了。你瞧,曾子这个爸爸是不是很了不起呀?他用行动告诉自己的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道理。这里的骑啊是已经的意思,四马指的是四匹马拉的车,这在古代啊,是很高级的车,能跑得飞快。说出去的话,连这么快的车都追不上,那就没有别的办法能追上了,也就是说再也收不回来了。从古代到今天,大家都喜欢能够说到做到的人,古人呢,还夸奖那些守信用的人,说他一诺千金,就是说他们做出来的承诺甚至能价值一千两黄金。所以我们在生活里啊,也要说到做到,可不能本来计划下午锻炼,结果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哈哈,哎,你身边有没有说到就一定会做到的朋友呢?为了说到做到,他做过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呢?快来留言告诉大家吧。
02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信书则不如无书,这里边的书啊,一开始特指中国古代的一本书,叫上书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完全相信尚书里面写的,那还不如没有尚书呢。那尚书是本什么书呢?诶,可厉害了哈,儒家最早的五部经典之一,那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是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大思想家孟子说的。诶,这就奇了怪了哈,儒家代表人物竟然会这么质疑儒家经典,这是为什么呢?咱们一起来听听故事,破个案。话说有一天呀,孟子正在埋头苦读,正好读到了上书中的五成篇。书上仔细描写了一场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大战。这场战争实在是太惨烈了,不但两军战士互相厮杀,打得不可开交,而且商纣王那边还有许多士兵叛变,前方的士兵倒戈,掉过头来攻打自己同一个阵营的士兵。打到最后啊,那可真是血流飘杵,什么意思呢?意思是阵亡将士的鲜血喷涌而出,汇成了一条河流。啊,这条河流竟然深到能让岛米用的长棒槌都漂浮起来,哎呀,想想看,那得多恐怖啊,得牺牲多少人呢?他们的鲜血才能汇成这么一条河流呢?孟子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啊,脑子里面突然就冒出了一个大问号,诶,这不对呀。这书里写的一定有问题啊。那孟子为什么会觉得书里写的有问题呢?这就得知道商纣王和周武王都到底是什么人了。话说这个商纣王啊,在历史上确实是有名的暴君。如果有人反对他,他就会用非常残酷的刑罚来惩罚他们。有一位叫比干的忠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就拼死劝谏呢,说商纣王,您别这么干啦,结果商纣王怎么着?他不但没听,还一怒之下说,哼,传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你不是很贤能吗?你的心想必也是这样的吧?要不然让我看看呐。他不但这么说,还真这么干了,把比干的心脏挖了出来,是不是很残暴,很可怕呀,商纣王这么残暴,那跟他打仗的周武王又是什么样的人呢?据说周武王啊,很威武,又有仁德。历史记载,他在与商纣王决战之前,开了一场誓师大会,给将士们打打气,加加油。周武王望着将士们高喊道,商朝要衰落了,当今商朝的君王,听信妇人的谗言,不重视祭祀祖宗,不任用同族的兄弟,却重用罪犯逃犯,让他们当大官,还迫害老百姓,真是做尽了坏事。今天我就要替天行道,惩罚他。注意啊,在战斗中,如果有人奔过来投降,不要攻击他们,要把他们利用起来,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奋勇杀敌吧,将士们,将士们,听完。周武王的话以后,激动的举起手中的兵器,高声呼喊,冲啊,冲啊,冲啊。这边武王开完誓师大会,将士们是信心高涨啊,那那边的商纣王呢?其实啊,商纣王因为干了很多坏事,早就失去了民心,很多士兵啊,原来是奴隶,是被临时拉来凑数的。一听说周武王不会杀投降的人,大家纷纷议论起来,哎呀,暴君被推翻了才好呢,我受够了呀。诶,听说周王只攻打我们的首领,不杀投降的人,要不咱们一块投降吧。就这样,纣王的很多士兵啊,发动了叛变,掉过头来和武王一起攻打商纣王,商纣王的军队很快就溃败了。