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神农百草门的大院子里。
黄三看着这满地的残骸,真是欲哭无泪。
完了完了,全完了!
好端端的炼个丹,怎么就被雷噼了呢,这可是一千两银子,一千两银子啊!
当然了,银子还是小事情,关键是丹药没了。
黄三已经知道了东边的事情,现在想要活命,得尽快逃回京城才是。
其他人还好,这位打出的旗号就是清君侧,铲除阉党。
对号入座一下,黄三觉得自己要是被捉到,最便宜都是被祭旗。
最安全的地方,还是京城。毕竟京城可是天子脚下,要是京城都保不住,那这天下也就完了。
这次黄三出京城已经好几个月了,pi落后同僚好多,今年怕都追不上了。
想要不被养蛊式的末位淘汰掉,黄三把一切都压在了这个神丹上。
黄三可以肯定的是,神丹是真有其事,黄小石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
只要黄三能带回神丹回京,不光是今年的pi超额完成,而且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那不是伸手就来。
很多人喜欢攻击阉党如何,他们可是不知道,公公们对手下的能人从不亏欠,封官许愿,重金厚赏,人家真的是说给就给。
不像那些正经读书出来做官的,说的是天地玄黄,落在你手里就只有一个鸡毛。
眼看着马上事就要成了,哪知道,哪知道。
老天爷啊,你不如再发一道雷连我一起噼死了吧!
……
就在黄三魂飞魄散,心若死灰之时,黄小石过来清理现场来了。
在众人的围观之下,黄小石挽起衣袖,小心翼翼清扫残骸。
他先徒手抓起几十斤重的丹药炉碎片移到一边,再把小一些的残片逐个捡开,现在地上就只剩下了一堆厚厚的木炭灰和混在其中的碎渣。
随后,黄小石拿着一个小刷把蹲在地上,耐心地慢慢将白灰给刷平铺开,看看能不能从这里面找到点啥。
没想到的是,刷了半天之后,黄小石在众目睽睽之下从灰里掏出来一个圆滚滚的玩意,他用食指和拇指夹起那颗小丸,将它放在眼前端详了良久。
“成了……,成了。”黄小石激动地说道:“丹练成了!”
……
在接到神农百草门的商队回报后,黄小石立马发现坏事了,诚王居然忍不住气,在皇帝还没咽气的时刻就反了。
原本,黄小石认为,诚王说不定会耐心地等到皇帝咽气,然后立马动身进京,尝试能不能用合法的身份坐上龙位。
只要诚王敢进京城,那就等于是乌龟钻进了坛子里,别想再出去了。
诚王所仗势的,无非就是没人敢杀他,但是本来也不需要杀他,只要能把诚王给软禁起来,然后抽丝剥茧一般,一点一点将他的势力给瓦解掉。
结果,诚王没按着黄小石预计的套路出牌。
当然了,这关系也不大,因为按照黄小石的估计,诚王手里根本就没兵了,他这时候起事等于是老寿星上吊,活腻了。
但是有两个事情超出了黄小石的预计。
一就是几万从西北遣散回家的欠薪军士,都集中在江南之地。
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的伤了这些将士们的心,当他们回到了家乡,看到嗷嗷待哺的孩子,面带菜色的家人,拿着手里的那张永远兑不了现的欠条,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
诚王为了这次造反准备了很多年,他手里有大把的金银,也有大量的储粮。
不要觉得人们为了钱财卖命有多可笑,可笑的不是他们,而是逼着他们去拿买命钱的世道。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诚王成建制的拉起来了数万的百战老兵。
二就是黄小石对造反的理解有偏差。
黄小石脑子里对造反仅有的认知,都是来自于后世的影视作品或是国外新闻,他对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感觉。
有人用燎原烈火来形容造反,这是对它的波及速度和威能的形象比喻。
以黄小石的理解,这哪里起火了,肯定是八方来人扑火。
你诚王举旗造反,周围的那些官兵、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一拥而上就把你给踩灭了。
要是真有这么简单,就不会有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百应这件事了。
对内平叛,实际上比抵御外敌更难。
其一,本朝实行的是文武分治,并没有确定紧急情况下指挥权移交和统一,各府、州、县的官员,并无权调动、指挥、组织军队。
也就是说,文官只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到了最后关头,他们要么请降,要么自绝以谢天子之恩。
要平叛,文官不行,那武官呢。
同样没招。
无论是守城的百户还是千户,他们的职责是守城,没有军令不得出城半步。
唯一有资格组织军队前去平叛的,是各地的卫所。
只是卫所百年来武备松弛,世袭军士都成了指挥使手里的农奴,哪里还有战斗力。
更倒霉的是,因为皇帝对卫所极为不满,他把分配给卫所的武械直接抽给了边军,现在卫所就算是要去平叛,手里的武器也只剩下锄头扁担和镰刀了,这仗怎么打?
所以,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只能死守自己这片地,然后看着诚王东征西讨,逐个击破他们。
说到绝望,这些朝廷命官才是最绝望的人。
令人绝望的不仅仅是本朝的军制,真正最让人头大的,是听闻诚王起兵后,本地难以压制的民怨。
连续多年的穷兵黩武,虽说朝廷对外用兵接连大胜,但是对百姓而言却是兴旺皆苦。
在这期间,乡豪土绅借机兼并,以极低的价格从破产的农户手里收来土地。
这是一个劣币驱赶良币的过程,这过程中,但凡是有良心的地主都破产了,但凡是黑心的土豪劣绅全部都发了大财。
这就是人吃人的世界,你不去吃人,就会被人吃。
当土地出现极大范围的兼并后,土地的盘剥就会进一步加重。
皇帝颁布了摊丁入田,减少苛捐杂税,打击了一部分隐瞒田产的地主,但是后来大家回过神来了。
既然上苍难欺,但是下民易虐,皇帝增加田税,那我转头加租不就是了。
随着失地破产的农人越来越多,为了有一口饭吃,大家打破头去求地租种,这纯粹的租方市场里,上飙的地租很快就失控了。
肥田的地租,最高能达八成,最低也是六成民国时期四川的真实史料。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