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论带兵打仗、拼恨劲、角死力的话,这些方面,对于能征善战的白马将军公孙瓒而言绝对没问题。
可是,要说起治理地方,公孙瓒就两眼一抹黑了。
说起来,公孙瓒他在幽州的性质,类似于东汉朝廷的边防军,接受朝廷和幽州牧的双重管辖。
公孙瓒主要负责边防与平乱,刘虞刚负责幽州的军政大权。
两个人可以说一主外,一主内,最佳拍档。
在他们同时治理幽州的时候,幽州也是最为强盛的时候。
只不过,由于公孙瓒与刘虞的政见不同产生冲突,再加公孙瓒勇猛好战,建议以武力对付外族。
刘虞为政宽仁,建议以怀柔安抚政策对付外族,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东曹掾右北平人,魏攸曾专门对刘虞说:今天下引领,以公为归,谋臣爪牙,不可无也。瓒,文武才力足恃,虽有小恶,固宜容忍。
而等到魏攸死后,二人的矛盾,再无人能够劝解。
相比起刘虞,公孙瓒他只是靠武力在幽州发迹的,但他把武力看得过于重要和唯一了。
因此,他不断地用武力去四处征服,不论是对待乌桓、鲜卑等外族,还是对待刘虞这样声望颇高的汉室宗亲,都是采用极端武力解决问题。
比如对待外族就是打,不懂得怀柔与收买,比如对待他的司刘虞,还是如此,并且还杀了刘虞一家人,导致他丢失了很多政治同盟。
刘虞被杀至今,不到半年,幽州已经乱成了一团。
公孙瓒同时陷入了与袁绍的军队、乌桓鲜卑人,以及刘虞之前部属鲜于辅的征战之中。
鲜于辅是刘虞的部将,为刘虞报仇是自然而然的事。
刘虞的长子刘和在刘虞被杀时在袁绍那,正好给了袁绍乘机出兵消灭公孙瓒占领幽州的借口。
而乌桓、鲜卑人自从刘虞当幽州牧后就只认刘虞,公孙瓒则一直惦念着怎么消灭乌桓鲜卑人。
如今刘虞一死,这些幽州的乌桓、鲜卑部落就很紧张,找人联合灭掉公孙瓒,也可以理解。
至于说袁绍,那更是公孙瓒的老对手了。
双方早已经进行了界桥之战、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等多次战役。
这是属于北地霸主之争。
二者之间,势必要有一个陨落为结束。
初平四年,七月,袁绍麾下大将麴义、鲜于辅以及乌桓峭王三路大军,和公孙瓒在鲍丘河展开大战。
最终,公孙瓒大败,被斩首两万余级。
公孙瓒没办法,只能退守到自己的大本营易京。
但他之所以退守易京,更多的原因,其实完全只是因为那首“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的民谣,才搬过来的。
易京的位置,如果按东汉十三州区域算的话,还属于袁绍的冀州。
大致位置在冀州河间郡,位置也比较偏北方一些,与涿郡很近。
属于冀州的最北边,幽州的最南边。
易京向南向北,都是一片大平原,完全无险可守。这么一个地方,一旦被包围,就是四面受敌,连跑的机会都没有。
再加又倒霉的碰了旱灾、蝗灾。
如今,幽州那边,都差点要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了。
这个时候,刘备的支援,也就算得是至关重要的一波回血了。
十万石粮食,虽然对于整个幽州而言,也完全不够,但是却是一剂缓解针。
因为,面对这场无差别的天灾,麴义联军那边同样也是粮食吃尽了。
甚至其中一支好几千人的队伍,因为实在坚持不下去退走。
公孙瓒乘机出击,一举将麴义军队击败,并缴获了麴义军队全部的辎重,算是解了易京的包围。
但即便如此,幽州旱灾蝗灾的双重爆发,也让公孙瓒的势力,为之遭受惨痛的代价。
当然了,虽然刘备咬牙给公孙瓒支援了一波,但也至此而已了。
因为,接下来,即便是他还想继续给公孙瓒支援,也爱莫能助了。
毕竟,豫州,也遭受了蝗灾波及。
那些耕农们,虽然不至于颗粒无收,但也同样会因此而减收大半的粮食收入。
受到影响,许多农人家中,也开始缺少存粮,如果没有及时的救援的话,只怕他们这些人里面,绝大多数,都会度不过这个灾年的。
为此,刘备赶紧向夏诚求助。
夏诚先是建议刘备做好持久,开仓救济难民的准备。
同时,也在如何应对蝗虫方面,进行起来思索,准备工作。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