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的问题是这是冬天,根本没有黄豆活体植株让他作为研究基材。
所以暂时他只能从超级脲酶微生物出发,研究它和黄豆根茎的共生作用,希望能同时改进黄豆的根瘤菌,让它们的共生能力再强一些。
能为黄豆植株提供更多营养物质,那将来解决黄豆的产量问题也就方便的多了。
共生在生物学上是一种奇特的现象。
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动物、植物、菌类以及三者中任意两者之间都存在“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
共生的严格定义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倘若彼此分开,则双方或其中一方便无法生存。
共生的传统定义是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大多数生物学家仍然认同这一定义。
然而,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凡是发生频繁密切接触的不同物种间的关系都属于共生关系,不管其中哪方受益。
这其中包括偏利共生和寄生。前者指一方获益而另一方不受影响的共生关系;后者指一方获益而另一方受到损害的共生关系。
所以广义共生包括了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
黄豆和黄豆根瘤菌就属于互利共生。
黄豆根瘤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制剂根瘤内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
它们之间的互利关系是豆科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供给根瘤菌。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的氨,则供给豆科植物,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原本存在于土壤中的根瘤菌,通过豆科植物根毛、侧根杈口或其他部位侵入,形成侵入线,进到根的皮层,刺激宿主皮层细胞分裂,形成根瘤。
根瘤菌从侵入线进到根瘤细胞,继续繁殖,根瘤中含有根瘤菌的细胞群构成含菌组织。
但始终土壤中的根瘤菌存量较少,所以现目前精细化耕种过程中,会人为地增加土壤根瘤菌含量,以促进大豆发育。
大豆根瘤菌有液体、固体两种剂型。固体型根瘤菌采用拌种或土施方式应用。
液体型根瘤菌采用浸种方式使用。也可以在种子包衣时加入大豆根瘤菌剂。
种子包衣也是一种新型的植物培育技术。
如果观察过现代农业播种的人,或许会发现种子被制作成了鲜艳的颜色。那就是种子包衣技术。
种子包衣就是在种子外面包裹一层含有营养物质和抗虫杀菌的物质,这物质为了防止被误食,都会加入醒目的颜色。
用种衣剂包过的种子播种后,能迅速吸水膨胀。随着种子内胚胎的逐渐发育以及幼苗的不断生长,种衣剂将含有的各种有效成分缓慢地释放。
能够有效被种子幼苗逐步吸收到体内,从而达到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陈诚这次的发力点就在根瘤菌上。
他的目标是研究出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并能在大豆根茎中快速繁殖并共生的根瘤菌。
也就是在不需要人工添加根瘤菌菌种的情况下,实现大豆与根瘤菌相互之间的快速互利共生。
要实现这个目标,陈诚觉得并不难。
从1880年代开始,人类已经发现7属36种根瘤菌,它们各有特色。陈诚有把握从它们之中找到有用的基因片段,将其组装改良成他想要的效果。
一种能够在土壤里面长期存活,遇到大豆等根茎后能快速共生繁殖的根瘤菌。
要真的是投向市场,那绝对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国内大豆的产量,并且解决过度使用化肥的问题。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