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得到夸奖,谦虚了一番后,坐了下来。
这下自然没有人跟李承乾抢了,李承乾站起来,行了一礼,将自己的诗念了出来。
李承乾非常聪明,加上身为太子,除了平常在崇文馆学习外,还有李世民专门安排的教导,加上年纪又比李泰大,所学知识,自然不是李泰可比的。
不管在用词还是诗的意境方面都比李泰高明不少。
但是孔颖达并没有夸赞李承乾,只指出来一些缺点,然后就叫李承乾坐下了。
周瑾看到李承乾坐下的时候脸色有些不好看,暗自摇了摇头。
孔颖达或许并没有私心,只是觉得李承乾身为太子,做的好是应该的。
或许也有担心李承乾骄傲自满的考虑在,所以没有夸赞李承乾。
但是他却忽略了李承乾即便是太子,也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而已,他也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
后世很多人分析,李承乾之所以最后会造反,其实和他的那些老师有很大的关系。
李世民为了培养李承乾成才,给他安排了很多老师。
那些老师在教导李承乾的时候非常严厉,稍有不对,就大加指责批评。
而李世民知道后,就会训斥李承乾。
加上李泰也非常有才,经常被人夸赞,而李世民又对其非常宠爱,导致李承乾很没有安全感。
长久处在这种压抑的情况下,最终导致了李承乾承受不住,开始了自暴自弃。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李承乾身为太子,连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了,又如何能当好皇帝。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承乾之所以会走到那一步,并不是短时间造成的。
周瑾记得前世看过一个老师关于教学生的心得。
那个老师说,对于学生适当的鼓励非常有必要。
这种鼓励,不仅仅是老师的鼓励,还有父母的鼓励。
周瑾看完这段话,曾经仔细思考过,发现以前的同学,经常被老师夸奖的人,成绩大多数都非常稳定。
相反,那些成绩一般的,又经常被批评,反而成绩越来越差。
李世民对李承乾期望非常高,那些教导他的老师对他的期望也非常高。
但是李承乾做的好,在他们眼里都是应该的,得不到认可,一旦做不好,就会迎来批评,这样李承乾不废才怪。
虽然看出了这点,但是周瑾也无可奈何。
接下来,又有几人念了自己的诗作,即便再差的,孔颖达也夸赞了几句,然后再进行点评。
见没人再起来,长孙冲自信满满的站了起来。
周瑾有些诧异,他们虽然定下了赌约,但是并没有规定一定要谁来比试。
事实上,双方不管是谁的诗都可以。
这段时间接触,周瑾对长孙冲也有些了解。
长孙冲才学倒是有一点,毕竟是长孙无忌的儿子,自然不可能是草包一个。
不过长孙冲一方还是有几个人比他才学更好。
但是现在看长孙冲的样子,显然是要自己出战,他哪里来的这个自信?
长孙冲不知道周瑾的想法,对着孔颖达行了一礼,念道:“荷溽於大节,声微难昭昭。花开四海溉,沐发五马翮。”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