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好快。”原本还懒洋洋躺在地上和黄子澄逗闷子的王凡马上停止了嬉笑。
他之所以要在今日把自己关进诏狱里,而是故意为之。
从自己留在金陵的第二天开始,就知道能不能活命,全靠龙虎山小天师的身份,一旦这个身份暴露,自己绝不会有任何的好下场。
第一个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几次试图逃跑,全都以失败告终,而且还差点暴露了燕王在北平隐藏多年的暗探。
这些暗探大多都是朱棣当年还未就藩时,在北平结交拉拢的,有皇宫里的太监,有国公府里的管家,让王凡意外的是,居然还有一些江湖游侠儿。
一问之下,方才知晓,这些人大多是曾因年轻时怀揣着行侠仗义的心,想要学《史记-刺客列传》里的人物做一番事业,结果或因为佩剑以私藏利器罪被抓,或因为路见不平得罪了权贵被抓。
确实有一身武艺,但想法太过单纯,让王凡感慨,中二少年们果然是不论哪个时代都是有的。
当时好奇朱棣怎么会笼络到这么一帮人,后来一个叫做丁大的乔装成送菜的,王凡找了个机会和他聊天方才明白:
丁大自小学武,武艺非凡,少年时偶然的机会行侠仗义救下一个富家公子,富家公子重礼馈赠。
钱财的激励,让身无分文却又心怀正义的丁大更加坚定了靠着行侠仗义获取报酬的方式养活自己,实现理想。
结果明朝建立,老朱治下的金陵治安大好,丁大没了生计,日子很惨,可心中执念很深,不愿改行,只能努力寻找行侠仗义的机会。
结果因为治安太好,实在找不到不平之事,差点饿死街头,朱棣遇到给了一碗饭。
丁大千恩万谢,学着戏文里的套路对朱棣拱手说:“公子大恩,日后定当报达!”,然后转身离去。
过了一段时间,饥寒交迫的丁大又找到朱棣,说是来报恩的,燕王但有吩咐,万死不辞。
朱棣见是位壮士,心中大快,让人准备饭菜款待他一番,但有没有能用到他的地方,丁大十分遗憾,走了。
自此,隔三差五总是来一番,说来报燕王大恩。朱棣照例款待一番,面对这位报恩热情的壮士还有些愧疚,说现在还没有。
丁大爷也不矫情,转身再走,于是一年之后,朱棣有件护送货物的活,便让丁大前去。
送完之后,自然款待一番,席间朱棣说恩情已经还了,壮士可愿来府中做事?
丁大义正词严的说:“小人前来此处,只是为了报燕王大恩,若是留下,岂不就是贪图富贵之人了?”当晚吃晚饭就走了,朱棣还很是愧疚,认为伤了壮士对自己的义气。
结果过了几天,丁大又来报恩,席间朱棣疑惑的问:“上次护送,恩情已经报完了,报恩之说,从何说起?”
丁大十分严肃:“救命之恩,只是一次护送岂能报完?”
朱棣更为赞叹,只可惜还没什么事能让他做,于是丁大每隔几日就前来报恩,一直到朱棣就藩离开金陵。
王凡方才恍然大悟:非是朱棣需要他们,而是这群年少时是中二少年,年长后是中二中年的家伙们除了一身武艺外,再无所长,养活不了自己,又不愿意靠着武艺偷抢盗骗,给人看家护院又觉得不自由。
结果认识朱棣后,就开始骗吃骗喝。
了解这帮人的属性后,王凡更知道,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干这种只要拼命就可完成的事,他们是行家里手。
若是策划把自己救出去,逃出金陵,根本不可能,至于说护送自己去北平,只怕出金陵没几天,他们就得饿死。
既然逃不走,也不能坐以待毙,王凡就派他们去了龙虎山,只要有道士下山来金陵,就让他们前来给自己报信,一定要赶在道士们的前面。
这种不用费脑子的任务,丁大完成的很好,王凡得到信之后,方才开始借着放走燕王三世子,导致燕王造反的事把自己关起来。
没想到这帮人居然来的如此快。
该如何应对呢?
见是肯定不能见的,一见就露馅...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