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华告知,秦老还是一位瓷器修复大师,曾帮助过不少博物馆修复瓷器。
到了秦老家,江枫就看到很多打了补丁的瓷器。
此时,秦老正在给一件瓷器做清洗的工作。看样子,那瓷器是刚出土没多久的。
新出土的文物,往往全身除布满黄泥外,还有很多水锈紧贴在器物上,有的还粘连在器物断裂的剖面上,给器物的修复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必须予以清除。
清洗工作倒也没有特别难。
先将破碎的瓷器放入相对柔软的塑料盆中,用清水洗去表土,然后用刀具以与器面平直的方向将水锈轻轻地刮去,但不能用刀尖划刮,以免伤害釉面。
比较难以清除的是粘贴在断面胎体上的水锈,特别牢固,而如果不清除的话,则会给粘接时产生明显的隔缝,对整器修复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秦老脚边,还有一瓶专门清洗瓷器的溶液。
这溶液,是秦老找专业的人调配的。
“都缺了三分之一,还能修复?”江枫咋舌。
在他看来,缺失了那么多,一般都是当残器处理,几乎不可能再修复了。
如果只是器物的口沿或者腹、底有部分残缺,那还好说。这是最常见的器物破损情况,也是比较容易配补的一种。可在原有保存区块用打样膏翻模取样即可将残缺部分复原。
楚老笑道:“你太小看现在的修复技术了。”
现在还流行“瓷配瓷”的配补方式,比如壶的嘴或把,可重按原样复原新烧一个,并做出与原瓷一样的包浆,做旧后在粘接在古陶瓷上。
这么做,最大程度还原了古瓷器本身。
修补技术高超的,甚至让人看不出修补的痕迹。不过,拥有这种技术的人,全国都没有几个。
他们都在一旁看着,没有立即打扰人家的工作。
有些工作需要一气呵成,最怕就是别人中途打断。工作状态被打断,也是最难受的。
半个小时后,秦老抹了把汗,抬头看众人。
“秦老哥,我们带了件釉里红,想请您鉴定一二。”楚老开口道。
秦老的年纪比他大几岁,加上鉴定本领等,楚老很愿意叫他秦老哥。
“哦?什么年代的?”秦老诧异道。
“就是判断不出啥年代的,这才找您。”接着,他给秦老介绍江枫。
“行,那我瞧瞧。”
江枫把梅瓶小心地摆在旁边。
“秦老,您要不要休息一下先?”江枫关心道。
秦老一看,顿时掏出放大镜,兴致满满。梅瓶在瓷器界,可算是重头戏呀!
“不用,都只是点手工活,没费什么力气。”他还一边笑着回应江枫。
是不费力,但费精神呀!
秦老足足看了十来分钟,时不时还发出感叹声。
虽然还没下结论,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秦老对这尊釉里红梅瓶的欣赏。
最难受的,无疑就是平叔了。不管是不是永乐朝的物件,从秦老的表现来看,这梅瓶绝对不差。
这差点就是他的呀!擦肩而过,最让人难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