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是用手持DV拍摄的,因此在画面打开的初次观感上,就自带一种非专业的生活气质,但这并不足够成为观众和评委拒绝它的理由,因为威尼斯电影节的主旨本就是鼓励电影技术或思想上的创新者。
讲到威尼斯电影节创建的宗旨,就要回到一个根源性问题,电影这个艺术门类最终要呈现的东西是什么。
威尼斯电影节给出的答案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艺术性是威尼斯电影节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电影画面拉开。
第一個镜头就是两位亚裔男女坐在沙发上,两位主演都年轻漂亮,包括那位男性,漂亮得让人有些出戏,但很快这些专业的观众们就摆脱了外貌对他们的影响,将注意力集中在剧情上。
威尼斯电影节会为所有影片配上意大利语字幕,同时还有单独的一部显示器用以播放英文字幕。
但这个设计让陆琳琅皱起了眉头。
《浪潮》中男女主演分别以中文与日语全程交流的设定,是片中一个近似灵魂样的亮点,陆琳琅在初次观赏这部片子的时候,就被这个设定打动了心灵,男女主演各用自身语言却能无障碍交流,这展示了一种异国情侣在身份上的隔阂与在心灵上的互融。
那很关键,却在威尼斯电影展示中荡然无存,因为大多数来自意大利或欧洲各国的观众,都分不清中文与日语的区别,当然,只要评委能够看出来就好,毕竟最终获奖的决定权在评审团手中。
于是陆琳琅看了一眼黑一雄,恰好看到黑一雄皱起眉头,她心中便是一沉,但又勉强收回心神到电影屏幕上,毕竟这个时候,担心无用,他们也没能力去游说评审团。
屏幕上剧情继续,楚门耽在三上夏花的大白腿上,三上夏花一边为他挖耳朵一边说着什么,经过翻译可以看出,三上夏花在说,日本只有母亲才会为儿子挖耳朵,可我不能把你当成儿子对待。
而楚门则在说,中国的妻子也会为丈夫挖耳朵,但你肯定是最温柔的那个中国媳妇。
三上夏花则聊起了她母亲尚在时的一些趣事,楚门不时随声附和着,也在表达自己的见解,两人的聊天内容充满着一种奇妙的节奏感,如果两人都是精神病就可以理解,但显然不是。
这种错落有致的对话,有种奇妙的节奏感,从这一刻起,这部影片的独特气质才开始真正展现。
“对,气质。”一位来自澎湃新闻的记者在自己的笔记上记录下这两个字。
在场一百多位观影者中,记者占了三分之一,来自中国的媒体又占了记者群中的三分之一,时隔两年再次入围的中国影片,不止吸引了来自国内的媒体,也吸引了不少欧洲媒体。
包括澎湃、爱观影、风影等媒体的记者,会在这十天里为威尼斯电影节全部影片进行打分,这一行为是效仿威尼斯电影节三大场刊的打分规则,三大场刊分别是:ICS场刊、意大利场刊和国际场刊。
包括华语场刊并称四大场刊,每份场刊都包括来自不同媒体的记者,对于一部电影进行打分并综合评分,以五星即是5.0分为最高标准,每晚进行统计,第二天发布,场刊评分会极大影响评审团对于一部电影的评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风向标——除了华语场刊。
这其中虽然不免会有偏见,比如这位澎湃新闻的记者就是带着欣赏目光寻找《浪潮》中的亮点,但大量记者进行平均投票时,这些偏见都在可允许的偏差值范围内。
回到影片本身。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