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卿即使不入朝为官,也能为一方大儒呀!”
身侧的内侍恭敬的说道:“这天下的有才之人,正因为有了太后,和官家的慧眼方才能够有施展的地方!”
身侧的赵祯也坐在一旁,在看见杨秉所说的三不足则是眼神绽出光彩。
尤其是人言不足恤,就是对朝堂之中的询纳人言,事无大小,惟言之从最大的驳斥!
可以想到这番言论若是流传到朝堂之上,又不知有多少言官和大臣要上疏弹劾!
刘娥将手中的折子扔到了案上,状似感怀的说道:“杨卿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呀!”
赵祯联想起了刘娥刚刚所说的不在朝也能为一方大儒,并不确定的问询道:“大娘娘口中之人可是前汉大儒董仲舒?”
董仲舒同样也是以儒家为核心创作了新的思想体系,倒是与如今的杨秉重合了。
可是刘娥却摇了摇头紧接着语气肯定而又坚决的缓缓道:“我想说的是晁错!”
赵祯听到后,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攥紧着手良久后缓缓松开说道:“杨卿若为晁错,朕定不为汉景帝!”
这句话同样十分坚决而又肯定,晁错因为削藩引得诸多诸侯的愤恨,借此作为借口想要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汉景帝毫不犹豫的就舍弃了晁错。
这大宋的宗室掀不起风浪,可是最大的敌人就是文人集团,而赵祯思虑的过程就是他想到了这样的后果,也想好即使面对这种结果他也愿意去始终不移的站在杨秉的身边。
刘娥听到后也没有怪罪,而是长吁一口气说道:“我知道受益你素来仁善和宽厚,可我想说若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倒是想让你成为汉景帝!”
杨秉的变法之心已经初露端倪,以刘娥的心思又如何能够猜不到呢?
他欣赏杨秉的才华,他希望若是真的到了杨秉执政的那天想要变法,若是失败他希望官家能够将杨秉推到台面上当作挡箭牌。
赵祯没有言语可是从姿态之中也已经表露了他心中的想法,而刘娥也没有去因此而指责他。
如今官家尚且年幼念及师生之谊,可真正执掌太阿,亲政之时帝王的心思却很难做到始终如一了!
为何刘娥会说杨秉会是晁错而不是董仲舒,在于他表达的言论之中学说其次,主张分明就是法家所为。
如他所言的祖宗不足法,分明就是商鞅所言的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可是这祖宗之法又何尝是能够轻易撼动的,她心中希望大宋能够如大秦一样,经变法图强然后夺取失地,可这些想法她都不会表露出来,而且当有一日真的到了变法之日,她还会十分坚定的固守旧制。
因为利益所趋,她不愿意去担负这个责任。
……
这几日连绵大雨不歇,杨秉心中对此是十分忧虑的,他有治水的经验心里明白如汴京这种地形,若是洪涝一旦泛滥不是一件小事情。
在汴京之中汴河、蔡河、五丈河、黄河四道河流汇聚京都,城外还有广济河、惠民河,如此方便的水运有利于朝廷政策的下达,可同样也是需要做到防止泄洪。
泄洪有可能对百姓的房屋、田地造成破坏,不得不谨慎上心。
此刻坐在天章阁之中的杨秉,丝毫没有欣赏着雨后都城品茗的心思,身侧的的勾当李定浩也是瞧出了今日的杨秉心神不宁。
于是问道:“杨待制,在为何事再忧虑?”
杨秉有些担忧的说道:“这几日大雨不止,几处的河堤都已经溢满了,我呈上了折子如今也不知可商议出解决之法?”
这地道堆积着大量的泥沙,在这些河道之中以汴河河床升高的现象的最为严重。
而对此在朝中的一些权贵不仅仅对于河堤无助益之处,为了其风雅之处在河道上建造亭榭,基于这种情况,开封城内河道侵占的现象极为突出,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河道的通畅,更加不利于内涝的排出。
而这些一些官员即使知晓也无可奈何,实在是河道官员不敢去得罪那些权贵,于是只能选择去堵住河道而不想着清淤。
对于这些积弊杨秉都是完整的写进了折子里,上交了上去。
面对这种情况,李定浩自然不会去应答,这种事情不是他一个宫中内宦掺合进来的。
于是说道:“这几日下得雨可真是邪气,周身都不爽利呢!”
说着抖落着身子状作没听见离开了,而外面的雨声依旧没有停歇。
刘娥自然不会看过了杨秉的折子就下定主意,对于河利治理方面自然还是需要询问精通水利的官员。
此事有三司的河渠司治理河务,掌黄河与汴河等河堤功料事务。
她将杨秉的折子命内侍传给了河渠司的官员,身着绯袍的河渠司官员拿到杨秉的奏折,眼神之中有种倨傲的神情。
虽然不得不承认杨秉的才华,可是在水利方面他自然不会承认自己会输给一个年轻官员,他满不在乎的说着:“回太后的话,以微臣所见杨待制所言绝非良策,且有危言耸听之嫌,如今京中远远没有这奏疏中这样严重!”
刘娥听到后也是松了一口气,以如今目前这种情况的确没有杨秉所说的那样有泄洪的危险,不过抱着谨慎的心态,还是召来了河渠司官员。
“退下去吧!”
没有了危机也就是几日的大雨,不过这放在案桌上的奏疏却始终令她有些隐隐不安!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