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沟村,位于东易国简州与西尤国沙州的边境小村落。
村子位于山沟之中,隶属于东易国简州王山郡乐至县境内。
黄金沟村群山环绕,山中盛产黄矿,全县最大的黄矿洞就在村西边几里外的山沟里。
村中百姓多以从事采矿为生,采出的黄矿原石运回村并堆集于村口,黄金沟村因此得名。
张于行出生在黄金沟村,其祖均是矿工出身。
其父在村西边的黄矿洞中任小工头,其母在村中开一小酒馆,名曰“绿叶”酒馆。
在这个采矿业为主的村落中,生男孩意味着为家庭增加劳动力,加矿工收入本就比务农高出许多,男人们自然愿意都去干采矿工。
一个矿工能养活一家人,而一家人中能有三个矿工,就能在县城买大宅子,保证一家人过富裕生活。
张于行的父亲与常人不同,喜欢女儿,一直盼望能生有一女。
直至生到第三胎,终成所愿。
女儿出生不久,张于行父亲升小工头,便认定是女儿带来的运气,更视三女儿为宝贝。
村民羡慕张家,男丁兴旺,以后可以“一门三矿工”,成为村中大户。
张于行父亲却从未想过让自己的儿子再从事矿工行业。
他的打算是自己努力挖矿挣钱,妻子经营小饭馆攒钱,一家人存够钱在乐至县城买宅子,在城中开饭馆,自己儿女均去县学,一家人就此成为县城中人。
张于行自7岁起,其父就让他随村中最有学问的周钱老爷子读书识字。
张于行也算聪慧,6年多学习下来,不仅字认识不少,算帐工夫也很了得。
才13岁的张于行,在母亲的饭馆里身兼小掌柜与采购。
张于行平时除了到周钱老爷子家学习,就是在母亲的小饭馆帮忙。晚回家,再教弟弟和妹妹读书识字。
闲来无事,张于行喜欢带着弟弟妹妹爬屋顶,远眺北面那座高耸入云的“芦王山”。
春来秋去,一家人日子倒也过得轻松快活。
张于行父亲之所以不想再让子女们从事矿工工作,是因为张于行叔父的原因。
张于行的叔父早年通过“提贤考试”进入乐至县府工作,后通过简州的“武选”被任命为王山郡的骑兵校尉,驻防乐至县与西尤国沙州的边境。
张于行叔父一年的俸币比张于行父亲做十年矿工的收入还多。
让张于行父亲明白一个道理:去读书学艺才是出路,给国府出力才是正途,能考取官吏编制才算成就。
一天傍晚,张于行正在教弟弟妹妹识字,一队骑兵进入黄金沟村,一直到张家门口。
为首的骑兵校尉正是张于行的叔父。
张于行叔父一收缰,身后骑兵立即收缰下马,迅速分立两边,整齐列队。
随后,张于行叔父和队伍中一名青衫老者也慢慢下马,走进张家院中。
张于行母亲前招呼,张于行叔父急忙对其母亲说:“大哥呢?”
张于行母亲说:“从矿回来了,在村口清点矿石呢。”
“清点什么矿石,赶快叫大哥回家一趟,有急事,叫三个孩子出来”。
张于行母亲见状,急忙叫张于行去叫父亲回家。
张于行叔父带着青衫老者进入屋中坐下,叫来张于行的弟弟妹妹,拱手对青衫老者说:“这就是在下的侄辈,还有劳诸葛先生探脉。”
青衫老者先叫来张于行的弟弟,一手捏着张于行弟弟的右手腕部,一手捏着后脑下方的脖颈处,面无表情的感受着什么,一会儿工夫,张于行弟弟叫疼。
随后,青衫老者让张于站躺到木桌,左手捏着于站左手腕部,右手成剑指顶着于站腹部,一直是面无表情,过了一会儿,脸露出一丝喜色。
之后,又用同样的手法感知了一下张于行的妹妹张于瑶。
突然,青衫老者放下手,哈哈大笑,对张于行的叔父说:总算完成任务了,十名,我凑齐十名。
张于行的叔父也是一脸喜色的说:“莫非我这侄女身具原脉?”
青衫老者说:“不错,这孩子的原脉还是强原脉。乐至县紧靠原石矿脉,果然身具原脉的孩童多。”
张于行的叔父说:“诸葛先生,那我这于站侄儿如何?”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