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朱允炆自然也读过,无论是大儒还是名师,乃至朱元璋本人,都给他详细分析过其中利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按照道理来说,汉朝削藩之事殷鉴不远,朱允炆应该以史为鉴,警钟长鸣,采用较为缓和的手段来削藩,降低藩王的戒心。
谁能想到,朱允炆却选择了最激烈的手段:上台不到一年,将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缏抓到京城,废为庶人;逼迫湘王朱柏自焚而亡。
太祖朱元璋总共二十六子,太祖在时,除去太子朱标、夭折的朱杞赵王,总共有十七个儿子就藩,而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潭王朱梓、鲁王朱檀都死在朱元璋驾崩之前,剩下的第一代藩王只有十三个。
短短一年间,十三个一代藩王,五人被废。
朱允炆之所以选择这种激烈的方式削藩,是因为他有强大的自信。
太祖朱元璋乃是一代雄主,虽然有舐犊情深的打算,但身为帝王,自然不会只顾念亲情,他也要考虑朱明王朝千秋万代的事情。
分封诸王时,朱元璋有多重打算,一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利用宗室力量,巩固大明的统治根基;二是天下初定,利用藩王控制新占的北方之地,拱卫中央;三是建立三条防线,防止蒙元死灰复燃。
所谓三条防线分别是以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为首的边塞防线;以齐王、鲁王、伊王为主的第二防线和以周王、唐王为主的第三防线。
如果蒙元再次侵犯中原,陈列在这三条防线上的宗藩,为了自己的爵位和荣华富贵也会和蒙元血战到底。
当然,朱元璋也读过史书,知道实行藩王制度的王朝,各个都没有好下场:周王朝分封诸侯引发春秋、战国大乱;汉朝分封诸王,前有七国之乱,后有淮南王之乱;晋朝司马炎分封宗室,引发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唐玄宗设置藩镇,引来安史之乱、藩政割据,最终巍巍大唐轰然倒塌,进入五代十国的大乱之争……
为了防止这些事情发生,朱元璋别出心裁地规定藩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同时,朱元璋给藩王设置了兵力上限,每个藩王只允许有三个护卫,每卫兵马五千六百人,加上亲兵,藩王的总兵力不超过一万八千人。
有书上说燕王朱棣拥兵十万,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这是胡说八道,朱棣到了靖难结束,也没有超过十万兵力……
另外,为了防止藩王行不忍言之事,朱元璋在每个藩王周围,设置了归属朝廷指挥的卫所。
以燕王朱棣的藩地北平为例,除去朱棣下辖的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三卫之外,周边还有永平卫、大兴左卫、永清左卫、永清右卫、蓟州卫、密云卫、通州卫等十数个卫所,由北平都司直属,朱棣根本无权过问。
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监控藩王异动,防止藩王起兵造反,一旦发现藩王有造反的苗头,可以立即发兵平定叛乱。
在朱允炆看来,藩王手里不过区区三卫兵马而已,就算他们想起兵造反,也不过是以一隅之地敌全国之力,螳臂当车而已。
要知道整个大明有两百多万军队,洪武二十三年,太祖朱元璋重设军民指挥使司和军民千户所,计天下内外:卫凡五百四十有七,所凡二千五百九十有三。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技巧都是无用的,这就是朱允炆自信的来源和底气,所以他才敢这么激烈的行事……
然而,谁能想到朱棣以八百勇士为基,先杀了北平布政使张昺,北平都司指挥使谢贵,拿下北平城的控制权,又迅速出兵,用短短十天时间拿下通州、蓟州、遵化、密云、怀来、永平等卫所,将兵力扩充到数万人,打了朝廷个措手不及;之后又击败了耿炳文所带的十三万大军。
事情到了这一步,朱允炆才慌了神,但他还是自信满满,认为燕王造反乃是蚍蜉撼树、以卵击石之举,才有了拜李景隆为平虏大将军之举,发兵五十万,准备一把拿下朱棣,然后携大胜之威,继续削藩。
而站在燕王朱棣的角度,朱允炆那个皇位本来就应该是他朱棣的。
自古以来,皇位传承都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死在朱元璋前面,按照规矩皇位就应该传给朱棣!哪有直接把皇位传给孙子的?这是朱棣反叛之源。
皇位得不到也就算了,朱允炆反而对藩王下狠手,将藩王削爵废为庶人,试问一下,谁能接受从天之骄子变成蝼蚁贱民的改变?
横竖都是死,搏一把,赢了王上加白,输了也不过烂命一条。
所以,朱允炆和朱棣两人之中,必须死一个,才能了解这事,不存在和解的可能!
“既然双方无法和解,那么接下来的事,就是看朝廷和靖难大军的胜负!”李佑看到李景隆点头之后,又开始说道,“以国公之见,朝廷和靖难大军谁会胜利呢?”
“自然是朝廷大军会胜!”李景隆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说道,“朝廷五十万大军,燕王兵力不过三、五万尔,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只要本国公将北平城团团围住,不出半年,北平城就会自行瓦解……”
听了李景隆的话,李佑点了点头。
从策略上看,李景隆采取的这种围困的方式,不失为一个好方案。
只要将北平城九门堵死,光是北平城十数万百姓的吃喝,就会把朱棣拖死。
大军打仗,打得不仅仅是勇武,更是打后勤,打综合实力。十数万人马,一天人吃马嚼就得五、六千石粮食和草料,北平城就算战略重地,有存粮,能支撑几个月?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