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方式,后来也被“烂番茄”这些借鉴了过去。
国内互联网发展初期,也有模仿国外网站的打分网站,只是当时使用的人不多,毕竟能去影院看电影的人本身就不多。
所以这方面也并不是特别重视。
其实用户自行打分是发展的趋势,毕竟随着网络的信息越来越发达,一部电影,看不看听谁的,已经不是影评人能说了算的。
因此这类用户打分的方式,反倒更能引导用户的选择,也能更获得他们的认同。
以至于后来看不看这部电影,看什么电影,用户打分结果,已经成了一个必然的参考对象。
而沈涛在这个时候让豆瓣推出打分系统,除了帮助豆瓣发展,更重要的是,他要让观众有更多渠道去发声。
在这个宣传和舆论还被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把持的年代,沈涛要想让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让电影市场更快的发展,观众参与绝对是最有必要的一项。
看看后世的那几部创造票房奇迹的电影,他们之所以能取得高票房,都离不开一个词,那就是自来水!
当一部好电影,观众在电影院看过后,是真的会愿意分享给别人的。
可面对如今发声渠道还不集中,也不便捷的情况下,就算是他们想推荐给别人,也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
就算是有人发到了网上,也会因为信息的不集中,而缺少说服力。
而现在,沈涛率先让新浪博客这个大众发声渠道,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如今又引入了大众评分系统,当两个相互结合的时候,基本上一个小型的微薄宣传阵地的雏形就出现了。
而这,才是沈涛敢放豪言说《画皮》能破三亿的关键所在。
要说《画皮》真的有多好,其实也不见得,在沈涛的眼中,只能算6分,毕竟除了故事还算不错,演技也在线之外。
特效和细节的处理都相对比较粗糙。
毕竟时间有限,没时间给他们慢慢打磨。
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放在这个年代,也比《夜宴》和《无极》这样所谓的大片要好。
因为它真诚!
在故事上,沈涛就没糊弄过。
在他的心目中,一部电影,你可以没钱,你可以没特效,但是一定不能没故事。
就像《毛骗》一样,它不管从演员到拍摄道具都极其简陋,可并不影响他在观众心中的地位。
豆瓣8.7分的评分,已经甩下了多少大投资大导演的作品。
既有好的故事,又有好的制作团队,如今又有了好的舆论宣传阵地,沈涛不相信这样一部好片,票房成绩会差。
毕竟《无极》那样的片,都能在原时空砍下两亿。
《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口碑崩塌的情况下,还能拿下2.9亿。
如今市场已经比原时空更大的情况下,沈涛不觉得《画皮》的票房不能去冲击一下三亿的关卡。
论观众,这年代看电影的人其实不少,去看看那些露天电影院每次播放有多少人就知道了。
沈涛相信,只要有好的电影,再加上正向的口碑引导,取得高票房,并不是一种奢望。
(这张还欠账,嗯,还欠大佬三章!)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