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先生带着王芳给三十六块钱的大红包,还有一只大公鸡走了。
当然了,大公鸡是已经杀了的,在看地的时候就用来祭神了。
等到了先生看好的日子这一天,张安家请了村里许多人,因为破土是需要大家来凑热闹的,代表有人气。
而张安也跟陈泽说了一下,没想到今天他也来了。
李宏斌是不可缺少的,等到破土仪式完了以后,就要轮到他带来的建筑队干活了。
因为张安在村里想盖个三层的小院,李宏斌正好是搞这方面的,就全包给他了。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虽然张安二叔也是石匠,但是他们现在就只会盖农村的三间大瓦房,所以张安就没找村里的人盖。
正好李宏斌已经接过了不少这样的农村项目,所以对这一套很是熟练,手里还有不少图纸呢。
这下他都拿出来让张安看看喜欢哪一种,就按照哪一种来盖。
最后张安选了一个三层的小楼,前后带着两个大院子,一副乡村清净的风格很符合小山村的气质。
很快,破土的时间就到了,张建国请了村里张家现在辈分最老的一位村老,来主持破土前的祈福仪式。
最后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进行破土仪式。
一般这样的时候,都需要家里的亲戚买鞭炮来放,亲戚越多的人家,鞭炮放的时间越长。
张安几个舅舅家肯定不会来的,张安一家也没指望他们来,不来最好。
都是二爷爷几家的几个叔叔,还有四爷爷一家,然后就是张安的两个叔叔家。
鞭炮都买了一小堆,这还不止,李宏斌跟陈泽两人直接拉了一小车土炮跟烟花过来。
村里可没见过烟花,现在的烟花很贵,过年村里都没人买。
这些场面就更热闹了,爆竹烟花都放了大半个小时。
可算是长箐村里最热闹的一次了,附近好几个村里都能听见放烟花的声响,都以为长箐村有大事发生,很多人还专门过来看。
没想到是张安家盖新房的破土仪式,但上门都是客,王芳带着张安的几个婶子给众人端茶倒水,瓜子花生水果糖一样不落。
然后村里的其他人才开始提着锄头铁铲进行破土,陈泽很感兴趣,也提着一把铁铲加入了施工大队。
等到破土完成以后,大家才停下来,轮到了李宏斌带来的挖机开工。
挖机很快就把基础给挖好了,这让村里的人都感叹,还是这个大东西厉害。
因为在这之前,不管是谁家盖新房,基础都是人工挖的,就提着锄头拿着粪箕一点一点开挖,最少都得挖一天时间。
张安家房子面积大,要是人工挖基础的话,怎么都得两天时间,但是这挖机很快就搞定了。
大家心里都羡慕,有钱真好。
因为是全包给李宏斌的,所以后续就不用大家帮忙了,基础挖好了以后,他手下的建筑队就开始进行动工。
不需要张安一家负责什么,因为建筑队人不少,人家有专门做饭的人,所以吃食也没用张安家负责,不然这么多人,王芳每天做饭都做不过来。
在谈价钱的时候,李宏斌本来只打算收材料成本还有人工成本就行了,自己是不打算挣张安家的钱的,算了一下跟张安开了一两万多的费用。
但是张安大致算了算,这肯定不行的,人家空着城里的活没干,先来给自己干活了,这不给人家赚一点说不过去。
反正两人就这样争来让去的,本来讨价还价很正常,但是没见过主家争着多给钱的,最后张安说要是不收下就不盖了,李宏斌也只好收下。
但是他心里打算等到张安房子盖好了,到时候来送一批家具给张安。
工程队的人多,速度也很快,这地基刚打好就开始砌墙,没几天时间,这一层的墙体已经砌好了,都在准备搭架子,要绑钢筋开始打盖了。
这可是让村里的一众石匠感到惊叹,就连张安二叔都天天跑过去跟着学习。
建筑队的大师傅还以为他是主人家的监工,所以对张二叔的问题都一一作答。
村里的石匠以前是用石头砌墙,石头是不规则的形状,砌墙的时候还要用石刀手锤慢慢雕琢,砌出来的墙才好看,所以时间就用的多。
随着以后红砖,水泥砖用的越来越多,石墙逐渐就被人放弃了。
因为砖头砌墙却是比较快的,省下来很多捶打雕琢的工夫,这墙就砌的快了。
而且,村里的石匠可不是单单来学砌墙的,他们更多是想看看这平房的盖法,因为随着大家条件越来越好,几年以后盖平房的人越来越多。
对于他们来说,要吃这碗饭,就要一直跟着社会进步。
要是大家都有钱了要盖平房小楼,自己却还只会盖农村瓦房,以后肯定是要失业的。
对于吃饭的手艺,那大家肯定是十分重视的,所以这段时间正好趁闲下来,赶紧过来学习。
但是也没多问,因为别人在赶工程进度,自己看就行了,可不能打扰人家。
特别是搭架子绑钢筋的这段时间,大家基本上天天都来,有时候还动手帮忙。
给建筑队的大师傅们吓到了,还以为这些人是来抢饭碗的。
后世张安的二叔,还进城里去工地上干了两年,回来的时候自己买了一套东西,拉着村里的人给人盖房子。
正好遇到了当时国家正在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他们倒是揽了不少活,基本上一年到头都有干的,这个村子做完了,又换一个村子,也赚了不少钱。
那个时候,村里家家都是一栋栋的二层小院子,刷刷一样的漆,盖上一样的青瓦,整个村子看起来还挺好的。
相比城里的单元楼房,可是好太多了。
以前大家都羡慕在城里买房的人,现在反过来的,城里人羡慕起村里盖院子的人家。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