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十。
太皇太后与太后在宫内设私宴,邀请朝中大臣的夫人们聚餐。
这一日,足足有一百多位夫人入宫。
在向皇后的组织下,午宴尤为丰富,除了多项节目表演外,还有额外的封赏。
赵顼并不知她们聊了什么,但从第二日百官纷纷上呈要为大宋的江山社稷继续奋斗的奏疏来看,效果必然是出奇的好。
这碗鸡汤,非常够劲!
随后,便是又一年的年度闭门会议了。
这一次。
赵顼并没有说什么上纲上线的话语,也没有提什么目标,君臣解开怀畅饮,一直到深夜,才各自回家。
因为大家都明白,朝廷明年的目标依然是:让天下百姓再无饥馑之患,但凡是大宋子民者,都不会再为填饱肚子而发愁。
……
熙宁六年,正月初一。
赵顼登基的第七年。
天还未亮,大庆殿前已经是灯火辉煌。
这绝对是历年来大宋最有面子、最热闹的一次大朝会。
除了辽国因战败未曾来庆贺外,西夏、东瀛、高丽、大理、青唐吐蕃、还有南洋的三佛齐、真腊、大食国、回鹘汗国、西域的于阗国,以及三十多个番外小国和部落全都派遣使臣来贺。
使团的车队导致汴京城内城城门拥堵,许久才疏散开来。
如此多的使团进京,相当于承认了大宋绝对的超级大国地位。
很多番邦小国都是携重礼而来,并带来了他们国主最崇高的问候。
当然,也有想打秋风的。
比如像高丽和东瀛国。
他们遣使而来,纯粹就是厚着脸皮想赚取大宋的一些封赏,并讨好大宋。
对这二国,礼部对他们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不过对其他小国,大宋则是表现出大国胸怀,皆赏赐厚礼。
并派遣礼部官员亲自带着他们了解大宋,且送去了许多关于农耕、医术、冶炼的书籍,以帮助他们发展。
从初三开始,汴京城便再次拥挤了起来。
一些有名气的餐馆、客栈、酒楼、茶舍,若没有年前提前预约,根本就抢不到。
整个大宋都沉浸在一种欢乐的氛围中。
至于在燕云十六州域内,有一批烟花商人为了彰显大宋国力,在西夏边境、辽国边境,运送了大量烟花,从除夕夜开始,夜夜燃放烟花,预计要燃放到正月十五夜。
破败的西夏国,听到烟花,还以为大宋又向西夏开炮了,心中甚是紧张。
另外,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们,村村都在烹羊宰猪,忙的不亦乐乎,年味甚浓,香味都飘到了辽国境内,引来辽国百姓甚是羡慕,但却又无可奈何。
元月十二日。
三司使韩绛上奏,认为摊丁入亩效果及佳,无须等到今年八月,可立即开展。
在经过中书的一番讨论后,朝廷当即下令,三月一日起,大宋全境内施行摊丁入亩之策。
此举,再次引发百姓狂欢。
……
元月二十日,垂拱殿。
赵顼翻阅着呈上来的奏疏,不由得乐了。
今年,又到了三年一届的科举省试。
此次参加省试的举子足足有三千六百余人,按照大宋惯例,十中取二,至少有七百人可中进士。
科举,事关大宋未来,而主考官人选则决定着科举考试内容的大方向。
故而,赵顼让朝廷百官举荐主考官与副主考官人选。
奏疏上,副主考官的人选全都是参知政事、被誉为中书老好人的王珪。
至于主考官,也基本围绕两个人,一个是王安石、一个是司马光。
二人几乎是旗鼓相当,不分伯仲。
论资格,二人都是副相。
司马光是宝元元年的进士,王安石是庆历二年的进士,皆为大宋士大夫官员的楷模。
论文采,司马光潜心研究史学,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着作各有所长,为天下文人所崇敬,二人可谓是不相上下。
赵顼的心中也是难以取舍。
他想了想,看向喜子:“明日上午,召司马光、王安石觐见。另外,将韩琦、富弼、曾公亮、欧阳修、文彦博、吕公着、王陶、王珪八人也召来。”
“是,官家。”喜子说道。
翌日,天大亮,垂拱殿中。
韩琦等十人来到了大殿中,大殿两侧各有五把桌椅,每张桌上都烹有茶水。
众臣看到桌椅,便知此次官家召见的时间必然不会短了。
片刻后,赵顼笑着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诸位,都先坐吧!朕前日让大家举荐此次科举省试的主考官和副主考官。副主考官的人选,大家的意见与朕完全一致,便不用再议了!”
听到这话,众臣不由得齐齐看向王珪。
王珪也知自己是副主考官,不由得略带羞涩地低下了头。
“不过,主考官嘛!有人举荐司马君实,有人举荐王介甫,朕认为二人皆可,但总要挑出一个,所以朕就想,让司马君实和王介甫各自表达一下若为主考官,考题的主方向应偏向哪个方向,朕和诸位便是评委!”
说罢,赵顼看向徐虎。
徐虎立即会意,大手一挥,殿内的内侍全都退了出去,殿门也缓缓关闭。
此次讨论,关系到科举省试的考题方向,自然不能让太多人知晓。
赵顼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道:“朕给你们半刻钟的时间考虑,考虑过后,彼此讲一讲自己的出题方向,朕只要方向,无须精确到题目细则。”
王安石和司马光齐齐拱手,然后思索起来。
二人都想成为主考官。
因为作为主考官,隐形好处非常大,虽然考中的进士都是天子门生,但是,每位进士都会感激主考官。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