好了,听到这里,如果你是孟子,你还觉得会出现像上书里写的那样血流飘杵的场面吗?当然不会啦,对不对?所以啊,孟子就说了,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除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仁德的人呐,无敌于天下,像周武王那样的最有仁德的人,去讨伐商纣王那样最不仁德的人,怎么会让血流的浮起倒米的棒子呢?好了,谜题解开了吧。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进,就是完完全全的意思,信呢,就是崇信、信奉。书本来指的是尚书,后来呢,大家觉得孟子说的太有道理了,连尚书这么经典的书都不能完全相信,更何况其他的书呢?于是乎,书啊,就开始泛指一切书本上的知识了。这句话的意思呢,也变成了完全相信书本上的知识,那还不如没有书本呢。你瞧,虽说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但他面对儒家经典也不会盲目崇拜,而是主动思考,有理有据的质疑。咱们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啊,也可以学一学孟子,看到觉得奇怪的地方,就多问一问,为什么呀?书上这么说真的对吗?如果不对,我去哪里可以找找线索呢?没准儿你就会有了不起的大发现呢。好了,小朋友,问你个问题,西游记你熟悉不熟悉啊?那你说说这本书里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奇怪的地方呢?留言区里告诉我吧。
021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用青铜铸造的一口大方锅,但这口大方锅可不简单啊,传说古代下雨铸造九鼎,代表九州,所以这鼎啊,就象征着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要说谁问鼎中原,那可不得了了,意思是他企图夺取天下呀,诶,为什么问一下鼎就是企图夺取天下了呢?我给你讲一个楚庄王问鼎的故事,你就明白了。话说在春秋时期啊,天下四分五裂,当时有五位非常厉害的诸侯王,被称为春秋五霸,这楚庄王就是其中的一位。楚庄王年轻时奋发有为,相当有领袖气质,即位以后东征西战,打下了很多地方,许多小国呢,都臣服在楚庄王的威力之下。时间一长啊,这楚庄王不禁就有些飘飘然了,哈,我可太厉害了,没准有一天我能取代周天子。周天子是谁呢?是他们这些诸侯王上面的王。反正啊,在一次征讨结束以后,这楚庄王就带着他的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周天子的都城旁边,一个诸侯在天子的都城旁边驻扎军队,耀武扬威啊,这也太放肆了吧,但是呢,这个时候的周天子他实力不行,打不过楚庄王,那怎么办呢?哎呀,那你不讲武德,那我就跟你讲讲道理呗。于是周天子派了一位叫王孙满的大夫啊,来跟楚庄王谈一谈。楚庄王仰着头瞥了一眼王孙满,啊,你看看我的部队多雄壮啊,瞧瞧我的装备多气派,当今这世上恐怕没有比我更厉害的国君了吧?王孙满点了点头,哈,呃,就诸侯而言,您确实是天下头一等的了。楚庄王很是得意啊,继续问,那你能告诉我周天子的宝鼎有多重吗?王孙满一听这话,心里一惊,后退了一步,哎呀,这楚庄王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问鼎有多重呢?王孙满又为什么会被吓到呢?其实啊,这就是因为周天子的宝鼎是国家和天子的象征,是整个周朝最重要的器物,地位啊,非常的尊崇。楚庄王问,这宝鼎有多重?他的弦外之音就是,我这么厉害,难道?还不能坐坐天子的位置吗?看着楚庄王乌泱乌泱的大军,王孙满心想,哎呀,顶着轻重自然是不能告诉楚庄王啊。他问出这么一个冒犯周天子的问题,我作为天子的使者,不能示弱,必须严正回应。于是王孙满向前迈了一大步,义正言辞的说道,周天子的威严在于周家的光明之德,而不在于顶啊。楚庄王听了这话,唰的一下,脸就变了色了,阴沉的说道,您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啊?王孙满继续不卑不亢地说,周天子的宝鼎是大禹石铸造的,过了400年,下劫无道,宝鼎迁到了商汤那里,又过了600年,商纣王残暴无度,宝鼎到了周天子这儿,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国最重要的是要有光明的德行,上不辜负苍天,下不辜负百姓,而宝鼎啊,只不过是这明德的一个象征罢了。