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天下1639第二百四十三章 屠刀将起
困居高平一带的末世莫朝“国主”莫敬耀这几日焦躁莫名。
十年前他继承了兄长的王位,一直奉行着紧靠大明的策略,这才让郑主忌惮一二,不敢真的灭了他这股莫朝残余,侧底与大明翻脸。
他与乃兄在位期间遇到的最大危机是崇祯十年时,郑主派遣使节朝贡大明,请求恢复黎朝安南的正统地位,将莫朝踢出东方朝贡体系。
那一段时间,他和兄长几乎是侧夜难眠,若是大明应允郑主请求,也就会宣告莫朝全族末日到来。
好在大明崇祯皇帝拒绝了郑主的请求,在东方朝贡体系里代表安南正统的还是他们这些残余。
莫敬耀记得那时消息传来,高平上下一片欢腾,不知多少莫朝遗老给崇祯皇帝立了牌位祭祀。
到了大明亡于流贼,南明主动挑衅大楚,惨败于高亭山下。
随着大楚一统天下、辽东、漠北和西域,莫敬耀力排众议迅速向大楚称臣。
此举让国内一些怀念崇祯皇帝恩德的人心怀不满,经常抱怨一二。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这几年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大楚开国经营海上,对于属国莫朝更是优待。
大批莫朝世家子弟得以长留广州、北海等地。
大楚皇帝甚至还在北京给莫敬耀赏赐了屋舍。
这两年,莫敬耀和一些莫族人长时间居住在北京,见识到了大楚蓬勃的发展。
莫敬耀在少数几次朝见中,从楚帝的话中听出了一个意思。
大楚的目光即将转向南洋,但如今安南的乱局显然不符合大楚的期盼。
莫敬耀立即猜到了大楚会对安南动手。而且他发现这位开国陛下与古往今来的中原皇帝都不同,并不是一个为了上国面子而吃亏的人。
联想到自己朝见时,在殿下乐师群里击鼓奏乐的那个青年扶桑伪命伯,莫敬耀当时就有了决断,内附大楚!
微微吃惊的皇帝高兴之余,当殿赏了他一个世袭罔替的一等武南侯。
对于莫敬耀的决定,绝大部分莫族人是赞同的。这些在大楚境内居住、经商的人都认为反抗大楚的意志是极其愚蠢的事情。
可偏偏莫朝国内还是有那么几个自诩大明忠属的人,甚至还有一人是莫敬耀身边的高层人士。
不满莫敬耀内附灭亡南明的大楚,上百人连夜出奔郑主控制的黎朝东都。
莫敬耀闻讯大惊,可当时派兵追赶已经晚了,只能第一时间动员高平兵马向南进行防御。
他知道当代郑主郑梉知道他内附大楚的消息后,肯定会放下一切并不顾一切的来消灭自己。
在下令军队集结的同时,大量莫朝贵族子弟和家卷开始向北方转移,越过镇南关进入大楚广西境内。
叛逃莫朝的这些人在七月十六便抵达了郑主所在的升龙府。
第四代郑主郑梉立即接见了这些人。
比之莫敬耀得知有人叛逃后的惶恐,郑梉在获知这个消息后的震惊更甚于莫敬耀。
莫朝内附的消息在郑朝上层不胫而走,引发的惊恐宛如十级地震。
本来发生在去年的长德之败,就已经让郑朝的元气大伤。
出征南方的十万大军御林军+民夫、五百头象、三百首船,能回到北方的不足一半。
就连数年前郑梉新立的黎朝皇帝都死在了路上。
时年七十一岁高龄的郑梉这些日子一直缠绵病榻,身子骨时好时坏。
当他得知莫朝内附的消息后,当时就被惊得出了一身透汗,人反倒精神了几分。
位于南方屡次击败郑梉征讨的阮氏,在郑梉眼中虽然难缠却不能让他感到忧惧。
郑朝治下丁口足有一百八十余万,是阮氏的三倍之多,只要给他时间积蓄,总有一日他或者他的子孙能平定南方。
割据西北的武氏和退守高平的莫朝,两方人口都不足十万,更不被他放在心上。
唯独能让饱经世事的郑梉感到恐惧和绝望的,便只能是北方的那个庞然大物。
新兴的大楚一直都是郑梉仔细关注的对象,向大楚进贡的提议也一直在朝中被议论,只不过郑朝的大臣们多数还是感怀于大明。
虽然大明之前没有接纳郑朝,但以儒家文化为主的郑朝朝野依旧视已经灭亡的大明为中原正朔。
说白了,这些人有些看不起新兴的大楚。
他们脑子里最直观的东西,还是几百年前张辅征伐安南时留在当地史书里的威势。
大楚能比得上大明成祖时的国势么?!
想想当年张辅麾下铺天盖地的火红色明军,郑和率领的一望无边的舰队。
大楚?
还是算了吧,朝贡的事且看看再说。
可大楚在立国第二年就和红毛夷在大员干了一仗。
郑朝与红毛夷荷兰人的关系很是密切,郑朝南征阮氏的时候都多次请荷兰人的炮舰帮忙。
所以少数郑氏高层详细的了解到了大楚军队真实的实力,在那一战中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和陆军直接被大楚碾压。
不说荷兰人的舰队,只说荷兰人的陆军战力,郑朝的部队起码人数要超过对方五倍才能勉强抗衡。
郑朝朝野对大楚的轻蔑飞速的消失,很快从北方传来了大楚出兵灭了扶桑的消息,德川幕府几十万部队在两个月内被大楚远征军消灭一空。
郑梉得知这个消息后一连数月都寝食难安。
概因当今的北方之主,比之当年大明成祖皇帝还要富有攻击性,也是个动不动就喜欢亲征域外的主。
好在接下来的几年,大楚似乎把精力都放在了发展内政和外贸上,整个郑朝上下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向大楚朝贡的事情也被提上了日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