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后。
待将兰淳一行人里里外外全部搜查一遍后。
谷占营遂再度带着兰淳一行人径直地朝着中军大帐行去。
“启禀司马大将军、讨贼将军。”
“匈奴使节已带至。”
谷占营行至中军大帐前,随即俯身抱拳禀报道。
“带他们进来。”
“是!”
待闻得李光利应允后。
谷占营遂带着兰淳一行人行至中军大帐内。
“左谷蠡王麾下左骨都侯兰淳。”
“见过两位将军。”
兰淳行至上首五步外,随即不卑不亢地见礼道。
“左骨都侯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端坐于上首左侧太师椅之上的李光利面无表情地开门见山道。
“此番出使所为有二。”
“一为议和。”
“二为粮草。”
兰淳手持节杖身躯笔直地开口回答道。
“议和之事本将军已然命人八百里加急呈至长安。”
“算算时间,现如今应当已然抵达长安。”
“至于朝中是何态度。”
“待斥候归来,方可得知。”
李光利面无表情地开口说道。
话音落罢。
偌大的中军大帐内瞬间陷入浓浓死寂之中。
足足过了一刻钟之久。
眼见李光利闭口不提粮草一事。
兰淳嘴角不由得微不可查地泛起一抹冷笑。
“本侯出使前。”
“我家王爷与右谷蠡王、左大将、右大将他们曾特意叮嘱本侯。”
“两国议和之事,于两国而言皆是利大于弊。”
“大周断然没有拒绝议和的道理。”
“为庆两国议和这一天大喜事。”
“我家王爷与右谷蠡王、左大将、右大将他们已然共邀尸逐王、浑邪王、新日王、日逐王等二十四长前往此地。”
“现如今尸逐王、浑邪王、新日王已然率兵动身。”
“日逐王不久也将亲率麾下嫡系亲赴此盛世。”
“若依常理。”
“尸逐王、浑邪王、新日王、日逐王等二十四长乃我家王爷与右谷蠡王、左大将、右大将共邀。”
“理应我家王爷他们一尽地主之谊。”
“但奈何。”
“此地并未我家王爷牧场,亦非右谷蠡王、左大将、右大将牧场。”
“我家王爷他们纵使有心招待,但却难免有些问心无愧。”
“故而。”
“我家王爷他们特令本侯求助大周司马大将军。”
“还望大周司马大将军看在两国即将议和的份上。”
“暂借我家王爷他们三万石粮食,用以招待宾客。”
“待两国彻底议和,大周所予之物抵达后。”
“我家王爷他们必将翻倍偿还此番所借。”
兰淳手持节杖面无表情不徐不疾地开口说道。
然其话语中的威胁意味实在是太过于浓烈。
其话音方一落罢。
李光利、夏侯栋等人瞬间无不面露寒霜。
“左骨都侯这是在威胁本将军?!”
李光利略作定神,随即满面寒霜地望向兰淳。
眼神中的杀意已然近乎昭然欲出。
“司马大将军言重了。”
“本侯岂敢威胁大周司马大将军?”
“本侯方才所言只不过是如实转述罢了。”
“况且我家王爷他们又不是有借无还。”
“待两国议和,贵国给予之物送至后。”
“我家王爷他们必然翻倍偿还此番所借。”
“司马大将军。”
“我家王爷他们的诚意,不可谓不足吧?”
兰淳闻言腰背笔直不卑不亢地开口解释道。
“诚意不可谓不足?”
“足!”
“你家王爷他们的诚意当真是足!”
李光利闻言瞬间怒极反笑道。
待两国议和,大周给予之物抵达后,翻倍偿还此番所借?
真当他李光利是傻子吗?
以匈奴所开出来的议和条件而言。
除非整个大周朝堂上至正德帝,下至文武百官全部得了失心疯。
否则周匈两国之间绝无议和之可能!
周军中军大帐内。
眼见李光利怒极反笑,兰淳嘴角再度微不可查地露出一抹笑意。
“既如此,还望司马大将军早日将三万石粮食运至营外五里处。”
“届时我家王爷他们自会命人前来取走!”
兰淳略作定神,随即再度开口说道。
“左骨都侯请回吧。”
“此事本将军还需与众将士商议。”
李光利端起茶盏逐客道。
“还望司马大将军早日商议妥当。”
“尸逐王、浑邪王、新日王、逐日王他们不久将至。”
“我家王爷他们希望能够在五日内筹措好一切。”
“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那便不好了。”
兰淳手持节杖,不卑不亢地行之一礼,随即转身离了中军大帐。
‘砰!’
“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啊!
!”
兰淳等人身影方一消失于中军大帐不多时。
怒不可揭的李光利便勐然起身,一脚踹翻了身前书桉。
周军中军大帐外。
隐隐听到李光利怒吼声的兰淳嘴角不由得再度浮现一抹讥讽笑意。
“左骨都侯。”
“王爷不是令我们索要万石粮食吗?”
“咱们一下要三万石,周军会不会一石都不给?”
右谷蠡王所遣使者悄悄凑到兰淳身旁,满脸担忧地低声问道。
“不给?”
“他不敢不给。”
“此番那李光利至少也会拿出一万五千石粮食。”
兰淳冷笑一声,随即不再理会身周其他使者。
右谷蠡王、左右大将所遣使者不明。
其身为左敦麾下总领后勤诸事的左骨都侯有岂会不明。
左敦等人在逼迫大周尽早出兵漠北。
李光利等人又何尝不在等候援军的到来。
这一时期的周军。
无论是那讨贼将军夏侯栋也好,还是那司马大将军李光利也罢。
皆不愿轻易兵戈相交。
就在兰淳等人走出周军中军之际。
周军中军大帐内。
发泄一通过后的李光利满脸狰狞之色地望向匈奴左右谷蠡王大营所在方位。
“待朝廷援军一至!”
“本将军势要食尔等之肉!饮尔等之血!”
李光利紧握双拳,暗暗发誓道。
话音落罢。
李光利死死凝视着匈奴左右谷蠡王大营所在方位多达一刻钟之久。
一刻钟后。
心中怒意不消反增的李光利缓缓转身看向京师长安所在方位。
‘算算时间,奏章当已然抵达长安。’
‘以匈奴所提议和条件,陛下与朝武百官绝不会允之。’
‘就是不知陛下这次将会拜何人为主将。’
李光利满脸凝重之色地眺望着京师长安所在方位。
心中不由得暗暗揣测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