楚庄王听完了这番话,不由得心虚起来,心里暗暗琢磨,嗯,我够不够这个分量啊?王孙满看见楚庄王的反应,更加大声的说道,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呀,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周天子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了,但是作为天下之主,天命还在,威严还在,并没有改变,这鼎的轻重不是你可以问的。哎呀,这句话一出来,楚庄王就知道自己不该问鼎,于是啊,他就撤走了自己的军队,回到了楚国。好了,这就是楚庄王问鼎的故事了。问鼎中原,后来啊,就用来形容那些企图夺取天下的人。中原跟咱们今天讲的中原地区可不太一样,意思是天下的中央,用它来代表整个天下。你瞧,楚庄王问鼎的轻重,靠的其实是自己的武力值,但是比武力值更重要的是光明的德行。所以当王孙满说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才会马上意识到,就算占了周天子的位置,也会让天下人不服,只好灰溜溜的撤兵了。听完了这个故事,我想问问你,你觉得咱们小朋友想要别人听自己的,是拳头硬更重要,还是品德好以理服人更重要呢?想一想,留言告诉我们吧过而不悛,亡之本也。这句话呀,出自左传,意思是犯了错而不悔改,就会带来灭亡的后果。诶,知错不改有这么可怕吗?咱们来听一个故事你就明白了。话说在春秋时期啊,有一个魏国啊,是一个小国家保卫的卫,这个国家里面呢,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家族,孙氏家族,孙氏家族的掌门人叫孙林甫,他在魏国呀,可以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孙林甫这个人呢,一向傲慢无礼,仗着自己城池牢固,兵马多,而且有晋国的保护,甚至连魏国国君他都不放在眼里。这天孙林甫来鲁国访问,鲁国国君鲁襄公和大臣们亲自接待他,鲁国大臣叔孙木子热情的说,唉呀。辛苦了,这么老远跑一趟来,我们鲁国上上下下都很高兴啊,这个孙林府头一扬,鼻孔朝天轻哼了一声,心想,我只不过是例行访问罢了,你少来巴结我啊,这,这鲁相公当时啊,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儿,看见孙林甫这么傲慢,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孙林甫见鲁相公慌张的神色啊,轻蔑的笑了一下,嘿嘿,头昂得更高了,根本不搭理鲁襄公,他心里想着,明明是一个小屁孩儿,居然堂而皇之的当上了鲁国国君,鲁国真是没人了呀,叔孙木子看到这个场面这么尴尬,连忙出来打圆场,对孙林甫说,呃,您远道而来,我们不胜荣幸,还请您跟我们国君一起登上大殿,举行盛大的宴会吧。鲁相公听到了以后,连忙整理衣服走上台阶。没想到啊,鲁相公刚走上第一级台阶,孙林甫也走了上来,两个人呢,竟然站在了同一级台阶上。旁边的侍卫赶紧提醒他说,哎呀,大人,您走错了,按照礼节,登台阶的时候,做大臣的呀,应该站得比国君矮一些。孙林甫撇了撇嘴,不屑地说,哼,睁大你的眼睛,看看我是谁?我孙林甫是魏国的国卿,在晋国也有人呢啊,要是惹了我呀,我回去告诉晋国国君,人家分分钟就能把你们鲁国给杀个片甲不留。再说了,让我走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的后面,我可做不到。孙林甫说罢,趾高气昂的与鲁襄公站在同一级台阶上。叔孙木子看到这个场景,摇了摇头,心里想,哎呀,我早就听说孙林府在为国交。横得不行,今天一见,果然如此啊,身为一个大臣,却表现出与国君一样的姿态,这简直是不可饶恕啊,过而不全亡之本也犯了这种错误,如果仍不知悔改,那孙氏家族的命啊,恐怕就长不了喽,早晚有一天会自取灭亡的。事情果然如叔孙木子预料,孙林甫回到魏国之后啊,仍然非常骄横霸道,死不悔改。七年之后,他甚至发动了政变,把魏国国君赶出了魏国。但是呢,孙林甫的骄横持续不了多久,又过了九年,魏国的大夫宁氏带人讨伐孙氏,打败了孙氏的军队,这孙甫啊,只好灰溜溜地逃到了晋国,结束了孙氏在魏国的政治生涯。好了,这就是过而不悛,亡之本也背后的故事。