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脑子很乱,脑中不断浮现出一些关于曹操的语句,神奇的是,居然没有几句是好的。其实这不怪郭威,自从唐宋以来,曹操就没有个好名声。
说没有个好名声是客气的,可以说,曹操在民间的名声早就臭大街了。宋朝民间说书场,讲三国故事,百姓闻刘备胜则喜,闻曹操胜则忧。刘玄德,被认为是仁义道德的化身,是黎民百姓的守护者,能拯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而曹孟德,则被认为是乱世之奸雄,是祸乱朝纲的汉贼,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恶棍。
再加上明清小说《三国演义》的一番添油加醋,补充细节,更加加重了大家的印象,甚至曹操的形象被脸谱化,“奸雄”一词,成为了曹操的专属名词。
除了曹操,郭威没听过别人被叫做奸雄。
当然用一部小说去评判一个历史人物,是很不公平的。
而且就算曹操真的是“奸雄”,郭威也是不在乎的,因为郭威没有吃过一天的汉禄。请注意,这个说法很准确,因为自从李天宝上任以来,还没有发过俸禄,因此郭威自然也无处领工资。
既然没吃过汉禄,自然不用把刘氏的兴亡扛在肩上,放在心上。
而且从后世的唯物主义史学观点来看,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啊。
刘氏这些个皇帝贵族,作为集天下之力而被奉养的蠹虫、吸血鬼,过一过酒色财气,纸醉金迷的生活,是合格的;但是论到为社会做了什么贡献,郭威认为可以直接打个负分,大到东汉末年为什么民不聊生,小到东平县为什么这么多流民,归根结底都是这帮畜生害的。
因此作为穿越者,曹操奸还是不奸,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相反的,曹操的另一个特质,正是郭威认定曹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操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蒿里行》,全篇愤慨悲壮,没有对苦难百姓的深刻同情,是写不出来的,另外还有《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郭威一直相信,诗以言志,歌以咏怀。作为流传百世的诗篇,流露的不是真情实感,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郭威认定,曹操既是“雄”,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那就堪称英雄,大英雄!
郭威面向东方遥望,心里默念:曹操,你知道东平县有个人在想你吗?
……
济南国,国相府。
一个男子跪坐于案后,在处理着什么,只见他姿貌短小,黑眉细目,白面长须,神明英发。说的通俗点,就是个子不高,但男性雄风十足。
“阿嚏——”
旁边一个文吏模样的人,很狗腿的道:“府君怎么了,可是受寒?”
……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