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怕你们几个小辈笑话,我吃了一辈子这碗饭,整个丘山,但凡有些名气的人,他们的经历背景,我都了解过。”
“为的就是,这些人来找我算命时,我能根据这些,判断出他们遇到了什么事。”
“这个案子里的凶手,能这么详尽的了解到死者的生辰信息,尤其是时辰,连执法者都不知道,凶手是怎么知道的?”
尤一天仔细一想,拍手叫绝道:“对啊!一般人只知道年月日,谁会问时辰,尤其现在人,有的人连自己是什么时辰出生的都不知道。”
“这种事,除了出生证明上有写,就连身份证和户口上都没有,唯一能够知道这个信息的,除了死者自己,也就只有生身父母了!”
陈西禾点头微笑说:“不仅如此,有一点,可能除了死者和死者父母以外,你们都没察觉到。”
“你给我的生辰,和千支的八字是对上的,这就说明,死去的这个人的父母,在给他上户口时,填写的是农历生日。”
“阴历和阳历,是咱们国家特有的纪年方法,而阴历现在人很少会用,也只有像我这种人,才会用得到了。”
正所谓一通百通。
尤一天的眸子里,闪烁着亮光,凶手知道陈辛杰的生辰八字,就证明凶手一定见过陈辛杰的父母。
而且很有可能,装作算命的,骗到了陈辛杰的生辰八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个案子的突破口就出现了。
只要通过陈辛杰父母的口,来确定凶手的基本特征,那就可以确定,凶手到底是不是张信了。
而且凭借陈辛杰父母的描述,执法者就能画出凶手的侧写。
就算凶手乔装打扮过,只要有这张侧写,在叶城,他就插翅难飞了。
尤一天心里按奈不住的激动。
他现在倒有些期盼了,一旦张信落网,他们三个便也算是安全了。
毕竟张信是逃犯,负罪之身逃狱,出来继续杀人,这次被抓后,必然会被宣判死刑无疑。
尤一天起身去联系周禹。
将所有的推论和猜测,全部告诉了周禹。
与此同时,静坐的三人也没闲着。
陈西禾在得知,包梓乐就是金彦的儿子后,只是点了点头,其实心中也是了然。
金彦那么聪明,他的儿子聪颖,也是应该的。
“陈老,在您隔壁住的那位老先生您认识吗?”
案子有了突破性进展,剩下的,还得回叶城再说。
尤一天打完电话后,便坐下来,跟陈西不闲聊了起来。
“你们说的是老刘头吧?这说起来呀,唉……”
陈西禾长叹了一口气,“这个老刘头有两个儿子,也都已经成家立业了。他老伴儿走的早,就剩下他一个人没人照顾,所以才被送进了这里。”
金在贤问:“他的儿女对他,难道就不闻不问吗?”
“哎,说起来,其实也怨他自己,老刘头有两个儿子不假,但是呢从小就偏爱老二。”
“老俩口都偏心,家里有好吃的好东西,都是只给老二,这老大,就只能用弟弟不要的。”
“后来,两个孩子上学了,那时候他们家穷,供不起两个学生,老大只念到初二就不让念了,逼着出去学了手艺,平日里挣下的钱,还得给家里。”
“老俩口就把这些钱,再加上他俩挣的,都给了老二,一直把老二供养的上完大学。”
“早些年的时候啊,结婚只要些彩礼,刘家的老大结婚的时候,女方要三万块钱,那个时候,三万块钱可不是小数目。”
“老刘俩口子舍不得,所以这婚也就没结成。正好老二大学毕业,要经商,他们就把这钱,给了老二做了本钱了。”
“结果呢?经商成功了吗?”尤一天问。
陈西哼笑了一声,说道:“怎么可能成?二小子打小被老俩口娇生惯养坏了,吃不得苦,也卖不了力气,偏偏还眼高手低,什么都瞧不上。”
“结果被骗的血本无归,最后灰溜溜的回了家。”
“反倒是老大,家里不给钱,这小子就自己挣,硬是自己赚够了结婚钱,这结了婚,也就分家了。”
“老大跟媳妇儿就很少回家了,家里就剩下老刘俩口子,还有好吃懒做的二小子。”
“谁也没想到,这老二一坐就是十来年,十来年里没少霍霍,各式各样的借口,找老俩口要钱,结果全败光了,最后瞒着老俩口,连房子都押了出去。”
金在贤问:“难道这对老夫妻,连房子都给了弟弟?”
“谁说不是呢,他们怕死了以后,兄弟俩争遗产,就早早的把房子的房主,改成了老二的名字。”
“结果倒好,这个二小子拿着房子抵押了一大笔钱,卷着钱没影了,留下老俩口,直到法院的人上门了,才知道房子被儿子抵押了贷款。”
“老刘头的老伴儿,就因为这个气死了,老刘无奈之下,只能去找他大儿子。”
“咱们将心比心的说,如果我是他大儿子,绝对不会理他,毕竟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可老刘的这个大儿子确实不错,儿媳妇不愿意,小俩口因为这事,差点离婚喽。”
“最后没办法了,只能把老刘送到养老院来,他在这里得有七八年了,这逢年过节的,他大儿子还都来看他。”
“我也见过那个小伙子,四十多岁吧,可能是干的活儿太累的缘故,脑门儿都谢顶了,晒得黝黑,看着就跟五十多一样。”
“听说也有儿子了,上初中了,在丘山买了房,又要还房贷,还得供儿子上学,身上的担子,也不是一般的重啊。”
在310,看见老刘头被护工欺负的时候,尤一天想过无数种可能。
他还觉得是儿女不孝顺,老人家都这样了,也不来照看一下。
可是事实告诉他,他和现代的很多人一样,看到事物的一角,就以为了解了全部。
现在这个社会,就连尽孝,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
古人的尽孝很简单,父母在,不远行。
可现在,不是这么简单了,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只要睁眼,就得花钱。
就拿老刘头的大儿子来说,上有老下有小,他没那么大本事。
可能连加班带外快,一个月也就七八千的工资。
房贷一个月两千,一家三口得吃饭,儿子学校各种活动,补课,学习资料,逢年过节得送礼,平日里还要随礼。
再加上小病小灾的,这样的生活,于他而言,能这样尽孝,已经实属不易。
更何况,老刘头还那么偏心。
要不是他大儿子有恒心有毅力,他大儿子都未必能结婚,所以儿媳妇有意见,不也是正常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