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可以把将士们的总结,整理成步兵操典,里面包含对步兵各兵种的要求,平时行为准则,训练内容,每天操练的内容,如何行军,如何结阵,各种地形如何对敌,如何扎营,如何安排岗哨,如何分配斥候……
思来想去,这事确实有必要做,不光要做,还要组织专门的学习,是否还可以建立一个,专门为武人所设的学堂。
军校,大唐的军校,校长是大唐皇帝的军校,建立一个完全是军官的学校,作为后备军官补充,若是要扩军,直接把这些人顶上,框架有了,补充上士兵,直接就是一支强兵。
以后不光科举上那些状元、榜眼、探花,是天子门生,那些将军们也都是天子门生。
想来想去,好处多多。
可这是让谁去筹措呢,李敏又犯了难,孔纬,孙俊肯定不行,两个老古董办军校,他们愿不愿意不说,办的走样了,还不如不办。
张承业是个好人选,但是他一个人总领户部,相当于民政、财政一手抓,还统筹军队后勤,人已经忙不过来了,再办军校,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且民政财权一手抓,风险太大,得有人监督分权。
李敏可不敢把大唐的社稷,寄托在官员的操守上,更不敢去试探人性,历史上教训太多了。
杜让能呢,倒是个好人选,忠心,脑子不是太糊涂,威望也可以……
李敏感觉手上能用的人还是太少了,平时接触的大臣也少,朝会上人倒不少,但一个个低着头,过家家一般走个程序,报报这个藩镇怎么啦,那个藩镇怎么了,这个人藏奸,那个官有问题。
问怎么解决,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李敏检讨自己,是不是对他们要求太高了,反正是一个也没看上。
宣政殿前面的翰林院,本是皇帝陛下御用的秘书班子,可到了李敏这个时候,已经空了,原因是自己的好哥哥唐僖宗,逃跑也不知会一声,让这些翰林们被黄巢的大军一锅端了。
直到现在也没补充上。
翰林院品级不高,对李敏来讲还是非常重要的,一来自己的秘书班子,是培养高级官员的摇篮,长期相处,能体会自己的实政的想法。
二来也可以作为自己的智囊,甚至可以帮自己整理归纳一些施政理念,很多事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
还要监察百官的机构,御史台肯定不行了,那已经成了大臣对付政敌的枪,还有教育,还有赋税,还有田政……
李敏越想脑子越乱,整理好心情,提醒自己,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办,分清楚轻重缓急,现在最当紧的,就是兵事。
…………
白天的兵阵对众将士而言,至少还有兴趣,而且他们日常也有操练,只不过操练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
不过用了晚膳,休息了一个时辰,这才到了他们噩梦的开始。
关键是他们还不敢不去。
大概五里路的拉练,李敏本来想跑十里的,第一次,怕将士们撑不住。
皇帝陛下以身作则,还绑了十斤的负重。
对将士们没有要求,负重都不需要,跟着皇帝陛下屁股后面跑就行啦,沿着校场跑三十圈。
两百多人肯定有很多不愿意的,但就跟站队列一样,皇帝都在跑,身上还带着负重,你是命比皇帝精贵,还是比皇帝地位高啊。
咬着牙也要跟上。
孙德昭年纪有点大了,跑的气喘吁吁,脑子一片空白,心下纳闷着:“皇帝陛下这是练的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