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反应果然没有出乎胤禵的预料,对于这些所谓股份并没有太在意。
稍顿了一下,康熙饶有兴趣的问道:“总共十成的股份,你分给朕四成,剩下的是不是准备独吞?”
胤禵笑了笑,答道:“回皇阿玛的话,这您可就冤枉儿臣了。”
“账目不是您这样计算的,虽然名义上您只占了四成,但是实际上差不多要到六成四。”
既然康熙已经把全部的份额全权托管,这种情况下康熙算是只占了个名义,实际上无论多少,这笔银子的掌控权并没有发生变化。
这里面牵涉到一个概念,就是对于财富的不同认知。
在大多数人看来,财富就是存款、房子、知识产权、股份等等,简单概括就是自己占有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之和。
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
通过加杠杆的方式,一比二、一百四,甚至一比十,可支配的财富总数,瞬间就会被放大很多倍。
这也是一种对于财富的认知,同样也可以算是自然人资产的极限。
再往上更进一步,就需要由个体转向集体,个人转向组织。
比如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名声不显,规模不大,但是几乎垄断这个细分类目的市场份额。
这个时候,个人通过企业,进而影响行业,财富效应会进一步加大。
并且这时候的财富,已经开始脱离金钱的概念,而更多的是一种对于资源的支配权。
所以对于康熙和胤禵而言,也同样是如此。
在意的并不是银子本身,只要能够达成自己使用的目的就好。
胤禵决定临时增加康熙的份额,当然实质上也是变相增加自己的份额。
见康熙有点不解,胤禵继续道:“儿臣打算以四大恒出资,占据剩下六成份额。”
“并且皇阿玛您,在四大恒同样占据四成份额。”
“两边加起来,就是六成四的份额。”
对于一个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的儿子,要说康熙不感动,肯定是假的。
无论什么时候,被人关心牵挂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有一种说法,人总共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心跳彻底停止的时候,这是人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葬礼之后,这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死亡。
第三次才是最终的死亡,那就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彻底把你遗忘。
怎奈何康熙打小就基本没被哄过,自然也不会哄孩子开心,只能道:“四成也好,六成也罢,都是你的一片心意,朕就收下了。”
“不过银子还是放在内务府,你又是分管内务府的阿哥。”
“所以这些银子,朕只是帮你代收一下,你该怎么用还怎么用,不必事事都来问朕。”
胤禵连忙应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