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我真没想当阁老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怒龙

第二百二十九章 怒龙

“你这样空手向刘瑾要钱要粮,以他的性子,要是能给你那才真是见了鬼了。”

“阉人实在可恨!”杨一清握紧了拳头,咬着牙说道,“前方的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这些阉人锦衣玉食的供着。”

“鞑靼部在前年死了不少人,云中伯把鞑靼大本营给烧了,还杀了个济农。你知道达延汗那老家伙才几个儿子,这下子死了一个。”

“先帝驾崩之时,若非花马池城池修筑完毕,你信不信那达延汗那老家伙就敢带着人马南下!”

“两年,已经过去两年了!”杨一清叹气说道,“河套时常有鞑靼兵马劫掠,对大明防线虎视眈眈。”

“杨阁老,不是我夸大其词。和鞑靼那群疯子打仗,我大明的兵士几人甚至七八人才得以战胜一人。”

“如非这群疯子土地不够,非得打过欧逻巴洲去不可。”

闻言,杨廷和也叹了一口气,宽慰杨一清说道。

“户部若是没有刘瑾的首肯,这批银子是发不下的。况且现在京中局势紧张,关于荧惑守心的谣言四起。”

“就算是贪玩如小皇帝,估计现在也是惊魂不定。”

“怪事,这等传言如何会有人相信?”杨一清并不在意,只觉得大题小做,“从哪里传出来的?”

杨廷和没有立即搭话,而是先深深的看了一眼杨一清,说道。

“钦天监正,张春明。”

闻言,饶是杨一清也是心头一震。钦天监正,难怪.......如果钦天监正的话被当成谣言,那就没有真相了。

“那他人呢?”

“失踪了。”

“失踪了?”杨一清本能的感到了一丝不对劲,他与杨廷和对视了一眼,也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深意。

“这好好的怎么会失踪.......”

“现在纠结这个已经没有意义了,纸包不住火。”杨廷和眼里露出深深的忌惮,“消息传出不过短短两天,北直隶衙门传来消息,霸州有一处马贼揭竿造反,一夜之间数千农民响应。”

“打着讨伐刘瑾的旗号,要清君侧。”

“怎么会这么快!不该如此啊!”杨一清眼里露出震撼之色,“霸州之地,如何能有如此多人响应?”

“呵,天下的百姓没地吃饭,除了造反还能做什么?”杨廷和说道,“刘瑾的胃口越来越大,下边的人赶着往上送好处。”

“这钱哪里来?不就从农民的田地上来吗?没有田地,百姓没法吃饱饭,活不下去了不造反也是死,造反也是死。”

说到这,杨廷和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杨一清明白。

横竖都是死,不如造反了。

“不止是霸州,除州,并州,靖安、万年,东乡,每个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造反。”杨廷和摇了摇头说道。

“拜那位云中伯所赐,今年的年关别想好过了。”

“云中伯秦墨?此事与他有关系?”杨一清并不清楚其中缘由,多问了一嘴。

“当然有关系,钦天监正张春明就是他向先帝举荐的。”杨廷和瞥了一眼杨一清,“此事如此蹊跷,若是与秦墨无关,老夫这么多年的官不当也罢。”

“云中伯......”杨一清喃喃两句,皱着眉说道,“此刻他节制大同,既然如此,陛下为何不直接召见他?”

“谁知道呢?刘瑾比我们更清楚这件事是不是云中伯所为。而且,云中伯也是阉党,与刘瑾有着不少的猫腻。”杨廷和说道。

“刘瑾在这个时候装湖涂,谁又会直接捅破这层窗户纸?”

“难不成这秦墨手里有刘瑾的把柄?”杨一清问道,“那刘瑾更应该对秦墨下手才是,为何迟迟不发难?”

“要不,老夫亲自去大同走一趟?”

这次,杨廷和没有说话了。他抬头盯着杨一清,说道。

“杨大人,时机未到。”

“这天下纷争四起,外敌虎视眈眈。鞑靼小王子达延汗对云中伯恨之入骨,时时刻刻想着攻破大同。”

“若是这大同府没有了秦墨,仅仅靠一个代王是抵挡不住鞑靼的。”

“可若是这张春明此举是秦墨指使所为,那云中伯就是在行谋逆之事。”杨一清眉头紧皱,“大同乃是大明边防重镇,难不成我们要看着他一步步作大,成为下一个刘瑾?”

“万一,万一这秦墨和刘瑾这阉人联手又该如何?”

“他们不会联手的。”杨廷和说道,“秦墨也是托孤大臣,不可能与那刘瑾同流合污,或者说根本看不上刘瑾这阉人。”

“杨大人,你守着陕西道。若是有一天鞑靼入侵,宁夏的骑兵一天时间就能赶到大同,也好庇佑这大明疆土。”

“这秦墨不除......”杨一清还是有些不甘心。

“要与大局为重。”杨廷和沉声说道,“大明武将里,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让鞑靼胆寒的人,百年内可能只有秦墨这一人敢深入漠北厮杀。”

“只有疯子能抵抗疯子,马贼造反,终究会被各道府县镇压下去。可鞑靼一旦渡过了阴山,入了我大明河套,那就是家国大事。”

“祖宗留下的疆土,说什么都不能丢在我们的手里。再等等,刘瑾一旦伏诛,那秦墨也走不出大同。”

大同府城外,三千人冒着严寒搬运木材。

秦墨站在一处山头,眺望着荒地上不停移动的小黑点。只需要十日,地基将会打成,一个月之内军工厂流水线将会在此处拔地而起。

在这一天到来之前,他需要尽可能的多的搜集人口,只有人能养地。有人才有粮食,才有军队。

两天之内,大同城带兵的总督换成了沉三,军中的骨干都是王氏子弟。大同右卫的麻氏,左卫的李氏都投在了秦墨麾下。

红缨覆雪,这天下人人皆是怒龙,呼风唤雨,有人注定黜落,有人总是能逆势而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