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艺考核结束五日后,江东书院终于张贴出了士子们期待已久的,进入到面试环节的八百人名单。
因为是第一次招收学子,为了讨个好彩头,便决定将这些展示出来的名字都写在红色布帛之上,如此看起来倒是有了几分后世科举放榜的感觉。
此时的书院外,早已经聚集了大批的士子,各个都想挤到前方,方便一睹结果,这就导致此地看起来异常的拥挤。
很快,书院的侍从就将一张巨大的榜单张贴好了,其上的红纸黑字,写得那是清晰无比,榜单是按照这三日考核的总成绩进行的从高到低排名,其上整整有着八百个名字。
士子们一波接一波地挤到榜单下,寻找着自己的名字,有的全靠自身学识的寒门士子找到了名字,自是激动得泪流满面;有的世家子弟寻着了,则只是微微一笑,仿佛对此早有预料;还有的士子来回找了两三遍,都没见到他们的名字,于是面上透出了掩不住的失落,更有极少数,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直接当场嚎啕大哭。
人生百态,不过如此,而孙策要的就是这样的表现,毕竟从如今的察举制直接跳到科举制,跨度有些太大了,所以他才搞出了这么个入学考核,先做一些引导和铺垫,为日后麾下全部官员都通过考核来选举做准备。
全琮并没有去榜单下寻找自己的名字,虽然还未加冠,但他的心性却已很是成熟了,若是经过一番历练,完全足以胜任中低级的官员了,他已经事先从其父亲全柔那里得到了消息,这一次他排在了榜单第八,这个成绩还是十分优秀的。
除了全琮外,被过去的孙策安排和孙权一起读书的少年胡综,则是排在了榜单第二十一,也算很不错了,毕竟他自幼丧父,和母亲逃难到了江东,靠着孙策的接济才能读书,纯粹是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才有了这个成绩。
其余诸武将后背的排名就比较靠后了,诸如程咨、黄柄、韩综等人,大多在两百两百名往后,但也没人落到最后一百名,想来考核前摸到试题,还是有点用的。
至于顾悌,其第二日与第三日的考核竟然均为满分,只有第一日考到的法家学识差了些,显然,兴许是他自觉入学无碍,又或是他为人有傲气,所以没有向顾雍寻求试题,不过他的名次倒是比全琮还要高,排到了第三名。
向朗和赵累两人的名字也在榜单之上,向朗挤进了前三十名,而赵累则要靠后很多,到了一百五十八名。
吴检倒也没有给益州吴氏丢脸,排名四十八,
剩下的诸多名额,则大多被孙策治下各郡士族豪强家子弟和荆州和益州来的士族子弟瓜分了,其中光是庐江周氏便拿下了九个名额,江东现存的各个顶级世家进榜单的子弟也基本都有十人左右。
当然,孙策也考虑到自家宗亲,进入榜单的孙姓子弟也有八人,孙策的弟弟自然包括在内,其余多是各种远房亲戚,另外吴氏、以及徐氏也有子弟进入榜单。
让孙策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是,榜单的最后一名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弟弟,孙翊,好家伙,看来这小子是真不喜读书啊,估计能进名单,也是最后徐庶等人把他加上的。
征南将军府,孙策坐在案前,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名单,不由皱起了眉头,说实话,他对这个结果并不是很满意。
虽然该进入此名单的人,基本上都进了,毕竟如果在泄露考核范围的情况下,都进不了前八百名之人,孙策也不需要其进入江东书院。
问题是,孙策对于排名不算满意。
排名第一的出自丹阳一家名声不显的士族,排名第二的,则是来自庐陵郡内的一个豪强之家,在孙策的记忆中,两人均未曾在原本的历史上留下过痕迹,也不知是不是没有被他了解到。
一时间,他有些无法判断这两人的学识究竟如何,不知到底是他们通过关系得到了试题,碰巧得到了高分,还是综合能力真的领先于其余人。
在孙策看来,他设置的这种考核方式应该还是比较全面的,不仅考到了儒家和法家的学识。
虽然后来的儒学饱受批判,但儒家能够成为华夏的主流思想传承千年,自然是其起到了作用,而在乱世中,法家思想往往要比儒家更为吃香,如曹操、诸葛亮推崇的就都是法家。
至于数算,则是一个合格的官吏必备的技能,而且考核的也就是后世小学数学水平而已。
除此之外,孙策还有一点期盼,算术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不论是物理还是化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算术,虽然他不会妄想在这样的年代里发展自然科学,但还是要将此道开展起来的,指不定就有天才会给他惊喜呢。
若是能有什么跨越性的突破,那可是意味着生产力的大幅增长啊,当然,孙策对此也不强求。
骑术和射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尚武是一种精神,只要有了这种精神,那么这个民族就永远不会被轻易征服。
况且若干年后,可是有五胡乱华的惨剧,孙策希望到时尚武的汉人能御敌于外,让平民百姓免受牲畜之苦。
或许孙策的考核可能并不会找出某方面的天才,但选出的人才必然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当然,如今榜单上的名次,并不是最后的名次,还要经过面试,才能决定入学江东书院的学子。
总计成绩排前两百名的,将会进入江东书院,并在三年学业考核合格后,进行授官。
至于剩下的士子,将会有两个选择,一是被分配入郡县或吴侯幕府中充实为吏员,二是继续学习,等待下一次入学考核的机会。
......
放榜之日的下午,面试便开始了,场地自然是安排在了书院内。
江东书院的正堂,被作为了此次的面试厅,榜单上的八百名士子,将会按照顺序依次进入面试厅接受孙策等人的面试。
面试所要考核的内容有很多。
首先是士子的仪表,包括容貌,礼仪,穿着,气质等等,这一项在进入面试厅之时,会由徐庶等人进行打分,总分为十分。
其次,则是士子的出身,当然,这是一个隐含项,不可能明着说会根据各人的出身来进行评判,毕竟孙策对外的宣传一直是“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目前,榜单上的八百名士子,有数十名是寒门出身,其余出身不显赫的更是多达近百人,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没人可以说江东书院选人讲究家世。
再往后,就是当面的策论问答,孙策等考官会询问士子一到两个问题,让其现场回答,内容涵盖理政,军事,吟诗作赋等等。
通过徐庶等人的汇报,孙策了解到了大部份士子做论的特点就是中正平和,这些人日后为官虽然挑不出什么大错误出来,但恐怕也会畏手畏脚,缺乏魄力和勇气,没有什么亮点,因此能让孙策亲自面试的人不多。
不过,也不是说,这八百人中没有出彩之人,如胡综、向朗、顾悌等人,孙策就挺满意,另外诸如吴检、赵累等,也还可以。
至于其余诸如黄柄、程咨、韩综等人,均是中人之姿,比不上其父辈的胆魄,而江东其余世家的子弟,也没有几个能上得了台面。
剩余各大士族的子弟也无甚出彩,还有孙氏宗亲子弟也大多是表现平平,孙策的弟弟,孙翊就不必说了,但幼时极具灵气的孙权不知为何,如今也变得中规中矩,平平无奇。
当孙策面试完之后,不由得暗暗叹了一口气,终究还是那些青史留名的人,更加有料一些。
士子们走出江东书院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回秣陵城内自然是来不及了,再加上面试的结果翌日便会出来,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他们也不愿离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