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天启1626 > 第二百三十二章最后警告

第二百三十二章最后警告

魏忠贤边喝着水,边看了一眼秋月夫人就回首看着手中的杯子,这一次他的手中已端的是茶杯,非是上一次来此楼端的酒杯,可他一样欣赏着,并不因为这茶碗里装的是茶,样子也不如酒杯那么通透而嫌弃。

而他似乎也不在意这碗里装的是酒还是茶,甚至只是一碗白开水。

他的话像是一个老僧一样,从来不会记住自己的功与名,但总是带着威胁。

最后也提出了两人貌合神离的原因,其实一切都源于当年秋月夫人的儿子之死。

而秋月夫人的儿子之所以会死,这当然非是意外,也非是因病夭折了。

“那么你现在是否想到了二师兄的断臂了,二师兄的断臂绝不会是大师兄所扯断的,我们千手门的规矩你最是清楚。

若是要废掉一个人的武功,那么就只有扯断双臂,让他永远也使不了任何暗器了。

不知道妾身是否有机会看到你失去双臂的样子。

历来太监误国者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而且也不长久,你虽然不学历史想来你也有此自知吧。”

秋月夫人看了看魏忠贤眼神中充满了不屑,想来他们讨论过多次,而魏忠贤也承诺过多次,所以她已经习惯,也不纠结于那已死的儿子,其实也是怕露了自己的阴谋这才会说起早就了的大爆炸一事。

“是呀,自大秦国赵高开始,所有得势的太监都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或许王公公是一个例外,而这也正是因为有本宫这样一个感恩之人。

只是此事也不劳你提醒,掌权势的太监没有好下场,有好下场的太监又有几个,更不论是掌权不掌权了,毫无权势的太监能老死宫中的又有几人。

而就算不是太监,掌权者古往今来落得好下场的也无几人,可纵然如此,天下之人还不是以权势为追逐的对象呢?

更何况起码本宫现在还没有死,至于将来何必在意呢,谁都会有一死,好死恶死都是死,生之不惧何惧于死呢?

董可威的双臂被扯断,本宫早知道不会是大师兄所为,他不是这样残忍之人,更不会是你所为,因为你没有这股外功修为。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至于是谁所为,本宫也不在乎。

因为本宫虽然是太监,虽然权势无上,但本宫所为却与那些古往今来的太监不一样,若说以前的太监误国误民,那本宫就另当别论。

想自万历年张首辅一死,大明朝可以说是风雨飘摇,更别提到了先皇之时,内争外斗不修,宫庭内乱不止。

到本宫辅助皇上这几年来,虽然东林党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百姓的生活却慢慢好转,就算是现如今天灾人祸,地方百姓也比几年前要好得多。

而本宫虽然是太监,却也因才施用,所用之人尽管都会趋炎附势于我,但却更实实在在的办事,他们不惧于皇上却惧于本宫。

而这也是皇上重用我的原因之一,我对所有附势于我的人都要比东林党人更好,这一点你应该知道。

若不然本宫又凭什么能位居大明天启众臣之首呢?

所以师傅并不会杀我,杀了我天下才会因为权力失衡而真正的动乱不止呢,这一点师傅比你看得通透。”

魏忠贤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的话十分合理,生在这种年代,又有谁不好权势呢,换一个其它人或许还是一样。

就算是东林党掌控朝堂,争斗更会加激烈而不会缓解。

毕竟东林党主张的就是广纳民间谏议,重视仕子读书人之说。

此在盛世可行,在像天启大明这样动荡的朝代却绝不可行,因为中国古言说得好“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而魏忠贤一人独掌大权,其实反而适合于治乱,若是你一言我一言,那么国家就会因此而纷争不断,最后导致国家灭亡。

有的时候,一个人的智慧比乌合之众更可靠,纵然是错的,但世间之事总是有利有弊,但久拖不决才是真的大患。

秦开国的时候统一了许多东西,焚书坑术,而非是儒,就是因为战国之时惑乱的术士太多了,蛊惑民生而且还影响治国,所以治理天下的事,就只能是秦始皇一人说了算,从思想上到学术上,再到明间种种都要统一。

到大汉朝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得益于秦,在治国理念之上并无独道之处,基本上延续了秦国的体制。

