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小舅。”
陈家涛听到电话里张煜那边好像有人再叫他开会,他也就不再多说,直接挂了电话。
陈家涛把早就看好的服务器型号发给了张煜助理,然后让他帮忙再学校附近组个房子。
接下来几天陈家涛没事就在和“好好”对话,塑造她的三观。
人工智能暂时就只能挂机了,于是陈家涛继续回到课堂去上课。
陈家涛之前就发现周围很多学长对某些课程只上前三节。
陈家涛了解了一下这不是他们装逼,也不是这些同学拥有特殊权利,而是整个博雅的学生都有权利选择老师。
博雅规矩,非明文硬性规定:“除了第一节课点名必到外,学生拥有选择自己课堂的权力。
这是从博雅建校之初一直到现在传下来的“小规矩”,十分有趣,它给了学生一个选择:“三节课后这门课你不喜欢,你就可以不去上这门课。”
可能有些同学会想,那不就乱了吗?那还有会学生去上课吗?
咳,首先一点,别把每个人想的和你一样不爱上课。
天生就爱学习,学霸这东西在博雅这座全国知名的百年学府真的是比比皆是。
还有一点,博雅也给了老师一个权力,挂掉那些不去上课,还不学习的同学,让他们走出校园,享受自由的大天地。
包括选课系统,你也可以提前侦查好某门课哪个老师的讲课风格最适合你,而后选课的时候直接选定他就行。
而且在开学前两周,选课系统并不会关闭,学生还有最后一次机会进行调换,你可以退课,可以调课,一切都。
所以在两方人性化的规矩相辅相成下,博雅的课堂的人员流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相反这些来自全国的各地的精英大学生很在意他们的成绩。
对于这条规则陈家涛觉得很人性化,谁说上大学就一定要每门课都要去上!
谬论。
在人生有限时间里干那个时间段最该干的事,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最想做的事,这才是陈家涛心中的不负岁月。
因为专业课对陈家涛真的是没难度,他也就抽空去露个脸,大部分时间陈家涛都是在蹭课。
喜欢的课,老师讲的好的,陈家涛经常去上。
喜欢的课,老师讲的不好的,换个老师再试试。
期间陈家涛也遇到了很多照本宣科,只会念的老师,更有甚者。
有些老师不看书本,不知道自己的讲的是什么,经常要停下来看讲义才知道自己讲到哪里的老师。
对于这样的老师,陈家涛根本没有什么尊师重道的概念。
陈家涛会直接背着书包正大光明的从教室走出去,既然你没有当老师的觉悟,我也就没有必要对你保持老师的尊重。
陈家涛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不要以为博雅没有这样的老师,说实话这种情况在大学里很是普遍。
现在大学教师想要提职称,看的都是论文数量,科研成果,至于教学水平恐怕是最不受重视的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