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陈家涛姥爷果然和陈家涛预料的一样,碰了,陈家涛嘴角的得意一闪而逝。
姥爷做陈家涛左手边,所以又继续轮到陈家涛摸牌。
陈家涛看到摸到的牌笑了,他记得没错正是张八万。
陈家涛将四张八万放到喊道:“我暗杠一个。”
陈家涛从末尾摸了一张牌,唯一让陈家涛遗憾的是,末尾这张牌不是他需要的三六万,不过没关系。
杠头,清一色,都有了,剩下等胡就好。
等陈家涛打完,牌局继续,轮了一圈回来,又该陈家涛摸了,因为姥爷的碰牌,以及陈家涛自己的杠牌。
陈家涛摸到了原本属于姥姥的六万,这回他没放弃,直接喊胡了。
陈家涛下台,其他三个人继续血战到底。
因为陈家涛没杠上开花,最后陈家涛只翻了两倍,一人20,吃三家加一共60。
牌局继续,陈家涛本来就无意中开启了理性人格,几个人越打越上瘾,陈家涛也越来越投入,不断的开始记牌算牌。
刚开始陈家涛也就记记自己跟前他摆的牌,逐渐他开始记别人摆的牌,这难度就大了。
尤其是张翠红洗牌的时候,喜欢先将牌都翻过来,然后双手盖住开始搓,搓完了直接挑背面朝上的开始摆。
这给陈家涛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为张翠红双手的遮盖,他无法判断底下麻将的移动,出错的概率非常大。
陈家涛恨不得此刻有双透视眼,哪怕看不透牌底,只要能穿透张翠红双手就看到麻将的移动规律就好。
大部分时候陈家涛可以靠观察每个人表情,打出的牌来推测他们的牌。
然而凡事都有意外,陈家涛也会有失误的时候,也放过几次胡。
经过几次放胡,陈家涛发了“狠,”运算方式又调高一个档次。
从一开始的逻辑推理,心理分析,到后面统计学,概率论等等全都用上了。
如果将陈家涛的大脑比作超算,一开始他可能只动用了25的运算能力,然后逐渐解放运力,直到100。
“根据凯利公式:11计算:
老妈下一轮拿到的牌是三万的概率是23,七万的概率是77,老妈胡牌的概率是92。
不行,要想办法错过去
三张牌后是5万,我可以杠上开花,但是要往前提两个人才能摸到。
姥姥有一对幺鸡的概率是95,爷爷两张牌后打幺鸡的概率是74”
就这样陈家涛算着每一把牌,赢的时候越来越多,他好似进入了一种状态。
光算麻将牌已经满足不了陈家涛的大脑释放出来的运算能力。
陈家涛开始发散思维,如果此时张翠红他们没有专注牌桌,而是盯着陈家涛眼睛看。
就会发现陈家涛的眼睛根本没有聚焦到麻将桌上,整个人处于呆愣状态,只不过他还可以继续打牌罢了。
陈家涛本人也没发觉自己有什么变化,依旧计算着各个麻将牌的概率,只不过他好像可以一心二用一般,不知不觉的再去想点别的问题。
陈家涛回顾起自己半年多以来发表在各个期刊上的论文,慢慢的沉浸进去,手上摸牌打牌的动作越来越慢
算牌出错率也越来越高,张翠红和两位长辈,也渐渐发觉出陈家涛的不对劲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