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渠的统帅,本应称王,为何叫右王太子?
秦昭襄王前,义渠本为强国,常年与之征战不断,闹的两国民不聊生。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立为国君,因年纪尚小,由母亲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戎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腐蚀的政策,以堕戎王之志。
她书请义渠王于甘泉宫,让其长期居住,并以优厚的生活款待他,后义渠王同宣太后私通,生有二子,使义渠王完全丧失了对秦国的警惕。
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攻打义渠。义渠自此亡国,领土并入秦国。
在秦末汉初,随着秦帝国的土崩瓦解,义渠族乘时而起,占据故地,鉴于汉代以右为上,其首领便自称右王。
在楚汉战争中胜出的刘邦建立汉朝以后,重置陇西郡和北地郡,而此时的义渠族已无力与汉朝相对抗,被迫退居于两郡之间的六盘山地区。
面对复杂的环境,文帝对义渠戎族亦采取因势利导的安抚策略,承认其自封的“右王”,以示怀柔,但一国不可有二王,又追加“太子”二字,以示尊卑。
这就有了“义渠右王太子”的称呼,不过此时的义渠已然没有了往日的强悍和威风。
试想,历秦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惠帝、吕后、直至到文帝,百年的时光已悄然流过,现在的义渠族,多半已汉化,逐渐习惯了汉人的文化、饮食、生活习惯等等。
义渠人多安于现状,故步自封。
其中又当属义渠右王太子最甚,此人本为老义渠王的嫡孙,虽然是一族之长,但在这温柔乡中已沉醉良久,提不起刀枪,他深知自己的这个“王”来之不易,是在大汉政策的夹缝求得的称号。
若是两族发生摩擦,小打小闹的并无大碍,但要是真惹怒了文帝,自己这点人马,估计挺不过三日,自己的这个王也将烟消云散。
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眼前的荣华富贵,对待下属,他还得有个义渠王的样子,因此平日里总是装出一副爆裂性格,不可一视的样子。
义渠的人烧杀抢掠,他作为统领,也担惊受怕,为恐文帝震怒,因此也总是委婉相劝,但几次摩擦,汉人也都是忍气吞声,这个右王太子便也不再过问。
只要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能享受这人间的荣华富贵,其他一概不管,也不关心。
不过今天,当义渠右王太子走入医帐,见到这几个受了箭伤的人世,他的确有些震惊。
其一,按人描述,只不过几个汉人的少年而已,但看这箭伤,每个人都中箭在同一位置,相差不过分毫,多年未交战,这汉人的骑射怎么变的如此之强?几个毛头少年况且如此,这大汉骑兵还了得!
其二,没想到受伤这么重,原以为只是皮外伤,但看这几个人,箭完全射穿手腕,这人基本是残废了。
这可怎么办,义渠右王太子此时可不是心疼他的子民了,几个平日里多惹事生非的猎户,对他来说连个屁都不是,他利用查看伤员之际,更多的是想着怎么下这个台阶。
一直以来,都是义渠人欺负汉人,这次让汉人伤的这么重,整个族群的人都看着呢,作为一族之长,势必要做些动作。
打?
右王太子可没那么傻,这个时候根本不敢造次,万一惹的汉军反扑,自己定成为阶下囚。
找?
怎么找,自己的人杀了汉人都没见人家来找,这汉人刚伤了义渠几个人,便去找,到汉人那边都没什么说的。
但也不能就此了之啊,这可愁坏了右王太子。
转念一想,实在不行,就装吧。
想到这,这右王太子的演技就上来了,亲切的看望伤员,嘘寒问暖,安抚受伤者家属,还不忘了安慰大家,定会为大家做主。
出了医帐,暴跳如雷,右王太子破口大骂:“这帮汉人,欺人太甚,敢在我义渠属地撒野,伤我这么多兄弟,我定不会轻饶了他们!!!”
这几句话还真唬住了现场的人,原本这帮义渠男子也没读过什么书,只会靠着冲动做事,头脑简单,见右王太子这么为子民出头,感恩戴德,痛哭流涕。
“来人呐,备马!”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