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二五三.二二一.一三零
虽然所有学生都知道,他的副教授和负责人是怎么来的……
起初只是嘀咕,渐渐的,声音就大了起来,吵吵嚷嚷,闹闹哄哄。
“当然不可能,但这三位都是著名相士,故宫又是皇都,所以设计之初应该借鉴了前朝的许多风水理论!”
学生们立地散开。
先是建筑类:石刻、雕砖、檐斗、雕梁、画栋、彩柱……
“哪还需要听说?你就没发现,整座遗址都在一个大坑里,四周的沙丘还那么新鲜?”
围着古城外围转了一圈,又看文物。
不远处,两辆越野车正往这边驶来……看来是有更大的领导来了。
正值午后,艳阳当空,云朵稀稀落落。
站在三楼,整座古城尽收眼底。
高胜东笑了笑,准备带他们下去,张教授却往下面指了指:“高教授,稍等等吧,好像有领导来了。”
停下脚步,高胜东缓缓一扫:“条件很差是吧,我也觉得,所以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不想进组的可以提出来!”
“但学校怎么不教?”
所以学校刚通知,要从汉唐系和宋元系挑选研究生参与发掘,隔壁夏商系的同学们眼珠子都红了。
“让你们看看,这里的条件是不是真就那么差!”
“对。”
只是因为刚放完假,刚过完年,再看这荒漠野外,了无人烟,心理落差着实有点大。再加平时口嗨惯了,一时没收住嘴……
宿舍区就在办公区后面,贸然下去确实不好,高胜东点点头:“那就稍等一等!”
这混蛋终于来了……
“少说没用的!”舒静好冷着脸,“不想去你吱声,我让马所换人!”
一群学生都有点傻眼:“铁皮房子,这怎么住人?”
“不然能叫国博?”
“那就很厉害了:从唐末到现在,足足一千余年,但你们看,宗庙的木匾竟然都还在?”
大致看了看,一群人又往里走。
当然,条件只是一般,宿舍全是彩钢房,地面没来得及硬化,只是将沙土轧实,又铺了一层地板革。
“就风水术士用的那种罗盘……不过我也只是听说:这里不但是唐末古城,还是首次发现的风水类型的遗址。”
方志杰嗫动着嘴唇:怎么可能不去?
分床位,放行李,换防护服,提前五分钟,宋元系和汉唐系的三十多名同学在考古舱外站的整整齐齐。
“我明白了:这处古城,真有可能是用罗盘找到的。”
随后,铁鸟腾空而起。
“想走的现在就可以打申请,丁院、吴教授、侯教授(汉唐系主任)还没走,今天就给你们批!”
总共六位,葛教授,张教授,还有高胜东,然后还有三位助教,白如也在。
“差不多。”
“你查的是市区,关键这里是沙漠,还要更冷……要了老命了!”
默然许久,高胜东又叹了一口气:“同学们,看清楚:这里不是学校,而是大型遗址发掘现场,参与发掘的有国博、故宫,更有当地文物部门,你们一言一行代表的不只是你们自己……所以,这是最后一次,再有下次,我亲自送你走……”
所以,当有人认出这儿的布局,竟然与京城故宫一模一样,同学们格外惊奇,讨论的更热烈了。
三位教授面面相觑:这和封建迷信,学校教不教有什么关系?
甚至和国博的关系都不大,纯属李定安自学……
“国博这么厉害?”
他还指望靠这次的项目,升助理研究员。
“是啊,听说这儿风特大,晚上不会连人带房子被卷走吧?”
再与年前相比,遗址区又有了不同:整座古城都被考古舱围了进去,四周有墙,上面有顶。然后又按主次顺序和具体建筑类型分区,大大小小被分为二十多块。
舱外再建舱,又加盖了两层,一为防风保温,二为存放文物,同时利于参观。
不但是资历,更是金灿灿的敲门砖。
谭宏武胆子大点,问了一句:“高教授,学习什么?”
“故宫是谁设计建造的?”
虽然是唐城遗址,但中国都城建筑一脉相承,从汉到明,各朝各代间没有过任何断层,汉唐系懂的宋元系的学生也懂。
依旧是高胜东带队,葛教授、张教授,与三位助教协助。
所有人都楼下看去:刚刚还空无一人的办公区外,突然出现了好多人?
学生们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但教授们早来一天,大都认识:全是当地的领导。
几位教授相视一笑:还有更玄幻的。
而是高副教授,更是此次的京大教研组的负责人。
只是大致参观一下,对遗址有个初步了解,因为没有专人讲解,三位教授也任由学生们讨论。
……
萧家文悻悻的低下了头。
果然,来的是领导……
转着念头,车门打开,一位年轻人跳下了车,几位教授随意的瞅了瞅。但随即,脖子齐齐的往前一探:李定安?
葛教授猛的愣住:“高教授、张教授,我怎么看着像是……李定安?”
才多久没见,你还能认错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