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明末狠帝,开局就逼崇祯退位 > 第268章 彻底消弥文武之争

第268章 彻底消弥文武之争

对于文官和武将会发生矛盾甚至引发剧烈的冲突争斗,朱慈烺其实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天下初定,苗头就冒出来了。

无论是西北的吴三桂和李邦华,还是安东都护府的黄得功和侯洵,之所以无法合作产生矛盾,说白了还是传统的文武之争。

若非西南的武将之首,秦丽华是个少数民族,又是个女子,加上有秦良玉这个老家,多半也是会和倪元路起争执的。

而南方就更不用说,若非有张嫣压着调和,马士英和左良玉绝对视同水火。

同样若非各省巡抚和各镇总兵以及各地的守备军,都有着明确的分工,文武互不同属,军政互不干预,恐怕也没有如今这般平静。

但可以想象随着时间的迁移,文官与武将之间的冲突恐怕会层出不穷,迟早得引发一场你死我活的全面斗争。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因为大多数武将都是从崇祯朝过来的,对文官都有着天然的敌意,如今好不容易翻身,是没人愿意再被文官压下去,给他们当走狗的,到时的反抗必定会激烈无比。

而文官们同样早已习惯了以前的高高在上,如今要和以前被他们看不起的武将平起平坐,甚至被他们压一头,也是没人会甘心的。

何况文官不掌控兵权,根本就无法约束皇权,虽然现在的文官基本上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不和小朱皇帝硬扛,但不代表他们就会放弃,弄不过小朱皇帝,就弄小朱皇帝的儿子,所以现在文官们即便知道不可能将武将打压下去,却也不能妥协,以免被那些武将彻底打的,将来没有了翻身之日。

而红娘子这个贵妃怀孕后,皇帝又迟迟不立后,几乎让所有的文官文人都产生了一种紧迫感。

同样对于红娘子怀了皇帝的子嗣后,所有的武将心中都是高兴的,因为将来贵妃的儿子继承了皇位,受到贵妃的影响,肯定会对武将有好感,不会刻意去打压。

对于文武之争,朱慈烺不但不会偏袒任何一方,更不会学其他的那些皇帝,自作聪明搞什么文武制衡这一套,去做火上浇油的事。

因为他知道这种文武制衡,想要平衡,就如走钢丝一般,不可能长久,总有失衡的那一日,以他的手段和政治水平自然不用担心文武失衡,可以一个朝代那么多皇帝,只要有一个能力差的昏庸皇帝,就绝对会引发文武彻底失衡。

其后果无非就是两种,历史上都有血淋淋的例子,武将坐大便会如唐末五代十国那般,潘镇林立,群雄割据,军阀混战。

这还是好的,起码肉烂在锅里。

可一旦文官彻底压过了武官,宋朝和明朝就是最好的例子,那就是所有人一起完蛋,白白便宜外族。

搞文武制衡的皇帝,都是自以为是,以为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殊不知,实则只是小聪明,只考虑一世,不考虑后世。

那些文官文人,同样也只是小聪明,以为只要将武官打压下去,彻底掌控在手中,从此便能高枕无忧,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拥有现代思维和卓越见识的朱慈烺,眼界远远不是其他皇帝能比的。

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选择做一个耍小聪明皇帝,而是要做拥有大智慧的千古帝王,所以他要做的是彻底消除文武之争。

想要彻底消除,首先便是要从思维上,消除文官和武将之间的对立。

要让军政分离,深入到每一个文官和武将的骨髓里,说起来很难,但只要各司其职,皇帝始终不偏不倚,几十年下来后,自然就形成了习惯,习惯形成固定思维。

所以对于现在这些从崇祯过来的文官武将,朱慈烺压根就没想过要化解他们的矛盾,只要双方不过线他就不会管。

因为这些人都是注定要被淘汰的,他可不会花精力心思去改造,他的精力只会花在陆军学堂的幼童身上,和科举改革后的新文人身上。

所以对于西北和安东护都府的文武不合,朱慈烺根本就懒得去调解,事后将他们全部调离分开就是了。

不然无论他再怎么公平公正的处理,总会让一方认为皇帝是在偏袒另一方,结果就是双方都更加起劲。

这也是为何当初李邦华上书请示如何处理回回的事儿,朱慈烺根本就懒得回复。

因为锦衣卫早已将情况报给了他,若是他回复可以直接镇压,必定会让李邦华和一众文官认为皇帝和吴三桂等一众武将的态度是一样的。

若是回复先震慑,不服从再镇压,又会让吴三桂等一众武将误会皇帝是不是在担心武将功劳过大,想要压一压?

这不是朱慈烺自己杞人忧天,而是身为皇帝,恐怕所有的文官武将都在时刻琢磨着他的心思和想法。

加上如今天下刚刚平定这个敏感时刻,他这个皇帝的一言一行,恐怕都会引起无数人的胡思乱想和妄加猜测。

所以对于现在一些,不是关乎到国策制定的大事,他是不会发诏书的,南方的事,张嫣能处理的都让张嫣自己处理。

西南和西北也一样,政事上李邦华和倪元路也有着极大的权利,至于北方,干脆就直接无为而治,各地文官的奏疏他从来就没看过。

没办法,实在是华夏的套路太深了,天下平定后,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会遏制武将,只不过是力度的大小不同而已。

朱慈烺敢肯定,那现在只要稍微惩罚一名武将,那些文官必定就会火上浇油,借题发挥,疯狂造谣。

结果就是让他册封的那些大将军,中将军们,彻底失去进取之心,整日都会变得疑神疑鬼,小心谨慎,脑子里想的也全是怎么才能功成身退,而不是开疆扩土,继续建功立业。

人心是复杂的,加上华夏帝王的那些套路,早就玩坏了,鬼都知道,对次朱慈烺也是无奈之极,有些事连皇帝都是无法控制的。

对于黄得功和侯洵的奏疏,朱慈烺都只回复两个字,已阅!然后就立即发往安东都护府,比起李邦华上的奏疏更加的简单。

原本发一道圣旨过去更好,可一开始没发,现在就不会再发了。

如果三日后,黄得功还没有带兵出发的话,那他就将黄得功和英国公对调一下,将侯洵调回京城,让史可法去接任安东都护府正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