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入和收益不成比例这件事,李辅没有任何看法,想要跟着大哥身后学习,不得交一点学费吗?
什么东西都是虚的,只有钱才是真的。
李晓萍也没有什么看法,在她看来,能得到这样的待遇,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她问李辅:“那最后他们需要几个点的发行费?”
“六个点!”
听到六个点这个数字,李晓萍呆愣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问道:“真的,六个点?”
“对,没错,就是六个点!”李辅点点头。
韩三评还是很仗义的,并没有让李辅一直做亏本的事情,最后只要了华策六个点的发行费用。
这与张一谋的五个点还有点差距,但李辅已经很满足了。
要知道李辅当初第一部电影《活埋》找中影发行的时候,中影可是要了十一个点的发行费,《疯狂的是石头》中影要了九个点,《我们俩》中影要了七个点。
随着公司实力的一步一步增强,华策在中影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这从那不断减少的发行费就可以看出来。
也正说明了,李辅这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我和韩总只是讨论了一个大概情况,接下来怎么合作的问题需要你们自己去谈,记住我们的目的,我们是去学习的,多找一些机灵的人去,不要白白浪费机会!”
李晓萍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有了中影这个老大哥亲自带着,要是再搞不出来一点东西来,她可真就无地自容了。
她是飞机场,没法波澜起伏,但不重要,她还是拍着胸脯保证道:“一定不辜负李总的厚望!”
华策发行在未来华策的发展之中,将会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艺人经济。
如果华策把制片,艺人,发行三块业务都搞起来,只要华策不自己作死,那未来的影视圈,不管怎样发展,都会有华策的一席之位。
有人问为什么少了一个院线,有两个原因,一是那玩意太烧钱,投入大,回笼周期长,李辅现在没钱搞。
二是国家不许搞,国家命令规定,院线必须是国有,私人连碰都不能碰。
这就无法了,就像写进刑法里面的那些东西一样,是个懂行的人都能看到它能赚钱,但是它违法,所以你不能搞。
这种状态持续到2003年才有所改变。
2003年11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商务部、文化部联合颁布《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第 21号),2004年1月1日执行。
允许外商同境内的公司、企业设立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新建、改造电影院,从事电影放映业务,但合营中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不得低于51%。限定外商投资额不能超过49%。
2005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影院和电影院线等领域。允许非公有资本投资参股电影制作发行放映领域的国有文化企业。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华夏的院线市场进入了快车道,一路狂飙。
PS:我整理了一下近20年以来国内关于院线制改革的重要文件,放在群里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