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打仗,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朱允炆虽然是一个穿越者,不过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有指挥热武器军队的经验和能力。
或者说,眼下的大明朝,没有一个人知道手执鸟铳的军队究竟应当如何作战。毕竟,这种装备成建制地装备军队,在全世界都是头一遭。
既然没有战场经验,朱允炆就希望能和胡季犛的军队打一场堂堂正正的阵地战。
在一个大平原上,两军依次排开,相向冲锋,这是最基础的作战形式,也是毫无技巧可言的作战形式。
如果自己是一个白痴,就把对手也变成一个白痴,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他。
朱允炆把对手变成白痴的手段,叫做下战书。
朱允炆的部队走走停停,每到较大的城市,都要停下来休息数日,这期间教导士兵使用鸟铳。从应天到南越,如果全速前进,最多也就十几天的工夫,但朱允炆硬是走了一个月。
大明朝兵发南越,对于胡季犛来说是迟早的事情。
胡季貔的归国已经带来了大明国对虞朝不承认的消息,不过胡季犛估计,大明国新君即位,国事冗杂,不会这么快就派兵攻打自己。
虽然如此,胡季犛还是派遣人手道应天府多方打听。
天子要出兵,此时在朝堂上和军营中都引起了很大的议论,胡季犛有心探听,岂有不知道的道理。
只不过军队离开了应天,便乘上了朱允炆的铁甲船,逆江而上。胡季犛的密探再厉害,毕竟没有这样大、这样快的船,因此无法跟踪部队,作进一步的探听。
从探听到朱允炆发兵后的这一个月,胡季犛日日在惴惴不安和疑惑中度过。
听说明国兵发只有一千人,如果当真只有一千人,自己数万大军,怎么也能抵御得了。但一千之数实在太小,胡季犛不能不怀疑情报的准确性。
他一度怀疑,这个一千人的数字,可能只是针对自己的一个烟雾弹,实际的军队数量,可能十倍、甚至百倍于此。
若真有那么多部队,自己当然很难抵御。
但随之而来的种种迹象,似乎又表明大明国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从应天到南越,最佳的运兵手段当然是乘船逆长江直抵渝州。
从渝州再往上,水势湍急,就不宜再逆水行船了。
如果真有数万部队即将抵达渝州,那么渝州的码头就必然要有所准备,但据胡季犛派往渝州的探子回报,渝州的朝天门码头十分平静。既没有增设泊位,也没有安排搭建营帐。
照朝天门码头现在的规模,似乎无法接应数万人的部队。
那么,这一次的部队,就的的确确是一千人。
一千人的部队,能有什么用?
胡季犛不断地思考,一个可怕的念头渐渐产生。
这一千人,也许根本就不是什么军队。
毕竟,一千人的军队,对胡季犛的大虞国威胁实在太小了。
但如果是一千人的特务人员,散入大虞国来进行谍报活动,那带来的危害可就严重得多。
两国交战,当然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明国的第一批士兵,根本就不是来作战的,而是来进行谍报窃密行动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