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以为,为了统筹兼顾,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麾下需有卫所落士,如此方能保一方百姓平安。”
“河道总督之下,朕欲设立二十四巡防营,各营下辖五百士卒,分散黄淮两岸。”
“这些治河卫所,统称河标,汛期抗洪救灾,平日植树固堤。”
终于,朱祁钰说出了他的打算。
朱祁钰这是在历史上,首次设立了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
朱祁钰的想法很简单,借着设置河、漕两总督,打开改革明朝官制的大门。
只有改革官制,朱祁钰才能从执掌吏部数十年的王直手里,拿回官员任命的权力。
有了人事任命权,朱祁钰才能更好的大展身手。
而设置河标营,就是在改动军制。
朱祁钰知道军权的重要性,更知道刀剑之下出政权。
这一次,朱祁钰是在试探,也是在布局。
治大国如烹小鲜。
朱祁钰心里清楚,如今大明刚刚经历过两场大战,首要任务是休养生息。
所以,朱祁钰才没有轰轰烈烈,而是以点带面、以小博大。
“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可滥设官职,以增加百姓负担。”
“百姓已经够苦,臣不忍再多出就食于百姓之人。”
工部尚书高谷,出来反对。
如此情况,是朱祁钰没有想到的。
“太祖一统宇内之时,我大明本定都南京,漕运亦是首重南京。”
“洪武年间,我大明的水路转运主要靠长江和江南运河,以此调动全国物资来供养京师所需。”
“我大明史料《职官志》中,对此也有记载,洪武元年置漕运使,正四品。”
作为科举出身的饱读之士,又是宦海浮沉几十年的老人,高谷对于漕运一事十分了解。
而天下工程营建又都是归于工部。
治理黄河的加坝固堤,疏通运河以保证南北畅通,这就是工部尚书高谷的职权范围内。
所以,高谷要是不清楚,那么他这个工部尚书也就不用当了。
“永乐十九年,太宗皇帝迁都北京,大运河这才承接南北往来。”
“太宗始设漕运总兵官,以平江伯陈瑄领导治河、治漕之事。”
“同时,朝廷不定期派出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员督导地方。”
说起官制,吏部尚书王直也站了出来。
“臣亦以为,陛下不该设置河道总督一职。”
“河道总督连同河边营,需要百姓供养不下一万张吃饭的嘴。”
“臣以为为天下百姓计,当精兵简政,而不是再增加吃皇粮的官军。”
王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感受到了一丝危机。
朱祁钰不召集六部九卿,不经过廷推就设置一方重臣。
长此以往,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廷推制度就会瓦解,皇帝也可以不受制约的任命官员。
这样的结果,是明代文人们不愿意接受的。
天子和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才是文人的追求。
而且王直是吏部尚书,他要是不站出来带头反对,那么必然会在百官中的威望降低。
“太祖太宗之事,朕不敢忘。”
“我大明开国之初,黄河频繁决口,冲断运河,两岸百姓深受其害。”
“因为漕运梗阻,朝廷不得不屡派御史前往督导修复。”
朱祁钰这段时间,可是对于河道、漕运下了一番功夫。
就算是和王直、高谷这样的老臣对话,朱祁钰也是不落下风。
“永乐九年,太宗皇帝遣工部尚书前往治河。”
“其后,我大明屡次派遣诸如侍郎、都御史这样的重臣,前去治理河道,疏通运河。”
朱祁钰又补充了两句。
“陛下,臣之所以反对再设河道总督,乃是因为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在职权上有重叠。”
“如此,则会发生推诿扯皮之事!”
“如此这般职权不明,对于治理河漕是祸飞福!”
高谷这是抓住了朱祁钰的漏洞。
“臣以为,有周双崖这样的名臣都督漕运已经足够,实在没必要再设河道总督一职。”
高谷也没有全盘否定朱祁钰治水,他口里的“周双崖”,就是已经走马上任的漕运总督周忱。
周忱,字双崖。
周忱在做漕运总督的同时,还挂户部尚书、顺天巡抚、都察院副左都御史、兵部左侍郎衔。
如此多的头衔,周忱可是在景泰朝的独一份。
当然,周忱过往的功绩,也被世人所瞩目。
只有如此,高谷才不好说周忱。
在苏松地方上的时候,周忱改革税制,确保了朝廷能够有税收,也减轻了底层老百姓的负担。
“王弘从未治河,又不通治水,臣恐陛下所托非人。”
至于王弘,高谷就不客气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