过的意思呀,就是错误,在这里呢,用作动词表示动作啊,就是犯错的意思,圈呢,是一个生僻字,意思是停止悔改。亡的意思呢,就是灭亡了。本的意思是根本,整句话连起来就是犯了错而不悔改,这是灭亡的根本呐。在我们的生活中呢,也经常会遇到一错再错,不知悔改的人,比如说总是迟到的人啊,或者是总是丢三落四的人,他们常常觉得,哎呀,这不就是个小毛病吗?不改也没关系,反正大了要干大事情的,对不对?那你觉得小毛病需不需要改呢?如果不改会怎么样呢?留言告诉我们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论语,说的是啊,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虑。这什么意思呢?其实孔子是想提醒我们,如果不能长远谋划事情,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随时出现不就是近在眼前吗?对于这句话呀,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那是太有体会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话呢,要从东汉末年说起,那个时候皇帝年纪小,本来应该乖乖听话的大臣们突然就觉得呀,诶,我也能一统天下啊,纷纷招兵买马抢地盘,曹操、吕布啊,都是这样的乱世豪强,要想争夺天下,光有强大的武力是不够的,还得善于动脑,计谋过人,这不是吗?趁着曹操外出打仗,吕布就直接偷了曹操的老家。把大本营联博端了,曹操听说以后啊是又急又气,赶忙掉头追杀吕布。谁料到刚一交手,曹操的军队又被吕布打退了30里,这下子曹操和吕布算是彻底结下了仇啊。曹操想直接杀死吕布,可实在是没有胜算呀,只能带兵把吕布围在城里。日子一天天过去,城里缺吃少穿,人心不稳。吕布啊,只好举白旗投降了,小们把他五花大绑捆成了一个大粽子,压到曹操的面前。见到曹操,吕布挣扎着抬起头,眉毛都拧成了一个团啊。大人呐,这绳子也太紧了,我求求您能不能给我稍微松一松啊?曹操微微一笑,捆老虎的绳子,怎么能说松就松呢?这老虎啊,说的就是吕布。一听曹操这么说,吕布赶紧跪着蹭到曹操的脚下,哎呀,我知道大人胸怀大志,特别的佩服您不放我是怕我谋反对不对?呃,可是今天呢,我是真心实意的投降,大人,您想啊,要是我能有幸为您带兵,您大手一挥,我直奔前线,那是轻轻松松,天下一统啊,吕布说完,诶,曹操有点心动了,吕布在当时号称天下第一武将啊,有了他这样英勇的将军,打谁都能赢啊,统一天下,哎呀,这谁不心动啊?可是吕布要是心里有鬼,他真是假投降,那可怎么办呢?曹操左右为难,仰着头琢磨着这个事儿。这个时候啊,刘备正寄居在曹操门下,看到曹操犹豫,刘备赶忙把他拉到一旁,说起了悄悄话,诶,曹公啊,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看您有意收服吕布,这可要考虑后果哟,曹操听完以后,浑身一个激灵啊。可他还是歪着头盯着刘备啊,就问刘备,吕布已经是我的手下败将了,谅他也不敢不服,看起来您好像有些意见呀。刘备拱了拱手说,曹公啊,您可得想想丁原、董卓的下场啊,这两个人都是看上了吕布能征善战,把他招到自己的门下,可最后都死在了吕布的手上啊。曹操不禁回想起过去那些事情,当年丁原和吕布情同父子啊,可是吕布因为官位珍宝的利诱,就杀死丁原,改任了董卓当了干爹。没过多久,吕布又为了升官杀死了董卓,如果收了吕布,自己恐怕也会像丁原和董卓一样,最后被吕布给杀掉啊。想到这儿,曹操微微点头,不禁长叹一声,摆了摆手,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这吕布用不得用不得呀。推出去斩了吧。你瞧瞧,生在乱世,所有的英雄豪杰都得深谋远虑,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即使像曹操这么聪明的人,也很有可能贪图一时利益,中了吕布的计,丢掉性命。所以说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在这里面的意思呀,是思考、谋划,必是一定的意思,忧就是忧虑、担心的意思。连起来,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就会有眼前的忧患,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可以长远考虑,提早准备,就能够避免很多问题的出现。