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少,粘性好,不凹陷,不开裂。
在苏轼那个年代,就已经开始闻名,苏轼写诗称赞过——惠泉山下土如糯,阳羡溪水米胜珠。
好的泥土,加上精湛的技术,便成就了这一门手艺。
捏泥人,需要慧思,需要巧手,需要美术和雕刻基础。
这些,秦洛……都有。
所以学习起来,进步神速。
只用了系统空间中的三年,他的手艺,便是得到两位大师的一致认可,认为,秦洛可以出师了。
临走出系统空间时,秦洛问出最后一个问题:“怎么可以制造出一件传世作品?”
龚百福的答案是:唯手熟耳。
一辈子的技艺沉浸,自然可以。
惠山泥人出过很多宗师,光能称得上宗师名头的,便有近十位,王春林、胡万成、周阿生、丁阿金、陈杏芳、蒋三元……他们的技术,各有千秋,但每个人,都有传世之作。
只要用心去做了,加上时间的积累,必定可以。
“泥人张”给出的答案,则和他完全不同。
传世之作,熬是熬不出来的,需要读万卷书,更需要行万里路。
泥人如同女娲造人,一团泥土,变幻万千,万物皆可泥塑。
但,要想传世,需要融入自己的感情,以及刹那间的灵光一现。
他的那副作品,《编织女工》,其实属于“世情之作”,要捕捉到“那一刻的真实的人物印象”,以及自己内心最强烈的直觉,和最深沉的触动,才有可能……传世。
秦洛记下,离开系统空间。
心中模模糊糊有个大概。
先精湛技艺。
再融入感情。
最后,或许还需要刹那间的灵感,以及内心的悸动。
忽然就提升到了一种“道”的高度。
不过,这精心学习泥人的三年,秦洛还真感觉,自己的“艺术感觉”,强了很多。
相比起木雕,石雕,泥人最大的特性,就是自由。
木雕和石雕,都要跟随木头和石头本身的大小,材质,纹理走向,来设计合适的成品图案。
但泥人却完全不同。
想捏什么捏什么。
只要有画面,只要泥土够,就能将其捏出来。
这是“无中生有”的本事。
……
第二天一大早。
秦洛起床后,便开始在网上购买各种材料。
制作泥人的材料,不外乎三种。
第一,是惠山泥。
网上搜了搜价格,一吨八万,加上五千运费。
秦洛先定了一吨。
第二,则是石膏。
在民国时期,为了泥人更加细腻,材质中也会添加“石膏”。
秦洛又买了一批石膏。
第三,则是“熟泥”。
是用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过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上棉絮,反复杂糅,而形成的熟泥,特点是粘合性超级强。
这种,就需要自己手工锤制了。
把该买的都买上。
秦洛便去了院子后方,挑水,和泥,搬砖,准备垒个“窑”出来。
泥人在成型后,彻底干燥后,是要入窑烘烤的。
温度要达到七百摄氏度。
出窑后,还要打磨,整理,才可以上色。
……
“你这是又要做什么?”
茶姐好奇问道。
秦洛看了她一眼,笑笑:“造人。”
嗯?
茶姐表情微微错愕。
造人,你和我造就行了,砌什么土窑?
看上去,像是要烧人一样。
……
……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