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王守仁的弟子名叫王艮,原名王银,出生于儒家大本营江苏泰州,全家生计靠其父煮盐维持,七岁开始学习理学,十一岁辍学继承父业,二十五岁时就成为了当地的富翁。由于经济条件许可,王艮重新回归理学,他的天分和刻苦成就了他,二十九岁的某天夜里,他从梦中惊醒,浑身大汗如雨,突然感觉心体洞彻、万物一体,他觉得自己悟道了。
王艮自悟道后,就四处讲学,他的讲学有个特点:不拘泥陈说旧注,而是根据自己的心理、以经证心,以悟释经。说白了,就是望文生义,但因为可以言之成理,所以他的听众越来越多。三十七岁时,王艮已在泰州声名大振,他把自己塑造成超级特立独行的人物。
他按照古礼定制了一套冠服,帽子叫“五常冠”,取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义,传说中舜帝便是戴这种帽子;衣服是古代人穿的连衣裙“深衣”,传说春秋道教创始者老莱子便穿的这种衣服。穿戴完毕,他还会捧着笏板,行走时迈的步子经过精致的测量,坐时一动不动,和死人唯一的区别就是还有气息。他还有一个特立独行之处,就是嗜酒、嗜赌如命。
正德十五年(1520年),他到江西挑战各路理学大家并且百战百胜,最后他狂傲地宣称,天下间已没有人可以当他的对手。恰逢王守仁此时还在江西境内巡抚,于是便有了他被阳明先生收服的经典故事。
王守仁年轻时也是个狂放不羁的人,坚持建功立业的真理。为了这个真理,他废寝忘食,苦读兵法,曾不屑于众人的嘲笑,在饭桌上用果核排兵布阵,这就是狂。因为他本是个狂人,所以他也喜欢别人是狂人,这就是所谓的英雄相惜。
王守仁在收服王艮之后,惊喜地发现他是一个可塑之才,连忙给王艮脑子里灌输他的心学思想,从“格物致知”谈到“诚意”,再谈到“存天理去人欲”,最后谈到“致良知”。把王艮听得一愣一愣的,深深拜服。
王守仁最后对王艮说道:“其实你已有了“狂”的灵魂,但有点跑偏,你应该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得到“狂”的真谛,这就需要你致良知。你的名字“银”边是个金字,金乃狂躁流动之物,把它去掉,名为王艮,字‘汝止’。这是要时刻提醒你自己:要静止,不要太流动。”
王艮同意王守仁的见解,从此专心地跟着王守仁身边学习起心学来。王守仁后来经常对其他弟子说,收服王艮比他活捉宁王朱宸濠还有满足感。
但也正是这个王艮,后来把王阳明心学的这只巨舟驶入狂傲不羁的禅宗海洋,让王阳明心学的敌人们有了攻击的话柄,从而导致了心学在明代被围剿,直至没落。
当然,这是后话了。
王守仁虽然不知道未来心学会因王艮而走向没落,但此时也被他提出的质疑气得瞪起眼睛来,大声说道:
“无稽之谈!我怎么会有官瘾?我早先就曾教导过你们之中进入仕途的人,仕途就如同一张网,进去后就会被粘上不得转身,所以千万不要沉浸在里面,要懂得学会站在网子上看。但也不是要你不作为,是要你看明白,然后进入网中去做,做完就赶紧撤出来,这样才能不被仕途牵引,不被功名利禄所累。”
说完,他叹息一声道:“我虽然能力有限,但皇上既然能想到我,说明我还有利用的价值,那么我就应该去为国分忧。”
王艮听到这话,摇了摇头道:“
弟子担心先生此去南京恐怕寸步难行。”
王守仁问其原因。
王艮回答道:“首辅杨阁老乃是朱熹忠实的门下走狗,绝不容许像您这样的异端进入朝堂之上的。”
王守仁摆了摆手道:“我们不能总是以恶意去揣测别人。杨阁老是识大体之人,应该不会为难我。”
这可能是心学的一个缺陷: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揣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那么,不要先以恶意去揣测别人,该如何防止别人的恶意呢?此时王艮就向王守仁提出了这方面的担忧。
只听王艮接着问道:“人情诡诈多变,如果用诚信应对它,经常会被它欺骗。很多骗子行骗成功就是利用了人们的厚道和诚信。但是,如果不想被骗,必须事先能察觉,可事先察觉的前提必须是把每个人都当成潜在的骗子。可这样就违反了孔子‘不要预先猜测别人欺诈自己,不要预先揣度别人不诚实’的忠告。也就是说,我这样做的话,就把自己变成了那种不诚实、不厚道的人了。请教先生当如何做,才是对的呢?”
王守仁听后,笑道:“孔子这句话是针砭时弊而言的,当时人们一心欺诈他人,做不诚信的事,而深陷于欺诈和不诚信的泥潭中;还有人不会去主动欺诈别人,但是缺乏致良知的能力,而常常被别人所欺诈。孔老夫子并非是教人事先先存心去体察他人的欺诈和不诚信,只有心怀不轨的人才实现存心,把别人看成是骗子。
可即使他时刻防备,也很难不被欺骗。原因很简单,人们常常喜欢以己度人,他把别人当成骗子,就证明他自己也是骗子。他总是防备别人,心力交瘁,偶一疏忽,骗子就乘虚而入了。其实只要我们平时苦下致良知的功夫,凡事遵从自己本心的指引,就可以避免被人欺骗,更可以避免别人的攻击。”
王艮想了想,还是有些疑问道:“可问题是,攻击和欺骗的主动权不在我们的手上,而在对方的手中,比如杨阁老。先生与其结怨已久,即使他不是坏人,可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暗中阻挠和攻击先生呢?”
王守仁显然知道会有此一问,随口答道:“那我们就把它当作是对我们心志的一场考验,只要心志坚定、问心无愧即可。”
王艮很执着,便向王守仁提出请求道:“既然如此,弟子请先生带我同行,弟子也好一路向先生学习请教。”
王守仁最终同意了他的同行请求,其他弟子们见状连忙也纷纷请求同往,但都被王守仁一一驳回了,理由是他这次是去公干,不宜带太多人,同时他这次让王艮同行,也会让其写一些随行的感悟心得,然后寄与其他弟子们分享。所以剩下这些人,只需在家自己好好学习致良知的功夫即可。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