比如说出门旅游之前啊,看一看天气预报,带上合适的衣服,就能够避免被晒伤或者是冻伤。好了,最近你有什么事情要做呢?快快选一件,告诉我们你想为他做什么准备吧,我们留言区见豆豆啊。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一句古代的俗语,意思是就算一棵树高1000丈啊,像大山一样,它的叶子还是会落到树根的旁边啊,不会说到了秋天,321发热,一阵秋风就把它吹到月亮上去了。后来啊,人们用这句话来比喻对于故乡的依恋之情。自古以来啊,咱们中国人就有一种很常见的观念,那就是我是在哪儿长大的,这个地方就是天底下最亲切、最可爱,有最多幸福回忆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叫做故乡。咱们今天的主人公啊,叫承载,他就是这样,明明遇到了神仙,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却偏偏要回故乡。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故事。程仔啊,是一个老家在安徽的男青年,有一年呀,他去了东北做买卖,可惜承载这个人做生意的水平啊不咋地啊,运气更不咋地,他外出闯荡好多年,还是赔得多挣得少,什么东西都卖不好,那叫一个穷困潦倒啊。他这个样子,不光别人看了可怜,连他自己都有点心疼自己。有一天晚上,他一个人坐在租的小屋子里面就难过起来了,哎呀,我好惨呐,我,我好菜呀,我的人生太失败了,我,我就不该出来做买卖呀,我,他正在那嘿嘿嘿的哭呢,房间里面突然开始发光,诶,这是谁把电灯打开了吗?啊,不对啊,这个时候是明朝,爱迪生还得好几百年以后才出生呢,那怎么突然就有光出来了呢?哎呀,还挺吓人的承载。被吓得呀,用被子蒙住了脑袋,躲在被窝里边直哆嗦。他一边哆嗦一边听到被窝外面有人说话,而且是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程载哆哆嗦嗦的把被子拉开了一个角,往外看了一眼,啊,这,这是,这是谁进来了?看完他更惊讶了,嚯,这间小屋子里面啊,进来了一大群大美女,有多美呢啊,用现在的流行语说,那叫神仙颜值啊。只见这些大美女们浑身上下都是金翠珠玉,光彩夺目啊,一个个都像是天上的仙女。哎呀,这都是谁呀?领头的那个美女看承载一直不敢出来,就主动说话了,啊,你不知道我是谁吧?我告诉你,我是大海里的神仙,其他这些仙女呢,有的是我的闺蜜,有的是我的侍女。那我为什么要来呢?因为我和你有缘分,所以呀,我要。嫁给你?唉呀哈,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呢,好,别忘了啊,这可是神话故事的世界,什么好事都有可能发生。于是啊,那些侍女就拿出来一大堆神仙吃的好吃的,还有神仙喝的美酒,让承载饱餐一顿,然后那个领头的仙女啊,就跟承载结婚了。这个仙女啊,还会预测未来,他时不时的呀就告诉承仔说,据我预测,做什么什么生意能发大财,承载一一照办,果然成了超级大富翁啊。你看看这个承载啊,不久前他还是一个干啥啥都不行的穷人,现在却有了无穷无尽的好吃的好喝的,还很有钱前啊,更有仙女陪着他,他是不是应该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完美了呀?诶,并没有,因为他还有一个终极愿望,那就是回到故乡。承载对仙女说。说了,哎呀,我的故乡在安徽那边不靠海,我这一走就见不到你了呀,可那毕竟是我的故乡,我不能不回去啊。仙女虽然很舍不得承载,但还是很支持他,哎,这也是命运的安排呀,我的仙术也改变不了命运呢。不过你回去这一路可危险了,会遇到三次巨大的灾难,但你也别担心啊,我会飞,到时候我会去救你的。承载回去的路上果然遇到了三次灾难,第一次是他住的城里面有人造反,第二次是有人冤枉他啊,说他参加了造反,第三次是他坐船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雨,多亏那个仙女啊,每次都来救他,这才让承载成功的回到了故乡。呃,这个神话故事呢,当然是古人编出来的啊,可是古人为什么会编?这样的故事呢?这可能就是因为啊,在古代中国人的心中,哪怕是神仙住的地方也不如自己的家乡好,所以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句话才会一直流传下来。比喻事物总是有一定的归宿的,后来呢,就主要用来形容客居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好,现在我要给你留一个任务了啊,采访一下你的爸爸妈妈,问问他们的故乡在哪里呢?哪里有什么好吃好看好玩的东西呢?写在留言区里吧,看看谁得到的赞最多,也别忘了给别人点赞哟。
