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建文野望 > 第七章 监守自盗

第七章 监守自盗

“国库中的藏银,虽然不能明着动用,但是总是努力的一个办法。”朱允炆思衬着。

在高度集权,行政严格的明朝早期,如果有人说,自己要搞国库的银子,所有人都会认为这个人疯了。动用国库藏银需要多位户部大员共同见证、批准。甚至进入国库中搬运银两的士兵,都要先在监视下换上特定的无口袋衣物,以示绝无藏私的可能性。

不过到明朝后期,吏治逐渐松弛。士兵也想出了将银子藏入身体这样可怕的点子,这是后话。

至少现在,可以说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打上国库银的主意。

不过万事总有特例,如果说关于这件事,大明朝只有一个特例,这个特例毫无疑问就是大明朝的当今圣上,即朱允炆本人了。

朱允炆身为大明之主,自然也应当是大明国库的主人。关于国库银如何调用,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力。只是,国库银不能直接用来供给保安队,这并不妨碍国库银实际上供给了保安队的支出。

而朱允炆所用的套路,其实后世十分常见。

“凤阳中都祖庙年久失修,朕欲拨五十万两修葺此庙,户部尚书可在?”朱允炆在朝会上问道。

“臣在”

“朕闻工部工匠,往往克扣工饷,以致工程**,为长久计,朕欲雇佣民间工匠队伍修葺祖庙。工部尚书,你可在京内贴下布告,凡有民间工匠愿意承揽此工程者,皆可报名,将报名工匠队伍交予朕览,由朕钦点。”

“臣谨遵圣喻。”

其实,对于工部的**,朱允炆早有察觉。身为皇家所有工程、屯田、水利工程的唯一指定工匠队伍,没有**是不可能的。历代虽然对此都有诟病,但一直无从改革。因为生产力的不发达,民间工匠的水平实在乏善可陈。但明朝时期,民间已经有了素质相当一流的工匠队伍。朱允炆也愿意把这件事做成一个案例。今后工部工匠可以逐渐解散,散入民间,进一步带动提高民间工程水平。凡有国家大型工程,都从民间召集工匠进行。

“臣户部启奏,如今行将秋收,民间工匠要回乡收获,臣恐怕应征者寥寥。”户部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明代实行严格的职业户籍制度。平民分为民、军、医、匠等户籍。但除了军籍人口完全由兵部供养,不置产业之外,其它户籍人口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田地。在明代,田本位的思想深入人心。匠人属于平民中收入较高的阶级,有了银子,自然要大量购置良田。如今是七月时节,早稻成熟,正是农忙。

“爱卿不必多虑,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修葺祖庙,朕给足了银子,就是荒了这一季稻谷也是合算的。如果真无人应征,咱们再想办法。”朱允炆笑笑。这本来就是朱允炆想出的萝卜招聘,既然已经挖好了萝卜坑,又怎么会没有萝卜呢。这些话,当然不能在朝堂上明说。

十日后,工部就将欲承揽此工程的队伍名录细细写来,送答天厅。石永年早得朱允炆授意,将保安团改了个“鸿福大建”的工程队名字。让朱允炆意外的是,此次应征的,还有李祥记、梅锦记两家队伍。工部还在奏折中大力推荐梅锦记工匠。道他们虽然是民间工匠,但手艺娴熟,技术高超。

从后世而来,熟悉人情世故的朱允炆当然知道,能让工部给出这样的推荐,并不代表梅锦记工匠真的有多高的技艺,多半是在工部使足了银子。看来,工程回扣,暗箱操作这些手段,自古有之,概莫能免。不过,既然是萝卜招工,朱允炆当然大笔一挥,定下鸿福大建的名字。此后,工部还又上过奏折,再历陈梅锦记工匠的好处。对于这种操作,朱允炆留中不发。工部当然不敢造次,等不来圣上修改旨意,只能把工程交给鸿福大建。

皇帝已经名言,此次修葺工程要拨款五十万两。然而,根据石永年的奏报,鸿福大建一共只收到三十五万两纹银。看来,这世道果然如黄子澄所言,承平几十年,官员贪墨已经渐渐势起。对于这些猫腻,朱允炆此刻没有心情,也没有力气来管。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