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很快发现,在真国问题上,已经不是母国在制服属地,而是变成抵御外辱。对兵力疲软的赵国来说,所幸真国部族的人力有限,在占领十数城池后,发现兵力无法在守住城池和继续进攻之间实现平衡,转而向赵国和谈。
赵国边军无法把真国如何,真国不在边地闹腾,影响赵国大范围的盛世局面,和谈,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在洽谈之后,母国与属地的关系,就变成了大国与小国的关系真国所占领的城池,并未归还。很多时候,两国处于一种和谐的贸易关系,但是,真国本是游牧部族,有时也会带军队,在边境小打小闹一番。
这样的情况竟然存在数十年。
数十年中,真国一边不断实现军事制度的完善,训练军队,一边在学习赵国的国家制度、农耕方式,国力实现稳步上升。而赵国一直沉在看似安稳的盛世梦中。
历史总是会对敌对双方给出新机会,就看哪一方能够更好的把握机会。很明显,赵国并没有抓住机会。这也是雄心勃勃的新帝赵琰常常引以为憾的,要是他能早生数十年,绝不会让边地百姓在真国的统治下苟活。
到天成帝的父亲,明德帝在位期间,真国新任首领完颜策带领真国的铁骑,在边地掀起又一轮的战火,北地数十城池,或溃败,或城守弃城,大范围国土,再次沦为真国之地。
双方再度和谈。
历史一遍遍的告诉我们:当你自以为无能,当你无心去战斗的时候,你会纳罕自己的包容心,怎样苛刻的条件,似乎都能够忍受。你会觉得,赶快舍弃这一直加在身上的不快,余下的岁月仍然满是愉快。但是,事实上,很多容忍最终都会变成,纵容,毁灭自己的纵容。
辛坦之祖籍距赵国与真国的边界较近,不时会受到真国骑兵的滋扰。辛坦之的父辈就希望能抗击真国骑兵的侵虐,辛坦之幼年便受到兵法谋略、弓马骑射方面的训练。
明德二十一年,赵国军队再次不敌,辛家不支,被屠。只是当时,他还是一个如余宏一样大的少年,父母与族人都浴血而亡,只有他一个人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灭族之恨,使得辛坦之从此与真国不共戴天。
由于战事原因,边境不通,这个浴血的少年辛坦之硬是历经艰难险阻,策马数千里,从远离战火的山野小径重新进入赵国。
筋疲力竭,浑身是伤的辛坦之,最后体力不支,倒在山路上。
有大哥承继家业,身为老三的严世真被父亲逼着去读圣贤书,考功名。郁闷不已的少年严世真的医术处在自行研究的理论阶段,并没有机会进行实践。
那日,少年严世真,忙里偷闲的去山上采药,便遇到命悬一线的辛坦之他第一个正式病人。严世真是又欢喜又激动,也第一次切实意识到,医者所担负的性命责任。历经一晚加半日,严世真竭尽浑身解数,总算救回辛坦之的一条命。
第二日严家人上山寻严世真,才把他俩一起带回去。
严世真与辛坦之由此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辛坦之在如今的赵国并无亲眷,伤好后,便投入对阵真国的边军中。日夜勤加研习兵法、武艺,研究真国骑兵的战斗方式、策略,并有所成。
辛坦之从军后,严世真也被家人送入青山书院,他也是在青山书院认识云进同的。
明德二十九年,真国小股骑兵来犯,正遇上辛坦之的巡边小队。
骑兵对骑兵,辛坦之愣是把真国的骑兵给杀的七零八落。
真国骑兵的的冲杀方式,遇敌,先射箭雨,精良坐骑的速度能为他们在箭雨过后迅速冲进敌阵,持砍刀砍杀被射混了头的敌军。勇力、胆气不足的敌军,在第一波箭雨后就开始溃败。
考虑到弓箭的射程在一百五十米左右,辛坦之改良了弓弩。他的小分队所持的弓弩小巧,甚至可折叠,射程却可达到两百米。
以往遇到的赵国骑兵,都是在看到真国骑兵的标识,就开始纷纷逃命,根本没有勇气回击。辛坦之所率领的小队,不仅没有逃跑,还押住阵脚,严阵以待。
因为是日常巡逻,按照规定,巡逻骑兵每人只有枪一把,刀一把,弓一张,箭一壶。但在辛坦之这里换成了枪一把,刀一把,弩一把,箭一壶。
于是,在真国军队尚未抵达弓箭的射程范围内时,辛坦之的小队已经两波箭雨射过去,这让狂妄多年的真国骑兵,立时乱了阵脚,甚至有些摸不着头脑。前阵勒住马,后队不明所以继续驰近,立时撞成一锅粥,被箭雨射下马的人,被自己的人马践踏。
又一波箭雨射过后,还未待真国骑兵反应过来,辛坦之的小队已经杀过来,昏头胀脑的真国骑兵慌忙迎敌。
辛坦之的前驱持长枪而战,后队持大刀砍杀,真刀真枪,其凶狠,真国骑兵都有些惧了。
由于砍杀混乱,刀很容易卷刃,真国骑兵突袭,都会备好几把刀,而辛坦之的部下所持的刀是精钢所炼,锋利异常,一把顶几把,省去了换刀的功夫,就连长枪也是精心锻造。
是以,这队真国骑兵在自相践踏与被辛坦之的骑兵砍杀中,死伤大半,溃败而逃。
被真国骑兵打击数十年的赵国边军终于觉得扬眉吐气了,同时也开始正视,原来真国骑兵并非是不可战胜的,而是自己太弱。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