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过抢救性修复,结果专家组前脚走,后脚牧民就把砖瓦拆回去建了羊圈。
到了新世纪,蒙古国才慢慢重视起来,在中、日、德等国家的资助下,修整了一部分遗址,建了一座博物馆,并做了一些保护性措施。
几年前,蒙古国计划效仿中国,进行产业转型,计划大力发展旅游,哈拉和林古都的重建计划也重新提上了日程。
但迄今为止,依旧还停留在计划阶段。关键就两个字:缺钱……
有教科旅和外事司的官员陪同,当地还算热情,将考察团安排在哈拉和林苏木林场,还安派了晚宴。
李定安大致瞅了瞅:十多间砖房和七八座木屋,完全可以当做考察期间的临驻营地。
至少比住帐蓬的要强。
中午简单吃了点,又带着于徽音到古城转了转,回来后,太阳已经偏西。
院子里还是那几辆车,中间一堆篝火,全羊被烤的滋滋冒油,旁边一台小型烤炉,两个大婶正在烤羊肉串。
厨房里雾气腾腾,隐约传来抓饭的香味。
圆桌上坐着七八位:两位官员,两个蒙古教授,两位哈拉和林的苏木达(乡长),以及林场场长和翻译。
桌子上摆着手抓肉,脚下放着两箱五粮液和几只空瓶,王永谦和刘秘书满面红光,估计已经喝了不少。
他顺手捞起一把烤肉,撸了一口:“王处长,国立分校的人呢?”
“说是还没准备好,明天早上才能到!”
不是……都提前说好的,今天汇合,明天考察?
再说都准备一个星期了……
王永谦又给他使了个眼色:“等一等吧!”
李定安心领心会,再没多说:“好!”
结果这一等,就等到了第三天早上。
王永谦不停的打电话,打了五六个。
“怎么回事?”
“说是准备的车辆坏了,正在重新调配车辆!”
“又不远,到这才一百公里,人也不是很多,用我们的车接一下行不行?”
“总不能天天接吧?”
天天接就天天接……嗯?
王永谦默然不语,李定安突然就懂了:要钱?
他想了想:“这个钱,是谁要,公家还是私人?”
“都有!”
好家伙,上下通吃啊?
嗯,不对?
昨天早上,那两个官员临走时,刘秘书在车门口,好像给他们塞过什么东西。当时没注意看,就感觉花花绿绿。
“昨天那两个你也送钱了?”
“你少管!”
“送了多少?”
王永谦瞪了他一眼。
范蓉就在旁边,悄悄的给他比了一根手指。
这还能是一千?
至少也是一万美金。
换算一下:一个人七万多人民币,抵当地公务员两年的工资……结果就从首都送到这里就完了?
又想起早上王永谦吐的天昏地暗的样子,李定安就觉得膈应的不行:堂堂的处级干部,到这儿受这份窝囊气?
“回!”
“回哪?”
“当然是回国,还能回哪?”
“你赌什么气?来的时候就说好的:外部协调我负责,伱搞好考察和研究就行。”
“我没赌气,我就是觉得,光是协调一下,就是两万美金,后面还得多少?”
“动脑子啊。”王永谦瞪着他,“你怎么不算算,从我们来到正式考察多长时间,这又是多大的项目?”
李定安想了想,倒抽了一口凉气。
放国内,怎么也得部级吧,按正常速度,从递交材料到审批,怎么也要三个月到半年。
何况这儿还是蒙古,半个月……坐火箭了?
这骂挨的不怨。
“你花了多少钱?”
“你少打听!”
王永谦拍拍他的的肩膀,语众心长,“记住,这是外面:用钱能解决的事情,那就不叫事情!”
嘿……感觉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
李定安扑棱着眼皮:“过年给你提一箱酒,你都不敢收?”
“废话,能一样吗?你再别管了……明天早上再联系一下,要是还不行,就得去省会一趟。”
“又送礼?”
“都说了你少管!”
“那带上我,好歹也能涨涨世面!”
王永谦没说话,上上下下打量着他。
李定安秒懂,胸口拍的“砰砰”响:“放心,我绝对不惹事,就看看!”
想了想,王永谦点点头:“可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