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 196 孙太后势力,连根拔起

196 孙太后势力,连根拔起

“若是瓦剌送还太上皇,臣担心会有趁机侵犯我大明边关之事。”

“安远侯柳溥,镇守广西十年,为我大明肱骨之臣。”

“臣请陛下,以安远侯外出京师,驻守紫荆关,以为我大明京师之屏障!”

于谦说完,就向着朱祁钰一拜。

于谦乃是兵部尚书,他这是从军事上考虑。

瓦剌太师也先,之前多次南下攻击明朝。

每一次挑起战争,也先都是打着送朱祁镇回国的口号。

这一次也先再次说要护送朱祁镇归国,虽然有明朝和瓦剌达成和议,谁知道也先会不会是又一次故技重施?

为了防范也先领大军南下,为了避免再一次京师被围困,那么必然就要加强京师外围关隘的防守。

大明京师之外,当重点防守山海关、居庸关、白羊口、倒马关、紫荆关。

上一次也先就是从紫荆关破关而入,于谦重视紫荆关也就无可厚非。

当然,于谦也不止是从军事角度考虑,更多的还是从政治层面出发。

柳溥是孙太后的姻亲,于谦不得不对其进行排挤。

之前朱祁镇心腹大将的王骥,就是朱祁钰君臣商议一致后,没让其率领大军北上勤王。

于谦只是刚直,他不傻。

作为进士出身的于谦,本来就是聪慧之人。

更何况于谦能够位极人臣,也是有着自己的两把刷子。

每一个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都不简单。

放任柳溥和王骥这样的武将在京师,很有可能生出内乱。

于谦一心以天下为公。

对此,他不会坐视不理。

“准奏!”

朱祁钰本来就想把柳溥赶出京师。

在面对于谦奏请的时候,朱祁钰自然是求之不得。

让安远侯柳溥前去紫荆关镇守,在朱祁钰看来是最为稳妥。

也先上一次就是攻破紫荆关,然后才有了瓦剌人的兵临城下。

朱祁钰不会傻到在一个坑里摔到两次,所以朱祁钰对于紫荆关的修葺十分重视。

在紫荆关战死的参军孙祥之弟孙琦,以及之前误会孙祥临阵脱逃的给事中叶盛。

朱祁钰之前就是派他们两人外出京师,前往紫荆关驻守,以及对让他们监督工部官员修整关城。

柳溥去到紫荆关镇守,朱祁钰相信自己对孙琦、叶盛的拉拢会起到作用。

孙琦和叶盛,完全可以牵制柳溥。

而且朱祁钰相信枭雄也先。

既然是枭雄,也先就不会傻到还想着再次攻打紫荆关。

如此一来,则柳溥镇守的紫荆关就是威胁最小的,朝廷给柳溥的兵马也就不用太多。

“臣附议!”

赞同朱祁钰和于谦这番谋划的,是内阁次辅、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

王文是在看到王直和胡瀠还直愣愣站着的情况下,才想着帮助朱祁钰堵住老臣们的嘴。

“朝廷之前已经增派了一千人前往紫荆关,这一次安远侯就不用带京营过去了。”

朱祁钰当然不可能让柳溥手握重兵。

之前孙太后有过让襄王北上入京的打算,那个时候朱祁钰还以为孙太后是想着立襄王为新君。

可是到了后来,朱祁钰是越想越不对劲。

襄王有过两次监国的经历,也正值当打之年。

虽然襄王是孙太后的小叔子,可他的血脉毕竟没有朱祁钰这个朱瞻基的儿子亲。

父传子和兄传弟常有,侄儿传位给叔叔的却是少见。

朱祁钰觉得孙太后也是通过宫斗废除胡善祥皇后大位的,怎么可能在拥立新君上如此短视?