末大必折尾大必掉
嗨,莫大必折,尾大不掉出自左传,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呀,树梢太大的话,大风一来,树就会折断,而马的尾巴太大的话,很难摇动,这样马呢,就只能忍受蚊虫的叮咬。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如果下属势力壮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度,那上级可能就要倒霉了。这句话背后啊,藏着一个楚国国君被自己弟弟背叛的故事。怎么回事儿呢?咱们来听听看。话说呀,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国君叫楚灵王,不过他有名啊,可不是靠着有本事,而是因为他很残暴。他有多残暴呢?他的国君的这个位子是杀掉自己的侄子夺过来的,而且他还因为喜欢妖。戏的女子啊,逼着宫女们几天不吃饭,好多宫女啊因此被活活的饿死了。楚国的老百姓们都很恨楚灵王,楚国的贵族们呢,也在暗中积聚力量,准备把这个楚灵王啊给赶下台。可这楚灵王呢,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已经失了民心,还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儿,什么事儿呢,他竟然要把楚国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封给他的弟弟啊,很多人拥护的气急。这事啊,还得从楚灵王打下了北面的陈国和蔡国说起,那年楚灵王打了胜仗,非常的得意,就对大臣们说,哎呀,我真是太厉害了,一口气打下这么多地方,大臣们都随声附和着说,啊,是啊是啊,呃,大王英明神武,哎,大王天下无敌。楚灵王听了这些奉承话,开心的胡子都要敲到天上去了,他强忍住笑说,哎呀,这新打下。来的地方交给谁好呢?哎,对了,我的弟弟气急,能力很强,要不就把菜这个地方分给他吧。话音刚落,大臣们互相看了看,谁都没敢说话啊,这大殿上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楚灵王心里边儿琢磨着,诶,怎么底下人都没动静了呀?难道对我的安排有什么意见吗?这个时候,大臣深无语,站出来说,大王啊,依老臣之见,您这么做要小心,莫大必折尾大不掉。楚灵王的脸色呱嗒一下就沉下来了,说,诶,你这话什么意思啊?申无语不急不慢地说,请问大王,如果一棵树的树梢太大会怎么样呢?如果一匹马的尾巴太大,又会怎么样呢?楚灵王想了想说,嗯,树梢太大的话,大风一来,树就会折断,而马的尾巴太大的话,就很难摇动,这样马就只能忍受蚊虫的叮咬了。哎,不过这跟我送我自己弟弟封地又有什么关系呢?神巫语说,大王啊。这两者的道理是一样的呀,对楚国来说,菜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而您弟弟的本领有多强,您作为国君和哥哥是非常清楚的,现在您还要把这么关键的地方分给他,等到他的势力发展壮大,您不就成了那折断的树和难以活动的马了吗?哎,不知道你听明白了没有啊,反正楚灵王是没听明白啊,他还是坚持把菜这个地方封给了他的弟弟弃疾。果然啊,才过了两年,申无语的话就应验了,气急趁着楚灵王出征,带着人马打回了楚国。楚国的很多贵族都站出来支持契机,而楚灵王的人呢,逃的逃,死的死,没剩下多少了。最后看到弟弟和贵族们都背叛了自己,楚灵王终于明白莫大必折,尾大不掉的意思了,也很后悔把菜分给了弟弟,让他势力过大危害到了自己。但是这个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楚灵王两眼含着泪水在郊外上吊自杀了。你瞧,楚灵王因为不明白莫大必折,尾大不钓这个道理,加上他自己残暴不仁,落得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末呀,就是树梢的意思,折就是折断,尾呢就是尾巴,调呢就是调转摇动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树稍大了,树就一定会折断,马的尾巴大了,就会不容易摇动,这样马就只能忍受蚊虫的叮咬了。