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收购价:三十五块;
永乐的青花寿山福海纹三足炉,收购价:三十块;
乾隆粉彩百鹿纹双耳尊,收购价:二十八块;
雍正墨彩山水木纹笔筒,收购价:二十三块;
康熙豆青釉云纹马蹄尊,收购价:四十二块;
.........
林林总总的算下来,四百二十六件珍品物件儿,总共消耗资金一万两千多块,平均收购价三十多块钱一件。
之前李卫国给老傅提供的鲜肉鲜蛋就是价值三万两千块,再加上之前余留的收购资金六千块,差不多是三万八千块,跟这次收上来的物件和黄金一核算,价值上大差不差,算是销账了。
至于其中的差价和零头,仨瓜俩枣的,李卫国也甚不在意,就当是老傅一家子的辛苦费了。
看着手里的清单,李卫国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老傅的工作表示认可。
这么多的精品老物件,虽然有鲜肉和鲜蛋开路的缘故,但是想收上来这么多的精品也是没那么容易的,没有一定的门路和关系,想收好东西你都不知道上哪收呢。
打着手电筒,李卫国一边仔细看着手里的清单,一边和箱子里的东西进行对照。
没一会儿的功夫,居然又让他看见了一件重宝:一张雍正年间的象牙凉席。
好家伙,当看到这玩意儿的时候,李卫国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据清朝档桉记载,当时全国的象牙凉席拢共就五张,后面就被雍正明令下旨叫停了,没有继续生产。
因为制作一把象牙席子需要将象牙噼成厚度均匀的薄片,然后将薄片磨得很光滑,再将之噼成丝,最后需要浸泡特制的药水,使之软化,编织成席子。
在这个过程中,象牙材料的利用率达不到10%,也就是说,90%以上的象牙材料很可能被报废,所以象牙垫子的价格非常的昂贵。
当然,象牙席子的昂贵不仅仅是材料,制作一把象牙席子其耗费的人工更是夸张,需要60名能工巧匠,耗时18个月,才能制作出一张让皇帝满意的象牙席子。
雍正当时检查了工艺和成本后,心疼得心肝都在打颤,所以就明令禁止了象牙席子的制作。
这仅有的五张象牙凉席,后来几经战乱,传到后世被世人所知的仅存三张,至于另外两张,不知所踪,连同象牙凉席的制作技术也一并失传。
能在这里看到其中一张,当真是天大的幸运啊。
也不知道是哪个太监或者宫女从宫里头把这宝贝给顺了出来,偏偏让老傅走狗屎运将它收了上来。
而且李卫国一看清单上的价格,好嘛,收购价才二百三十块钱,真是捡了个天大的漏了。
看着手里这一长串的物件清单,李卫国忍不住就心花怒放。
果然还是满清的狗大户们家底厚啊,随便掏点东西出来都能让人看花了眼,这要是后面上门抄家了,那得抄出多少好东西来啊。
看来等以后刮风了,也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这些遗老遗少们嘛,咱总不能让老祖宗们留下的宝贝白白被糟践了不是,李卫国暗戳戳地想到。
看完一页清单,李卫国继续又翻下一页,结果看了不到一会儿,忽然“咦”了一声,皱起了眉头来。
老傅心里咯噔了一下,和两个儿子对视了一眼,以为是出了什么问题,赶忙躬身问道:“李爷,是清单上有什么问题么?”
李卫国没有着急回答他,而是仔细往下看了好几眼,这才指着清单上的明细跟他问道:“傅爷,这上面的和田玉朝天犼、玉蝉还有梅瓶、漆器都放在哪里?找出来我看看。”
老傅愣了一下,回忆了片刻,然后立马就走到一口箱子前,和两个儿子一起将东西一一翻了出来。
东西找出来,一共二十二件,全部都整齐地摆放到了堂屋的八仙桌上。
李卫国拿着手电筒仔细地看了一下这二十二件陪葬品,不禁就皱眉问道:“傅爷,这回您收上来的物件儿,怎么陪葬品这么多?”
也不怪李卫国好奇,之前几次虽然老傅也会收到过陪葬品,但是数量都不多,也就一两件,所以李卫国也就没有在意。
比如唐三彩的陶俑,这就是典型的唐代陪葬品,各朝各代盗墓贼都不少,有人将这些东西起出来收藏、售卖也没什么意外。
但是这回就不同了,这回老傅收上来的不光有唐三彩,还有和田玉镇墓兽朝天犼、玉琀蝉以及为数不少的墓葬金银器、漆器、梅瓶,而且看年代还是满清时期的物件儿,看着就像是同批一次起出来的东西。
虽然在古董文物方面李卫国只是个半吊子,但是这两年下来,收了这么多好东西了,基本的眼力和知识他还是有的。
这能使用和田玉朝天犼做镇墓兽的,少说也得是皇亲国戚、王公贵族。
满清时期的皇亲国戚、王公贵族?
不会这么巧吧?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