后来朱祁钰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孙太后之前故意透露出想要召襄王北上,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让朱祁钰登基称帝。

襄王监国两次,又正值壮年。

一旦襄王登基称帝,孙太后就会大权旁落,她的儿皇帝朱祁镇就很有可能回不来。

朱祁钰的情况则不同。

朱祁钰也才二十出头,又没有过处理政务的经验。

孙太后可是朱祁钰的嫡母,再加上原本历史上的朱祁钰性格软弱。

如此一来,孙太后就可以在朝廷里面扶持自己的亲族势力,还可以操控朱祁钰作提线木偶。

孙太后故意让群臣知道她有拥立襄王称帝的心思,其实就是逼迫群臣尽快劝进朱祁钰。

因为孙太后知道群臣会考虑血缘亲疏的远近,孙太后就是给群臣的劝进加一把火。

妖后!

朱祁钰不知道群臣有没有看穿孙太后的小算盘,反正朱祁钰觉得自己当初是被孙太后给骗了。

“安远侯柳溥,让他尽快动身。”

朱祁钰决定快刀斩乱麻。

王直和胡瀠等几个老臣,也不是白莲花一朵。

他们虽然不同意朱祁钰增加外戚的权势,可他们也不想看到作为孙太后姻亲的柳溥久在京师统兵。

大明已经有过土木堡之变的惨痛,此刻乃是天下思安。

“至于孙显宗、孙绍宗、孙续宗三兄弟,朕决意让其前往广州协助杨信民。”

“杨信民月前有上书,言粤地民风彪悍,宗族势力太大,以至于朝廷委任之官员难以施政。”

朱祁钰拿出了杨信民的奏章,并让大太监王诚传阅群臣。

“岭南之著姓右族,于广州为盛。广之世,于乡为盛。其土沃而人繁,或一乡一姓,或一乡二三姓。自唐宋以来,蝉连而居,安其土,乐其谣俗,鲜有迁徙他邦者。其大小宗,祖祢皆有祠,代为堂构。”

杨信民是朱祁钰委任的广州都督,有着平定广州民变的军功。

当初广州民变波及百万人口,广州城更是被叛军围困到饿死者不计其数。

杨信民南下广州之后,凭借其在岭南的巨大威望,直接让叛军首领改邪归正的接受了朝廷招安。

在事后写给朝廷的平乱奏章里面,杨信民详细说明了广州民变的原因。

珠江口一带有江水携带泥沙沉淀,新增土地十分肥沃。

叛军首领就是因为在和其他村子抢夺新增土地的时候失手打死了人,然后才越狱暴动。

“朕以为,朝廷对于叛军的招安治标不治本。”

“为避免日后旧事重演,朕以为当派遣官吏前往广州替天子牧民。”

“朕受太后大恩,当荣耀其家门。”

朱祁钰这可不是要给孙太后当好儿子,他这是在行釜底抽薪之计。

孙家人不是急不可耐的参与了夺门之变吗?

那朱祁钰就将孙太后的几个兄弟送得远远的!

“会昌伯已然久病在床,朕体恤于他。”

“会昌伯长子孙继宗,朕会让服侍于其父病榻之前,以尽人子之孝。”

朱祁钰字里行间都是说着孝道。

无论是朱祁钰自己对嫡母孙太后,还是孙太后兄长的孙继宗对其父孙忠。

历史上孙太后之父的孙忠,是在景泰二年初病死的。

朱祁钰没有把孙太后的兄弟全部放出京师,这也堵住了那些说他排挤孙太后亲族之人的嘴。

而且朱祁钰让孙继宗在家里服侍他生病卧床的老父亲,孙继宗就不用案牍劳形。

简而言之,朱祁钰这就是彻底不让孙继宗掌握实权。

“卢忠,你回去之后安排一下。”

既然孙家兄弟供职于锦衣卫,那么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卢忠就必须要参与其中。

“末将会抽调一百精壮士卒随行南下!”

卢忠领命。

只是不知道这一百锦衣卫是保护孙家兄弟安全,还是负责监视孙氏兄弟的一举一动?

锦衣卫是天子爪牙。

锦衣卫内部的人事安排,群臣也是不好插话。

在给孙太后的亲属“加官进爵”后,朱祁钰也就完成了赋予自己老丈人和大舅哥军权的谋划。

外戚之家,太后和皇后妃嫔之亲属。

朱祁钰都“荣耀”了孙太后的家人,那么对杭贵妃的家人好一点,也就顺理成章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