而且大汉朝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焚书坑术一样,其意在打压其它诸子百家形成统一思想也是一个道理,治理国家就算是错,也不可能任谁都可以议论大政方针。

再看其它后世,以及想一想大明后面的那些年,大清后面的那些年,其实道理都一样,就是说话的太多了,都把自己当主人了。

再想想建国初,为何要搞一些运动,大家就知道伟人的智慧了。

其实是没有办法,人民当家作主可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掌舵,一条船掌舵只可能有一人,而且有的时候需要独断而不是众谋。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站在一个高度评判一件事的好坏与长久的利弊,所以有些时候需要让一些自以为是的人闭嘴,当然事有两面,无绝对的好,也无绝对的坏。

想想现在的专家学者,各说各话,好处没有半分,操纵媒体,迷惑大众,服务于利益集团,甚至会误导国家领导都进行判断,多想一想就知道其罪恶之处了。

“那你知道王恭厂大爆炸其实并非是大师兄的主谋,可你为何却要了结此桉,若不是你主动了结此桉,相信那个王穿还在查,难道说彻查此事于你不利吗?”

魏忠贤一听,冷冷一笑道:“大爆炸死伤如此多的百姓,谁能担得起,查清又如何,查不清又如何,谁也不敢担,谁也不敢查,东林党不敢,几位王爷不敢,就连本宫也不敢。

可却又不得不查,谁也不敢说不查,本宫也不敢说,连皇上也不敢说不查此事。

所以这才让王穿来查,可这个王穿不懂世故,不懂朝堂之理,治国之道,所以这就要有人来终结此事。

就算本宫知道大师兄只是一个替罪羊,却也要成全他,本宫说查清了,皇上不会反对,王爷们不会反对,东林党人不会反对。

那么既然如此,此桉为何还要查呢?”

魏忠贤说得十分通透,一个桉子若是牵扯不大,那么可能是一个清除异己的机会,可若是天大的桉子,那么就不能查得清楚,甚至会因此而惹火烧身,可又不能不查,不查又会让人怀疑是自己所为,可当查了以后,当然这就得需要有人借坡下驴适可而止了。

所以皇上朱由校并没有因为董会东而处罚魏忠贤,更没有处罚秋月夫人,而其它人自然也不会有异议,谁若有异议或许桉子就会扯到谁的头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而这也是魏忠贤能当官的原因,他知道什么是机会,什么不是机会,什么时候需要共存而不是除掉对手。

而这也是一个人为官的智慧所在。

“你就不想再搬倒那几个王爷,搬倒其它东林党人。”

“我只是皇家养的一条狗而已,为何要把山中的猎物全部捕获呢,兔死狗亨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你不必在我这里想套出什么,更不必知道得太多,因为知道得太多的人就会死。

而且我上次奉劝过你,不要过问朝庭的事,在皇宫之中后宫不得干政,现在你一个远离权力中心的奉圣夫人就更不应该了。

昨夜之事涉及良卿,此事已让本宫忍无可忍。

他虽然是一个不成材的小子,可却是我魏家的血脉,不需要你来关心他的将来。

你若再把他扯进你的阴谋之中,本宫必然不会再留你,这也是本宫今日前来会你的本意,再给你一个机会,也给你一个警告。

你的那些伎俩连王穿都瞒不了,又怎么能瞒得住皇上呢?”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魏忠贤说了半天话,又喝了些茶水,觉得再与秋月夫人这种女人说得多了一点意思都没有,他觉得秋月夫人太愚蠢。

秋月夫人脸色一阴,盯着魏忠贤一丝不移。

若说刚才魏忠贤的威胁只是普通的威胁,那么这最后一次的警告她不得不正视。

事不过三,魏忠贤从来不会给人第三次机会。

“我的事,不用你管,至于你这个好侄儿,他自己有腿若要来我这里,我也拦不住,昨夜之事在你九千岁面前怕也不是什么大事吧,何必如此不顾情面呢?”

“大事小事,本宫还能领会,不过也要告诉你一件事,今日我已让王体乾向皇上为他提亲,提的就是七公主,他将来会是驸马,你若是真的关心他,就不要再给本宫添什么麻烦。

更何况你也应该关心他,因为他的名字就是本宫给他取的,也是为了安慰当年伤心的你。”

魏忠贤不想多说,此时已然站起身来,看了一眼秋月夫人,独自走出秋月夫人的小楼。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