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李先生找我所为何事?”翟璜问到。
“回国相,我是来献策的。”李悝不卑不亢的说到。
翟璜好奇的问到:“哦?不知李先生要献何策?”
李悝从怀中取出两张帛书恭敬的递给翟璜,说到:“国相请看。”
翟璜接过帛书看后惊喜不已,兴奋的夸赞到:“李先生此两策大善。”
李悝见自己的献策受到了翟璜的赞赏也大为高兴,觉得自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李先生此两策何名?我这就将此策呈于君上阅览。”翟璜急忙问到。
“回国相,此两策为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教。”李悝答到。
“好,李先生请在府中休息,我现在就进宫面圣。”翟璜急不可耐的准备进宫面见魏文侯,他将李悝安顿在府中后便火急火燎的进宫去了。
安邑王宫内,魏文侯见翟璜眉欢眼笑的前来,便好奇的问到:“国相如此高兴,所为何事啊?”
翟璜将写着尽地力之教的帛书双手呈给魏文侯,说到:“君上请看。”
魏文侯接过帛书看了起来,第一张帛书所写内容大意是:井田制下农民积极性不高,不能使田地的利用率达到极限,只有实行土地私有制农民的积极性才高,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田地。
土地私有制后还要督促农民勤谨耕种。让农民在种植谷物的同时还要多种植几种农作物,以便当某种作物遭受自然灾害时,还有其他作物可以收获;让农民深耕勤锄,这样才会有好的收成;收获时要督促农民抓紧时间收获,以抢农时。
方圆百里的土地,面积总计九万顷,除去山川、河流、城邑和房屋所占的三分之一面积,能作为耕地的面积还有六百万亩。如果能勤谨耕种,那么每亩田地可以增产粮食三斗,不勤谨耕种,那么每亩田地就会减产粮食三斗。方圆百里土地的增减,动辄粮食一百八十万石啊!
第二张帛书所写内容大意是:居民买粮食吃,粮食价格太贵就会损害居民的利益,粮食价格太便宜则会损害农民的利益。损害了居民的利益,他们就会离散到别的国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国家就会贫穷。所以,粮食价格太贵或则太便宜,始终都会有损害。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会使居民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同时农民也会增加收益。
一名成年男子加上自己要养活五口人,耕田一百亩,一年每亩田收粮食一石半,总共能收粮食一百五十石。除去十取一的税收,也就是除去十五石,还剩下下一百三十五石。每人每月吃一石粮食,五口人一年就要吃九十石粮食,就只剩下四十五石粮食。每石粮食卖三十钱,总共可以卖一千三百五十钱。除掉祭祀费用三百钱,还剩一千零五十钱。添置衣服每人每年要用三百钱,五口人一年就要一千五百钱。算到这里就已经超支四百五十钱了,还有疾病、丧葬、纳赋等开支没有算进去,这就是农民长期贫困的原因。
农民长期贫困就不会积极生产,不鼓励农民积极生产,就会使粮价太贵。所以善于平衡粮价的人,一定会谨慎的将收成情况分为上孰、中孰、下孰、小饥、中饥和大饥六个等级。上孰,百亩的收成是原来的四倍,也就是六百石粮食,除去十取一的税收、口粮、祭祀费用和衣服费用还剩四百石粮食;中孰,百亩的收成是原来的三倍,除去费用还剩三百石粮食;下孰,百亩的收成是原来的两倍,除去费用还剩一百石粮食;小饥,百亩只能收一百石粮食;中饥,百亩只能收七十石粮食;大饥,百亩只能收三十石粮食。
所以上孰之年官府要从一个五口之家手中平价收购三百石粮食,中孰之年收购两百石粮食,下孰之年收购一百石粮食。这样做可以防止商人压低粮价,使农民适当得到满足,粮价持平后就要停止收购。小饥之年则官府将下孰之年收购的粮食平价卖出,中饥之年则卖出中孰之年收购的粮食,大饥之年则卖出上孰之年收购的粮食。这样做即使灾年粮价也不会上涨,居民也不会离散。这就是取有余而补不足。
李悝所献尽地力之教的核心是治田勤谨,以保证国家有稳定的财政收入。平籴之教的实质是由国家调剂粮食价格,稳定小农经济。
魏文侯看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教后喜不胜收,激动的说到:“有此二策,何愁魏国不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