现在呢?这句话常常用来比喻下属势力壮大,不听从上级领导的指挥调度,危害到上级,让上级倒霉好了,最后给你留一个小挑战,如果你是楚灵王,你会怎么对待能力很强的弟弟弃级呢?留言告诉我们吧。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哈哈,这句话的原话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什么意思呢啊,就是说谁能还没有个过错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句话呀,出自左传,是晋国的大夫释惠对晋灵公说的。那晋灵公到底做了什么事是会要对他说这句话呢?晋灵公又听得进去吗?咱们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话说在春秋时期,晋灵宫的残暴那是出了名的,比如说吧,他搜刮老百姓的血汗钱用来装饰宫殿,又比如说,他喜欢站在高台上用弹弓弹射行人,那看着无辜的人们尖叫乱跑的样子,他就哈哈大笑。不过呀,这些都没有下面这件事儿过分。这天晋灵公他说突然想吃大熊掌了啊,就叫来了厨师。这位厨师啊,早就听说晋灵公很残暴,吓得两腿直发抖,连忙准备食材。没过一会儿,他就端上了热腾腾的熊掌,只见晋灵公慢吞吞地切下一块肉嚼了起来,然后,啊啊呸呸呸呸呸,晋灵公把熊掌肉吐了出来,大声呵斥厨师,你这个熊掌啊,根本就没有伤手啊,你是不是想害死我呀?说着,他不顾厨师惊恐颤抖的样子,就喊道,来人呐,把这个厨师给我砍了,就在这个时候啊,晋国的大夫释会正好路过朝堂,这才知道这场极其恶劣的惨剧。石块心想,哎呀,这太过分了呀。于是决定冒险劝谏这位残暴的君王。他等在晋灵公常走的路上,一见到晋灵公就伏在地上行礼,想和晋灵公说话。可是晋灵公啊,知道他要觐见,就装作没看到他。侍会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再一次伏在地上行礼。可是晋灵宫呢,故技重施,目光躲躲闪闪的望向别处,根本没有给侍会说话的机会。终于第三次,侍会鼓起勇气,直接堵在了晋灵公住所的屋檐下。俺这下晋灵公就没法,装作看不见了。晋灵公瞥了一眼释慧,摆摆手说,哎,好好好,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知道错了一定改,行不行?释慧叹了一口气,他看晋灵公这么敷衍,根本就没有想要悔改的意思,只好趴在地上叩头说道,大王啊。这世界上谁能没有过错呢?但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如果犯错以后能及时改正,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呀。见到晋灵公没什么反应,侍会继续说道,您身为我们的国君,要是能够及时弥补哪怕小小的错误,我们的百姓都会因此过上好日子,而不是让他们像现在这样担惊受怕,承受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啊,您再想想,您改正错误,这可不仅仅是为了我们大臣有所依靠,也不仅仅是为了社稷稳固,更是为了让您留住国君的位子呀,世会是越说越激动,脸都涨红了呀。而晋灵公呢?他背过身去,面无表情的说,啊,知道啊,你可以走了,咱们试着想一下啊,如果晋灵公听从了侍会的劝告,会怎么样呢?那他可能会开始反思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改正错误,开始做好事儿。他的国君的位子和社稷都会很稳固,晋国呢,也会更强大,晋国的老百姓呢,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哪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对吧?这就叫善莫大焉。不过,可惜啊,晋灵公没有把侍会的话放在心上,最后人们再也忍受不了他的残暴,就把他呀给刺杀了。你瞧,晋灵公不明白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最终落了一个被刺杀的下场。人谁无过啊,这过就是过错的意思,过而能改的过呢,是一个动作啊,是犯错的意思。