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书上那几个字算得了什么,钱粮才是根本!
没钱没粮,赈济灾民、兴修水利、抵御外敌,谈什么盛世?
从登上皇位的那一刻开始,他就迫切地想要改变。
只是庆帝也知道,自己仓促上位,缺乏先太子的威望,加之太上皇还在龙首宫遥控着大局,一切都不能操之过急。
官僚,他必须先掌握住官僚,他需要一支只听命于他行事的官僚队伍。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关系,无论时易世变,人总是生活在人情社会之中。
单丝不成线,要动一个人常常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连着一片。
这十多年来,庆帝只能徐徐图之。
终于,雌伏十多年,如今庆帝总算可以一展报负!
此时,侍候皇帝身边的太子萧煦也一同拱手行礼向皇帝庆贺:“陛下功德施于当时,任贤图政,节财阜民,宇内咸乂,百姓无不感恩。”
庆帝没好地瞪了太子一眼:“年纪小小,怎的净学些溜须拍马的话。”
萧煦干笑一声,皇帝积威之甚,纵然作为儿子,萧煦也很招架不住。
若是一年之前,萧煦根本大气也不敢出一声,也是这段日子跟在庆帝身边,一直观察着朱思道这等顶级人臣与帝王之间对答,原本在父皇面前有些懦弱性子也改善了些。
作为臣子,无论是朱思道和王鼎都是乐于见到太子与庆帝之间的良性互动的。
所以王鼎马上出面给太子解了围:“陛下,太子所言极是,人君之心惟在于养,今生民有所养,则治化可跻于太平矣。”
“哈哈哈,能得你王鼎一句称赞可真不容易。”
如果说太子说的还是拍马屁,那么一贯不偏不倚的王鼎开口,顿时就让庆帝开怀大笑起来。
正高兴着,庆帝脸色忽然微变,瞬息之间又被他按捺住,依旧显得是不动声色,只是脸上的笑容渐渐淡下。
朝众人淡淡点头:“各自回座吧,事情还有很多呢。”
“是!”
没有人注意到,皇帝额头上微微泛起的青筋。
又过了一阵,一名负责递送奏报的内侍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将一份奏折交给了总管戴权,还低声地与他说了一些话。
戴权听后神色微变,瞧了瞧庆帝的脸色,一咬牙还是走了过去。
“皇上,临清急报。”
这一年多庆帝衰老不少,连听力也差了些,是以戴权已经尽可能压低声音,可下面的几位大臣都听见,纷纷转过头来。
临清以水得名,乃是大运河北岸的五大商埠之一,位置极为重要。
庆帝撇了一眼戴权的脸色,目光闪烁了一阵,接过奏报,才看了几行,气得火冒三丈,狠狠拍了一下御案骂道:“无能!愚拙!”
御书房内气氛登时一变。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