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从汉陪着荥王和皇后,在奉天殿内静候着礼部派来御辇。
一众大臣,在殿内呆立着,不敢言语,也不敢声张。
直至目前,真正敢于站出来明确支持严从汉及荥王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当然,余下三分之二的大臣,也并非全是魏公公的人。其中有一部分处于等待和观望之中,属于典型的墙头草。
墙头草自然有其可恶之处,见风使舵、随风摇摆。
人们在发生争执的时候,往往以为,起准定性作用的是人数较多、势力较大的一方,实则不然,在许多历史紧要关头,起决定性作用的,却往往在于这一帮墙头草。
道理很简单,他们往往代表着“众意”,且能呈压倒之势。
当然,这一帮墙头草最终会倒向哪一边,严从汉此刻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如何才能一锤定音,将这帮墙头草全部拉过来?
在等待御辇前来迎接荥王的期间,严从汉招来一名锦衣卫,对其耳语了一番。
之后,该锦衣卫悄悄离去。
不一刻,御辇来到了殿内,百官们见状,纷纷让至大殿两侧,任由轿夫将一顶装饰精美、豪华的御辇,直接抬到了荥王面前。
“恭请荥王上辇!”严从汉高声连续喊了三声,荥王并没有应声上辇,而是抬眼打量着殿内的大臣。
此前站出来要誓死护卫荥王的大臣们立即会意,走出队列,躬声齐声高喊:
“恭请荥王上辇!”又是三声!
三声过后,殿内其他大臣也跟着喊出了这句话,虽然许多人的语气并不是发自肺腑,但毕竟也跟着喊了出来。
荥王这才整理了一下衣衫,庄重地迈开步子,大步踏上了御辇。
荥王此举,实则是逼那些墙头草们就范,若得不到大部分大臣的支持,荥王肯定不会轻易上辇。
严从汉不得不佩服,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仅有十五、六岁的荥王,竟然有这样一番心思,这一点实属难得。
以此看来,由他当皇帝,定然不错,看来自己此次算是押对宝了。
不过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或者说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因为从奉天殿前往奉天门,还有一段距离。
原本,都是在皇宫大内,奉天殿紧挨奉天门,但如果是步行的话,仍然需要一点时间。
比较特殊的是,此刻的奉天殿至奉天门,一路上虽有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反守,但两方人马实则是在较劲。
与其说是在共同护卫荥王登基,不如说是在互相对峙。
双方经过此前的天街血战之后,早已形同仇敌,此刻相向而站,双方早呈剑拔弩张之势,犹如两堆干燥的柴火,只要有一点火星闪出,便会燃起熊熊大火。
真可谓是一触即发!
到了这个时候,严从汉不敢大意。
待荥王登上御辇后,严从汉走到御辇的最前端,让一名轿夫先行退下,而后占据了那名轿夫的位置。
严从汉,他要亲自为荥王抬轿,确保荥王的安全。
“起驾!”
随着宫人的一声高呼,严从汉与其他十几位轿夫一起,协力抬起了御辇。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