改就是改正,善就是好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说谁能没有过错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其实啊,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比如说迟个到啊,说个谎啊,约定的事儿给忘了呀。如果能够及时改正错误,我们的品行就能变得更好,也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你瞧瞧,是不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呀?好了,最后留一个小挑战,世会说的这些话晋灵公听不进去,如果你是侍会,你会怎么劝说晋灵公,让他别继续犯错呢?在留言区里告诉我们吧,看看谁的办法最妙,老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出自景德传灯录。这里的百尺竿呀,是古代表演杂技用的长竿子,长竿子的顶儿上就叫百尺竿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在常常用来比喻学问、成绩等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后,仍然继续努力。比如春秋时代有一个叫梁丘的大臣,为了更进一步,竟然要向一个骂他、攻击他的人学习。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吧。话说这梁秋菊啊,生活在春秋晚期,是齐国的大忠臣。有一天,齐国国君齐景公想修几间漂亮的大房子啊,再给自己做几件好看的衣裳,他就让梁秋菊啊帮他办这些事儿,国君的吩咐,那当然得好好办了呀。没过多久,梁秋菊就完成了任务,齐景公穿上那些衣服,哎呀,简直是帅呆了呀,再看看那个大房子嚯,太酷了,齐景公的心里简直美滋滋的。这个时候呢,刚好齐国宰相晏子进来办事儿,一看齐景公那得意洋洋的样子,马上板起脸来对他说,大王呀。咱们齐国的穷人那么多,您不想着好好治理国家,救助穷人,天天就想着做好衣服,盖大房子,太不像话了,这都是梁丘炬他们给您办的吧?这种大臣就应该开除他?听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梁丘据被骂得有点冤枉呀?那梁丘菊会不会恨晏子呢?没有,梁丘菊听说这事儿以后啊,竟然很佩服晏子,他觉得晏子劝齐景公好好治理国家,这是在为国家做好事儿啊。嗯,我得向燕子学习,而且我不但要学习他,还要向国君提出建议,像他这样的忠臣得给他涨工资哈,你瞧瞧梁秋菊这个人不错吧,忠诚,办事靠谱,心胸宽广,最重要的是还擅长向别人学习。齐景公听了他的建议说,嗯,行,我给晏子涨工资。齐景公是同意了,可是突然冒出来一个人说我不同意谁呢?就是晏子自己。晏子是这么说的,我担心工资高了以后啊,我会变得奢侈,将来控制不住我自己,所以我拒绝涨工资啊。你看看,梁秋菊好心帮晏子,晏子却不给他面子,那梁秋菊会不会生气呢?没有,梁秋菊反而觉得晏子懂得节制欲望,更崇拜晏子了。齐景公一看,哎呀,这个晏子也不收工资,那怎么办呢?又拿出了一件很好看的衣服,让梁丘去帮忙送给燕子。梁秋菊拿过衣服,赶快就跑到燕子那儿去送给他,可是燕子呢,又朴素又讲原则,他是坚决不收啊,哎呀,这不收,不收,那就再送一次。过了一段时间,梁秋菊又给燕子送了一趟衣服,结果燕子啊,还是不收。梁秋菊不死心呢,给燕子送了第三遍,这次燕子收下来了吗?还是没有爸。这一下子,梁秋菊才明白晏子是多么的刚正廉洁,对晏子是彻彻底底的服气了。他对晏子说,哎呀,大伙儿都夸我做官忠诚,办事儿靠谱,可是和您的境界比起来,我还真是差得远呢,我到死也比不上您呐。晏子笑着说,哎,别把我想的那么厉害,我听说呀,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知疲倦行路的人常常能达到目的。其实啊,我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也没有什么其他秘诀,只不过是常常做事,不会把事情扔在一边,常常行路而不休息罢了。你瞧,梁秋菊已经是国君天天点赞的大忠臣了,可是他还想向晏子学习,燕子呢。他已经超级厉害了,可他还在每天努力做事不放松,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能够百尺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