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唠叨了一大堆,李然的心情畅快了不少。凌晨4点多,天都亮了,两人才回去睡觉。
早晨9点,凯特神采奕奕,像往常一样去使馆上班。高级职员温斯顿·卡特站在传真机前,看着一叠传真纸,陷入了沉思。
传真的格式和邮件类似,抬头是发件栏:《纽约客》编辑部。威廉·肖恩,头衔是编辑。
威廉·肖恩……嗯。
威廉·肖恩。
“温斯顿,这是我的!”凯特道。
她有点吃惊,没想到《纽约客》的效率这么高,第二天就有回音了。她以前投稿,回复最快的,都要等1、2个月。
《纽约客》杂志这么有良心?
“这有一堆传真,都是你的?”
“我看看。”
凯特先看最后一张,是3小时以前发的,纽约时间下午6点,只有一句话:“请使馆的凯特·格林利夫小姐Kate Greenleef 尽快联系我。请以此为准。”
倒数第二张,下午5点,只有一句话:“没人值夜班?”
倒数第三张,下午4点,道:“本刊编辑决定使用《暴风雨》,稿费金额请作者自行决定,但不宜低于5000美元。请以此为准。”
凯特大吃一惊。李悦的《暴风雨》长诗,《纽约客》居然第二天就买了?
稿费让李悦定,不低于5000美元?
哪有那么高的稿费?
够买一辆汽车的了。
看不懂。
杂志稿费都有自己的标准,哪有让作者开稿费的?凯特看得莫名其妙,只好翻过来,从第一张开始看。
第一张,纽约时间上午9点,是一封退稿信,“亲爱的作者”云云。
第二张,下午1点35分,说:“本刊收回原退稿信,稿件正在审阅。请以此为准。”
第三张,下午1点40分,道:“本刊编辑决定采用《暴风雨》,请以此为准。”
凯特忽然发现,第二张、第三张传真之间,时间只隔了5分钟。
还有4张传真,内容都一样,只是稿费的金额不同。
第一次是540美元稿费。
第二次是1800美元。
第三次是2500美元。
第四次是2500美元,外加2000美元的津贴,合计4500美元。
凯特明白,长诗《暴风雨》一共有180行,前两次是按行数定价的。
第一次每行诗3美元,是普通的稿费标准。第二次一行诗10美元,已经是超高级别的稿费了。
可是,为什么还要涨价?
《纽约客》杂志疯了?
她看了一眼传真的发件栏,皱眉问:“威廉·肖恩是谁啊?编辑?”
“你不知道威廉·肖恩?”
“很有名吗?”
“你,凯特,你……居然不认识威廉·肖恩?没听过?”温斯顿震惊道。
“没有。”
“《纽约客》,威廉·肖恩?”
“是谁?”
“威廉·肖恩。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编辑。”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